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天110亿美元并购、裁员数万、本土新药入局全球体系!制药巨头们正在下什么棋?

投资界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当前从全球的情况看,由于临床试验越来越复杂、规模变大、早期失败率更高等因素影响,研发一款新药的成本,无论是时间还是资金与之前相比变得更高:根据美国药品研究和制造商协会(PhRMA)数据,现在成功研发上市一款新药平均需要10~15年时间,花费约26亿美元。除了研发成本上升, 精准医疗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崛起,生物药、细胞免疫疗法等新治疗办法的逐渐升温,都在给传统制药企业带来更多的生存挑战,即使是全球制药巨头也不例外。

从近期各大跨国药企的动作可以看出,他们正通过投资并购、内部调整、寻求海外新药等多种方式,为增强自身在医药市场的竞争力加码。

1

   4天110亿美元大并购!

2018年的大幕刚开启,在短短四天内,就有110亿美元的生物科技行业并购出价,促使外界预期生命科学领域并购交易将在2018年大放异彩。

1月7日,美国生物制药公司新基宣布,将以最多70亿美元收购生物医药公司Impact Biomedicines,且双方已达成合作协议。这家小型初创公司最吸引新基的,是其在研的骨髓纤维化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新药fedratinib。

  新基凭借其全球最畅销的肿瘤药来那度胺,在全球抗癌药市场稳占一席之地。来那度胺用 于治 疗多发性骨髓瘤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等病症,2017年为新基带来高达81亿美元的销售收入。而考虑到未来专利到期的影响,新基迫切需要拓展新的产品。

Fedratinib由TargeGen公司研发,后被赛诺菲收购,但2013年由于担忧该药的研发风险宣布放弃。而根据2017年8月fedratinib的18项临床试验的数据,都表现出积极的效果。若研发成功,同为抗血癌药的fedratinib,借助新基凭借来那度胺积累下的渠道和市场将有望成为新的重磅抗癌药。

1月8日,据外媒消息,比利时后期临床生物制药公司Ablynx NV拒绝了诺和诺德提出的收购新方案。2017年12月22日,诺和诺德期提出望以每股28.00欧元、总价值约26亿欧元(合31.2亿美元)收购Ablynx NV。此前在12月初,诺和诺德提出的收购价是每股26.75欧元。而两次提出的收购条件似乎均未打动Ablynx NV的芳心。目前难以断定双方是否会达成最终协议,不过从诺和诺德方面的积极表现看,还将继续提出收购邀请。

诺和诺德在全球糖尿病市场是不可撼动的霸主,当前拥有16种抗糖尿病产品线,此外还涉足血友病、生长激素紊乱、肥胖症等治疗领域。不仅在全球,诺和诺德在中国市场也处于领先地位,根据其2016年销售情况看,诺和诺德已占据中国55%的胰岛素市场和32%的糖尿病药物市场。

然而从其2017年前三季度业绩表现看,其销售收入约134亿美元,增长率2%,占据绝对优势的糖尿病及肥胖症治疗领域,业绩销售增长也只有7%。迫于业绩增长压力,诺和诺德在巩固其在糖尿病市场地位的前提下需要探索新的产品市场。2017年,诺和诺德糖尿病明星产品利拉鲁肽(Victoza)增加适应症获得了FDA批准,此外长效凝血因子IX产品Refixia获得欧盟批准。Ablynx Nv成立于2001年,利用其专有的纳米抗体平台开发新药,该公司拥有超过45种纳米抗体计划,治疗领域包括血液病、炎症、传染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显然,Ablynx Nv丰富的产品储备和技术,吸引着诺和诺德不断抛出橄榄枝。

日本武田制药开年也大动作不停。1月7日,武田宣布拟以6.3亿美元收购TiGenix。在过去几年里,武田重塑运营模式,在2015年~2016年的发展关键时期,武田管理层提出将重点关注肿瘤学,胃肠病学(GI)和中枢神经系统(CNS)以及疫苗等关键治疗领域。

在胃肠病学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武田,早在2016年就与TiGenix签订了合作开发治疗克罗恩病的干细胞疗法Cx601的协议。武田方面表示,此次收购将扩大公司后期消化道疾病药物研发管道,并有助于扩大美国市场份额。

另外,在1月8日的JP摩根健康产业大会上,再生元和赛诺菲也宣布,将扩大免疫肿瘤学和过敏性疾病治疗方面的投资。

2

   裁员、砍项目、内部大调整!

