京东白拿被央行点名涉嫌误导欺诈,刘强东又摊上大事了?
投资界消息 ,2月17日下午,曹山石微博爆料称,“央行金融市场司函件,发银监会、证监会、工商总局等: 京东金融 涉嫌承销未经核准擅自公开发行证券、涉嫌误导欺诈、涉嫌商品交易误导宣传、 中融信托 涉嫌违规。”
微博显示,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关于商请京东“白拿”业务定性的函件》发至银监会、证监会、工商总局办公厅,以及北京、广东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涉及为京东“白拿”业务定性以及清理整顿工作。
所谓的京东“白拿”指的是投资者购买足额的理财产品,获得对等价值的商品(商品价值为理财金额的5%),理财本金到期返还,无利息或低息。“京东白拿”所涵盖商品类别丰富,家用电器、手机数码、服饰鞋靴、酒水饮料、家居家装、母婴产品等一应俱全,覆盖了“京东自营”和“品牌官方店”的所有商品。
但是在购买行为生效之前,购买者还需要签订电子法律合同。“白拿”的电子合同由《理财产品合同》、《平台服务协议》、《开户协议》、《信托贷款合同》、《委托代扣服务协议》以及《风险提示》(主要用于风险揭示,预警作用)等构成。
此前,便有专家就投资人资格发出预警。2016年11月,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财税金融法研究所所长刘少军在接受法治周末采访时表示,“适当的金融产品,应当销售给适当的投资人,而不能针对所有消费者进行无差别销售。《个人客户风险评估问卷》的设置,就是为了方便金融机构了解投资人的个人状况、适合的产品风险级别。如果没有这道 程序 ,就难以保障投资人适当性满足要求,进而增加金融系统风险。”
而京东白拿的《个人客户风险评估问卷》仅以文本的形式附随在《产品合同》之后,并没有可供选择的选项设置。消费者并不能真正地填写该问卷。
京东金融 一直是 刘强东 的“心头肉”,也是京东生态不可缺少的一环。按照 刘强 东的设想以及京东集团现有的业务规划,围绕京东的生态系统、供应链优势,京东金融将被打造成一个开放的全品种金融平台。后续产品也是按照既定的逻辑线被先后推出。2013年10月上线,面向供应商提供贷款的京保贝走马上线;2014年1月1日,京东白条开放内测。在白条之前,京东还曾推出了一款类似于余额宝的产品——小金库。
从京东白拿现有的业务布局来看,似乎偏离了刘强东对于京东金融整体的规划。虽然2016年11月15日,“京东集团将出让其持有的所有京东金融股份”被爆出,但刘强东仍是京东金融的实际控制人。此番“偏离”,着实令人匪夷所思。未来,拆分后的金融将走上IPO之路,京东集团官方解释也曾提及拆分的目的之一,便是“更好地利用 中国资本 市场的资金”。而今日爆出的“丑闻”或为上市之路再添坎坷。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作者:Julian,原文:http://news.pedaily.cn/201702/2017021740901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