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的综艺市场10大特点:过气明星重新走红 教育都能拿来娱乐
上一次可以用“颠覆”来形容的综艺节目,大概是 2005 年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如此大规模的直播和全民参与,拜广电总局的规定所赐,直到现在也无法被复制。而 2014 年,终于又可以被看做一次“颠覆”,但这次的“颠覆”并非在单个节目里体现,而是类型与数量的爆发,以及商业模式的变化。
这一年,有近 100 档各类综艺节目在卫视频道播出,其中第四季度集中出现了超过 30 档真人秀节目。你原来习惯在周末看,但是各种试图抢夺你注意力的综艺节目已经从周三开始陆续上演,你肯定也知道,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不再守着电视,盒子、手机和平板电脑里的各种 App 才是入口。
我们来看看今年这个行业的大事记:
11 月 19 日,小米以 3 亿美元(约合 18 亿元人民币)战略入股爱奇艺;
11 月 12 日,优酷土豆集团在上海宣布与小米公司达成资本和业务方面战略合作;
10 月 30 日, 阿里巴巴 与优酷土豆联合战略发布会上,阿里旗下营销平台阿里妈妈宣布将通过数据和技术,支持优酷边看边买和土豆玩货等新视频营销模式;
9 月,成立于 2011 年的乐视影业宣布完成了 B 轮融资,融资额度 3.4 亿元人民币,估值达 48 亿元人民币;
8 月,爱奇艺与 华策影视 联合宣布,共同出资成立 华策 爱奇艺影视公司;
4 月 28 日 , 阿里巴巴 入股优酷土豆,建立战略投资与合作伙伴关系,持股 16.5%,并委派其 CEO 陆兆禧 加入优酷土豆董事会。
而电视行业 2014 年被讨论得最多的一条新闻,就是芒果 TV 事件。2014 年 5 月,湖南广电宣布,今后湖南卫视拥有完整知识产权的自制节目,将由芒果 TV 独播,而不再分销互联网版权给其他视频网站。
无论是媒体解读,还是知乎上匿名业内人士的分析和争论,焦点话题总是绕不开那个问题:湖南卫视内容资源这么好,为什么要把钱送给视频网站去赚?
这里涉及多少钱?再补充一些信息:在《爸爸 去哪儿 》开播不到一个月时,爱奇艺宣布以高达 2 亿元的版权费用获得了《爸爸 去哪儿 》、《康熙来了》、《快乐大本营》等五档综艺节目 2014 年的独家播放权。不久后,银鹭就以 6600 万的高价拿下了《爸爸去哪儿》第二季的网络独家冠名权,而蓝月亮则以 3000 万抢下了联合赞助权。
我们姑且把芒果TV做不做得成这件事放在一边,如果湖南卫视不想沦为视频网站的内容供应商,自建渠道势在必行。优酷和爱奇异这样的平台,吸引的并不仅仅是流量,还有这个行业的最重要的东西:人才。
电视是遵守 24 小时播出规则的传统媒体,黄金时间资源有限,而垃圾时间(比如下午 3 点)对目标观 众和 广告商都毫无价值。打破这个生产规则的视频网站生产更为灵活,它们欠缺的只有经验,优势则有大把:资本、渠道、观众数据,还有灵活得多的营销策略。所有这些都会吸引原本属于电视行业的人才,还有更多的新鲜血液。
以下是我们对于过去这一年电视和综艺娱乐行业的观察总结:
1. 观众获得综艺节目的路径变化
随着互联网逐渐深入观众的生活,观看综艺节目的方式从按时死守电视变得更加地灵活。
如今卫视对于综艺收视的争抢已经让几乎每个工作日都有节目可看,而晚上 9、10 点的时间,很多年轻人可能还在回家的路上,卫视的节目编排已经不适应他们生活的节奏了。因而,当“爸爸妈妈们”看完电视直播进入睡眠模式的时候,更多的观众正在打开各种“盒子”、“超级电视”、视频网站、或是 App,开始进入自己的消遣时段。
虽然大部分卫视的综艺节目不会在视频网站上同步直播,但基本上当晚的 24 点就会迅速更新,对于年轻人“零点后,生活才真正开始”的生活节奏来说,似乎正是刚刚好。
而多样的观看方式,也让观众对于综艺的选择不再需要那么“深思熟虑”。在周五、周六晚上这样的“黄金时段”,从央视到地方卫视,几乎每家电视台都会在相同的时间段推出各自最具竞争力的综艺节目,观众当然只能选择其中的一档,因而“收视率”依然是各家卫视的兵家必争之地。
对于观众来说,看哪一档节目的首播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他们的偏好,但离开电视,在任何的环境下打开视频网站的 app,他们还会收看更多其他的节目,这也是为何网络播放量正在成为考量一档节目受欢迎程度的重要数据。
耳聪目明的视频网站往往会最先获得胜利,比如拿下《中国好声音》第三季独播的 腾讯 视频,签下《爸爸去哪儿》《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独播的爱奇艺,热门节目+独播的组合,使得观众想要观看某档节目就必须下载特定的视频 app,播放量和影响力的飞涨同时带来的则是广告赞助的纷纷而至。
而除了时间上的自由,年轻观众更愿意选择视频网站作为观看综艺的首选还因为他们对互动的强烈需求,和家人语境断带或是常常独处的他们,热衷于在弹幕中找到共鸣和吐槽的乐趣。至于究竟看什么,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一套标准,比如热爱的明星或是偏爱的节目类型,但又不可避免地被社交网络的舆论所左右。在微博上刷出越多的话题量就越有利于节目影响力的传播,因而事实上大部分热门的综艺节目都有自己独立的新媒体运营团队,不断地在微博、微信上创造话题,吸引注意。事实证明,像《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儿》这样成功的综艺节目在网络互动上的表现同样出色,一切都是相辅相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