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BAT级别的公司工作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投资界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在BAT级别的公司工作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这个问题的答案会因为发问人的不同而不同。别人永远无法回答“你应该去哪里”这个问题。更有意义的方法是,分别去看在BAT和创业公司里,你会得到什么、不得不接受什么,在此基础上,做出最符合自己现状且最能实现未来期许的选择。

   如果在BAT级别的公司工作,体验如何?

在这样的公司工作,你能收获:

1.公司品牌为个人品牌做背书。同时,由此会获得很多资源和人脉。

2.更大更全面的行业格局和视野。小而美的事情多由创业公司完成。而战略格局之类的事,则是大公司在做。在BAT对于建立行业视野和格局有很大帮助。很多时候,先了解大背景,再切入小事情,效率和方向都会更对。

3.和很多精英接触并学习。尽管随着人员扩张而精英比例减少,但是,精英仍然很多。

4.专业的工作方法。尽管互联网整体专业性弱于金融业或外企,但是BAT的专业性在互联网行业基本最强,创业公司没有精力顾及专业这件事。

5.充足的学习成长空间。这一点是相对创业公司而言的。没有生存压力的BAT有能力招纳新人并给予三个月到半年的学习期。

6.了解多条业务发展,有更全局的判断和更充分的信息储备。小公司一般就一条业务,但是大公司的业务线很多。观察越多,业务逻辑就越全面、行业知识也越深厚。很多时候,信息的充足度会影响决定的正确性。

7.BAT的员工量级都在几万人。去观察公司如何凭借统一流程有效管理这么多员工,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能够提升个人的管理水平。

   在BAT工作,你不得不接受:

1.个体竞争激烈,出头不易。这是对平均水平同学的泛指,对于格外优秀的人才,在哪都发光。

2.办公室政治。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越大的公司,政治斗争越激烈。无穷尽的扯皮,开会,斗争,都是再正常不过的。

3.细到蛋疼的分工。每件事都需要很多很多个团队配合完成,盖因分工细。分工细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是从具体项目而言,却是降低效率的原因。

4.漫长复杂的流程。没办法,要规模化管理几万人,必须要有安全的流程。同时由于分工细,流程中也要涉及太多不同的角色,所以流程漫长得不得了。这是个正常现象。

5.没有话语权的弱势地位。除非你特别出色,对公司特别重要,不然,就基本不会有议价的话语权。除非在团队里有资格对自己的老板议价,同时老板在更大的体系里也有和公司议价的能力,不然,只能一边抱怨,一边忍受。

很多人从BAT出逃,就是因为忍受不了这些“不得不”条款。那么,在一个小的创业公司工作,是不是就天高云阔、万物和谐,恰好能够规避这些?并不尽然。

   先看看在创业公司,你能够收获什么。

1.更有诱惑力的实现“财务自由”的未来。很多人进创业公司,看中的恰恰是“可能上市”这个结果。一旦成功,可获得的财务收益将是在BAT大公司打工十几、几十年的总和。

2.更全面的实践机会。不同于大公司,创业公司没有细致分工,也没有严格流程。由于分工模糊,凡是个人能力所及的都可尝试,学习的广度增加;由于没有流程限制,效率高,可快速试错。实践出真知,一个员工在创业公司一年实践所学,将是在BAT的3倍以上。

3.和精英更近距离的接触。不同于BAT的严格级别限制,在创业公司的扁平化结构中,普通员工也能与创始人们频繁接触。优秀创业公司创始人,在BAT也会是总监及以上。接触精英的机会增加,受益匪浅。

4.更大的成就感。由于创业公司品牌弱、用户少,日常工作对业务的促进显著可见,个人成就感增加。在BAT,很多时候是无法了解自己的工作到底为业务带来什么样的价值。

但是,想要快速融入创业公司,并跟着公司一起高速发展,却也要面对很多无法规避的阵痛。记住一句话:在创业公司,为生存而发展大于一切。

1.工作重,压力大,易焦虑。创业公司通常都面临着巨大的行业竞争压力,跑不快则死。这种公司压力折射到员工身上,就是繁重的工作任务、习以为常的加班时间,和弥漫全公司的焦虑感。因此,在创业公司工作,需要有极强的抗压能力和适应性,管理情绪,做好自我调节。同时,要接受“没有自己的生活”这个状态。

2.无流程带来的混乱,无管理带来的反弹。在享受无流程的高效率的同时,也要忍受由此引发的混乱;在享受扁平化快速行动的同时,也要忍受公司管理制度不足带来的各种不满。对于创业公司来说,发展大于一切,流程、管理方法、专业的工作方法等,会影响发展效率。同时,在精力有限的情况下,管理层确实也无法顾及这些相对“务虚”的事项。这些混乱和反弹,需要个体自我消化。

3.只有最基本的福利保障。

4.干活全靠自己。在BAT还有团队干活?到了创业公司,很长一段时间,你都得习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小到每个错别字,大到每个战略方向,都要赤膊上阵自己来。同时,由于公司小,资源少,行业内话语权弱,谈合作基本靠刷脸。

只要是选择,就一定会有“好”和“不好”,世上从无完美选择。无论是选择什么样的工作环境,在做决定前,都有以下原则可以遵循:

1.尽可能获得足够信息。信息越多,决策风险越低。既可以主动收集线上信息,也可以多做面对面沟通。有时候非正式沟通,更易获得有小细节。

2.明确自己的长远目标。以目标为导向,倒推实现路径,选择最match实现路径的决定。

3.了解决策成本,预估决策收益。评估自己是否可以承担成本,多大可能获得收益。

4.评估选择后的发展空间。使前路更广阔的选择,一般来说优于减少未来可能性的选择。

5.记住一点,职场上,不要幻想温情。无论是哪个选择,其结果成否都要靠你的实力说话。与感情无关。

本文被转载2次

首发媒体 投资界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