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公司已经在至少 5 个领域甩开备受膜拜的硅谷,怎么做到的?

投资界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20 年前,当北京市政府提出将中关村建成“中国硅谷”的口号时,听起来还有点“超英赶美”的意味,尽管很长一段时间,这里只是“数码产品以及电脑维修一条街”。

  而今,你能在中关村看到各种创业点子、热衷于对每个路人谈理想的咖啡店创业者、莅临视察的达官贵人或者他们的仰慕者。原本在中关村电脑城卖刻录机的 刘强东 ,也确实将京东带去了纳斯达克,上市一年股价还涨了 30%。

如果将视线从那条拥挤的创业大街上移开,你会发现在一些领域,科技在中国的渗透速度已经比曾经是模仿标准的硅谷科技产业更热。

  移动支付、电商、互联网金融、上门服务、在线视频…… 中国科技 公司在这里甩开了西海岸的科技巨头

在美国,伴随 iPhone 6 的苹果 Apple Pay 上线一周年,才只有 12% 的 iPhone 用户使用、销售额也仅仅占了全美零售交易总额的 1%。而 Google 三易其名的Google 钱包至今也未能让人形成习惯。

但国内,现在不带现金也不带银行卡出门也已经成为了可能,只要你的手机里安装了支付宝钱包或者微信的应用。

《好奇心日报》不久前就试验了不带手机顺利旅行了 12 天,发现就连在武夷山这样的偏远旅游景区,店家也用上了支付宝。而随着红包到来的微信支付,甚至连打三轮车、在夜市点份小吃也没问题。

今年的第二季度,国内移动支付的规模已经达到 3.4 万亿元,其中有 85% 交易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这两个对手机和支付硬件没什么要求的应用内完成。

在移动支付崛起之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商市场。去年电商节“双十一”开始后一个多小时,光是淘宝天猫的交易数额就达到 20 亿美元,而这已经是美国最大的电商节所有商家加起来的数字。

   阿里巴巴 上万员工为了这一天准备半年,对着成箱的红牛和 马云 画像彻夜不眠地更新着销售数字。

个人的金融投资也边界到成为了手机上的常用应用。蚂蚁金服旗下的货币基金余额宝,今年第二季度的规模已经达到了 6133 亿元,而这还是缩水一千亿之后的规模。

而美国的 Paypal 的类似产品,在 2011 年就倒闭了,最高的规模也只做到了 10 亿美元而已。今天苹果 App Store 里排名前两名的金融类应用分别是 Chase 和花旗这两大传统银行的客户端。

  更不用说种类繁多的到家服务——外卖生鲜、大厨、药品、美甲师、理发师、司机,甚至手机贴膜的……现在基本上每一个你能想到的到家服务,都已经成为一个创业项目了。尽管美国本土也有类似的创业点子,但基本集中在旧 金山 ,最多加上纽约。而像河狸家、功夫熊这样公司成立不到 5 年却同时服务着7-10 个百万级人口的城市的到家服务。

我们甚至还享受着大量的低价或免费的视频资源。在美国需要至少 6 个月到 2 年不等才能看到的电影新片,在国内 2 个月后就能在各大视频网站上看到了。

除了《饥饿游戏》系列,过去两年美国票房前 50 的电影你在美国最大的付费流媒体服务 Netflix 上都找不到。想看只有去亚马逊、苹果买 15 - 20 美元一部的数字版本(高清与否就是两个价)。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国和美国科技行业的发展差异?

除了人多密集市场大,劳动力也便宜

  最容易想象的原因就是中国人口多且稠密,为国内的科技公司提供了庞大市场。在北京,仅仅东城区和西城区 2011 年的人口密度为 2.3 万人/平方公里,而美国人口密度第二大的城市旧 金山 ,只有北京的十分之一还不到,1900 人/平方公里。

不仅人多,价格低廉的劳动力,也让低价且快速的物流服务也成为了可能——江浙沪包邮已经成为淘宝的标配。在美国,这样快的速度还是亚马逊 Prime 会员的专享服务——79 美元一年会员费。

而当 Uber 还在纽约曼哈顿地区谨慎测试了一年多的自行车同城快递,在北上广早已经成为餐饮和同城快送的标配:那些骑着电动摩托车的“闪送”、“达达众包送货员,让你一小时之内就能收到同城快件,或者是外卖。

1 2 下一页 阅读全文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