除了借助资本力量,从内部重新调整与整合,也是各大企业探索发展新路径的突破口。

1月3日,艾尔建宣布裁员1400人,成为新年“第一裁”。艾尔建将裁撤商务团队1000名员工,另有400个岗位停止招聘。除裁员之外,艾尔建还将通过其他措施进一步节省开支,此措施一落实,公司的运营成本相比2017年可节省3亿~4亿美元。而触发艾尔建此次大动作的直接原因,是因2017年10月美国地区法院判决其核心产品Restasis多个专利无效。干眼症治疗产品Restasis在2016年为艾尔建贡献了15亿美元的销售。迫于股东压力,艾尔建不得不做出调整。

  1月7日,辉瑞通过华尔街日报等媒体宣布,将停止目前所有的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的新药开发,并在未来几个月里将裁员300人。理由是“成本 高昂 、成功几率太小”。虽然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患者人数众多,但由于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确,针对疾病的治疗开发一直是一个巨大挑战,包括默克在内的多家药企尝试多以失败告终。即使是辉瑞也未迈过这条科研大门槛,通过放弃及时止损。

近期梯瓦计划裁员14000人也一度引起轰动,甚至在以色列全国引起震荡。

在近日的JP摩根健康产业大会上的访谈中,GSK首席执行官Emma Walmsley表示:“在短期的运营调整以后,将为GSK在2020年及未来的研发和新的业绩增长做准备”。Walmsley自2017年3月上任之后,她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其中一项就是对40%的管理层进行调整,吸纳了来自谷歌、诺华、梯瓦等众多知名企业的高管人才。

GSK从竞争对手阿斯利康那里挖走其欧洲业务执行副总裁Luke Miels,聘请他负责公司年销售额超过150亿英镑、涉及100多个市场的处方药和疫苗业务;罗氏老将Hal Barron也加入GSK,担任首席科学官;此外,还有两位已在诺华积累多年经验的高管,Tobias Hestler被聘任为GSK消费者单元的首席财务官,Christine Roth接管GSK的肿瘤业务。通过管理层重组与一系列在研发、投资方面的新调整,GSK期望获得增长新突破。

3

   本土产品进入巨头视野

研发成本的上升,对药企保证持续性增长带来一定影响。众多制药巨头不再关起门来埋头苦干,而是通过跨境合作研发、获得海外授权扩展市场。这一点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也越来越显著。

  在南京传奇生物科技递交首个国内首个CAR-T疗法(LCAR-B38M)的临床申请之后仅10天,2016年12月21日,强生旗下 杨森 制药公司与南京传奇生物达成合作协议,获得了其针对多发性骨髓瘤的重磅CAR-T疗法LCAR-B38M的开发、生产、以及市场推广 许可 ,杨森将先支付23亿元。

1月4日,恒瑞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用于治疗免疫系统疾病的JAK1抑制剂“SHR0302”项目,以2.23亿美元许可给美国Arcutis公司。4天后,恒瑞又宣布与TG Therapeutics公司达成全球独家许可协议,TG将获得恒瑞的BTK抑制剂“SHR-1459”和“SHR-1266”在日本以及亚洲以外其他全部国家和地区的开发权利。恒瑞将通过此次授权获得3.5亿美元的交易总额。

1月7日,武田宣布与美国生物科技公司Denali达成了10亿美元的研发合作。Denali专注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生物技术,与Denali合作共同开发针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疗法,将助力武田在中枢神经系统治疗领域的实力。

过去两年,本土药企研发实力陡然被外界关注,10多个项目进入全球巨头视野,以海外许可的形式收益不菲。从2018年初各大药企的动作来看,为了增强竞争力,药企们均在以各种方式进行大调整和战略布局,并且这一趋势随着国际医药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变得更为凸显。而中国创新产品将越来越被全球巨头重视,成为其重点招揽对象,以期待通过授权许可实现利益共赢。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 投资界 转载,文章版权归 原作者及原出处 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界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

随意打赏

美元并购基金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