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技术右手资本,百度正在构建人工智能差异化技术商业新生态
今年人工智能显然是迎来了大风口,不仅仅是 百度 、阿里这样的大公司纷纷涉足人工智能,一系列创业公司也嗅着味道就杀入了市场。在很多人看来,创业公司技术实力不足,和BAT这种量级的企业相比,在人工智能领域毫无优势,几乎是进场就必死。
其实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因为人工智能这个蛋糕太大,它不能看作是一个单一的产品,赢家可以通吃,它更像是未来数十年的生产要素,每一家大企业都会有若干个大板块处于优势。大企业也不可能覆盖到各个领域。在人工智能领域,大企业固然在技术上存在优势,但更应该把自己定位为为基础设施,发挥“修桥修路”、构建生态、树立标准的作用,让任何企业都绕不开它的存在。只要是身处行业,其他人就需要依赖于它所构建的生态体系。
想真正成为基础设施实现生态繁荣需要两手硬,一手是通过技术标准、开放平台构建起一套生态,另一手则是“招商引资”,靠金枪银弹引来参与者,用投资的方式跑马圈地,构建起自家的生态壁垒。事实上,目前来看,在人工智能领域,这样的基础设施正在悄然诞生。
修桥造路,打造一个人工智能的基础设施
业内有人认为,人工智能创业其实就是一个坑,这是个深不见底的无底洞,一般的创业者不要随便踩进去。不过,曾经是微软亚洲研究院首任院长的 李开复 在今年7月的一次活动上谈到,中国的人工智能研究水平实际上非常高,在很多方面都领先世界,然而这一点并不为外人所熟知。
李开复此言非虚。因为就在刚刚结束的 百度 世界大会上,百度秀了一把人工智能的肌肉。根据大会上的内容来看,百度通过自主研发,加大投入,在语音、图像及无人驾驶等众多技术领域都达到了全球领先的水平。最关键的一点是,百度宣布开放paddlepaddle这样一个人工智能的开放平台,以更低的门槛赋能开发者,给创业者梯子,让他们享用百度的人工智能技术,从而造福行业。
某种意义上看,此举正在悄然激起一场人工智能的创业风潮。环顾整个人工智能产业,全球的人工智能巨头几乎都是用这种方式构建起自家生态。以Facebook为例,Facebook选择了对自家的AI硬件平台开源。此举正是为了吸引人才和夺取话语权,通过对硬件平台的开源快速在业界建立自己的硬件标准,为其他人工智能领域的创业公司树立一套标杆,制定行业的规则,为未来相关产品的普及摊平硬件平台成本,提升相关产品普及率打好基础。
很难说,百度开放paddlepaddle平台没有类似的考虑。最起码,在开放paddlepaddle平台之后,更多工程师和兴趣爱好者都能够运用其中的简单工具,它对推动工业应用与学术研究都有着非常好的帮助。而在未来,很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创业公司运用到其中的诸多标准和算法,越来越多的创业公司将能够和百度的人工智能技术标准相对接,最终逐渐构建起以百度为核心的人工智能生态基础。
招商引资,投资一批围绕生态的创业企业
任何生态不仅仅需要基础设施的构建,更需要基础设施上的活跃者,只有平台+企业的模式才能真正构建起一个可持续的生态。基础设施上的第一批活跃者往往需要通过一系列“招商引资”的方式培育出来。电商行业如此、O2O行业如此、社交平台如此,人工智能这个领域也是如此。
恰逢9月13日, 百度宣布成立独立风险投资公司(Baidu Venture,下称百度风投),为人工智能等下一代科技创新项目提供支持。根据目前公开信息来看,百度风投还将独立于百度公司现有投资并购团队,通过创新评估机制、加快决策流程,实现更加高效的投资运作。
如果把开放paddlepaddle和成立百度风头联系起来看的话,可以说,百度风投的成立几乎可以视作是百度世界大会宣布开放paddlepaddle平台之后的一套组合拳的打法。两者看似一个处于投资层面,一个处于技术层面,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其中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此次独立风投公司的成立可以视作百度全面转向人工智能战略的延续。
这一举措正在推动百度用聚焦优质项目投资的方式,在技术商业化之路上又进一步。人工智能毕竟是一个涉及到未来数十年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生产要素,这个生产要素正如蒸汽机一样,它需要一个发明者把它的基础架构和运用范围框定出来,其他企业只需要根据这个原理在各自适用的行业中展开各种各样的改造。
百度它把一系列生产要素、生产工具研究、生产出来了,但在各行各业是需要更多创业企业参与其中的,他们根据自身需要,各取所需,对图像识别、语义识别、深度学习等各项相关技术进行各自领域的改造,实践以及商业化运用。
百度风投的存在其实就是在加速一批人工智能创业公司的成长,给这些企业以扶持,让他们成为各自细分领域中的人工智能先 行者 。这样一批企业不仅能够迅速在前沿技术领域大好基础,完善自身业务,其产品线更能够在未来和百度的人工智能体系展开更多的结合。他们会逐渐成长为百度人工智能这个生态中的大树,并且孕育出更多商业机遇。未来他们甚至会成为百度人工智能这艘大航母身边的护卫舰,塑造起百度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和技术、生态壁垒。
左手技术右手资本,差异化技术商业新生态正在构建
人工智能市场太大了,任何巨头身处其中都不可能闭门造车。《2016-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认为,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新技术将开启人机交互新界面,到2025年市场规模达300亿美元。仅仅是具有自我学习、互相学习并与人密切协作的智能机器人到2025年将成为服务机器人的主要形式,也在工业机器人中占25%的市场份额,规模可达700亿美元。
这种庞大的体量几乎决定了,它不是一家厂商在某一个领域单点突破就可以吃透的。甚至这样一个庞大的市场,任何大企业都不可能完全覆盖。左手技术右手资本将会是巨头们最切实际的做法,他们一方面需要自身在技术层面上不懈投入,更需要拥有一大批合作伙伴共同前行,塑造起整个商业生态的繁荣。
这样一套观点或许不便理解,但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或许能让人工智能的生态显得简单明了——今天的百度颇像是初期的安卓。它身处市场、技术的大变革之中,为了推动整个行业的剧变选择了开源。为了树立技术和产品的典范,和LG、HTC等一系列厂商展开合作,打造出标杆产品,甚至不惜自己出钱出力出技术,来补贴这些厂商。最终打造了今天的安卓生态和安卓阵营。
百度其实也是如此,此次百度成立独立风投公司,专投人工智能,可以视作百度在自主投入研发的同时,也通过资本手段布局未来科技,为人工智能战略投注了双保险。这种举措事实上正在以良性循环的方式推动国内人工智能产业的进步和发展。
构建自己的技术商业生态上,一方面加大投入,自主研发,一方面专注优质项目,成立风投公司,双管齐下,正在构建起不同于其他竞争对手的差异化的技术商业新生态。纵览目前整个国内市场,还没有哪一家企业在人工智能上展开了如此庞大和深入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