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之王周星驰:大话西游封神,只是个拍电影的人

投资界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最近关于周星驰的人品讨伐正在进行,后面的评论和跟帖基本都是好几万条。但是,周星驰电影还在如火如荼,他的新片叫《美人鱼》,选秀有12万人来报名。

周星驰很知道什么才是关键,那就是:产品。周星驰也是个产品偏执狂:

1、偏执追求新意思,喜剧的痛点就是有新意。周星驰说过一句话:观众永远不会厌倦任何戏剧,只有厌倦没有新意和没有诚意的戏剧,所有,有新意是多么的重要,尤其是在喜剧里面。

2、细节高手。周星驰对于电影里的每一秒配乐都很在意,陈震宇回忆:“比如梁小龙饰演的火云邪神第一次出场,在精神病院里,拿着报纸蹲在厕所里,只是一个5秒的镜头,但周星驰一定要用一首莫斯科音乐,他不知道名字,但是会给我们线索,让我们去找,把版权买回来。”

3、电影发明家。什么是周星驰身上最明显的标签,跟随周星驰多年的魏达深给出的答案是——发明家——他发明了无数全新的电影表演。周星驰在内地“封神”,甚至成为文化级现象,就是靠周星驰“发明”的一个电影《大话西游》,当年票房却是惨败。

  ===周星驰的分割线: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文:王鸿谅

《西游·降魔篇》票房大获成功之后,2013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对周星驰发出了邀约,当然,他拒绝了。最近10年里,他的公开露面,基本都跟新片宣传绑定,与外界的关系,既生疏又职业。

组委会于是传了资料过来,希望周星驰就算不参加,也能提供一份情况介绍,以便在电影节展示。周星驰的助理陈震宇告诉本刊记者:“当时,团队给他准备了三个版本,重点各异,一个是他作为演员的成绩,一个是他的影片取得的票房成绩,一个是他作为导演的成绩。”只等周星驰最后定夺。“可他一直定不下来,到了组委会给的最后期限,我们都很着急,下午16点55分,他打电话过来,说用‘电影工作者’这五个字。”陈震宇回忆,“我问他,后面呢?他说,没有后面了。我愣了差不多5秒,说,我知道了。”陈震宇赶紧打给组委会。“我跟他们说,用电影工作者,他们的反应也是一样的,问,然后呢?我说没有然后了,他们也愣了,反应过来,说了一句,牛!”

周星驰的努力,和人们对他的兴趣,好像总是错位的。

作为演员,周星驰主演了50多部电影,留下了韦小宝、凌凌漆、尹天仇、至尊宝等一系列不同寻常的角色。他特别认真地揣摩演技,讲述他对于喜剧的理解。可是,没有成名的时候,人们没有兴趣听,成名之后,人们也没有耐心听。香港电影的学院派,一直到《少林足球》之前,都觉得他没有资格登堂入室。或许是他影片里恶趣的偏执,或许是人们觉得搞笑实在是一件太上不了台面的事情。《少林足球》的奖项,其实也更像是对市场的妥协,低迷了多年的香港电影,太需要一剂强心针。

  作为导演,周星驰尝试着主控故事,呈现对于喜剧不同的理解,强调团队和群像,弱化自己在影像中的戏份。结果又引发了质疑,到底应该固守港产片的传统品味,还是应该面向更广阔的市场,与 高科 技的新时代接轨?不过严肃的讨论,还是比不过对他人品和私生活的好奇。他对于影片每个细节的投入和掌控,最后泛化成一句“很难搞”的感慨。似乎就算在一个电影讨论里,他的脾气,比起才华还是更重要。

作为票房“神话”,周星驰已经在香港保持了20多年的纪录,虽然产量递减,但纪录却不断被刷新。可是评论却一直很苛刻,20年里,一直在年复一年地断言着他即将过气。

  周星驰在香港是凭借票房成为明星,而在内地,是通过《大话西游》完成“封神”。研究者张颐武分析过这种现象,他说:“周星驰的《大话西游》和一系列饶有兴味的电影都意外地不可思议地提供了在市场经济和全球化时代成长的一代人的最爱。对于他们来说,周星驰不仅是一种迷恋的对象,而且还是他们在QQ或者MSN里对话的语言框架。这使得周星驰不可思议地超越了在香港文化中的搞笑角色,成了内地新的青少年文化的一个象征。”“周星驰语言的特征就是他特有的逻辑与常规的颠倒和嘲笑。……这种颠倒让感情能够通过变形的方式更容易表达,让原来对于他们过度浪漫和夸张的东西由于片断的反讽性而更加易于被接受。他为网络消费的一代人找到了新的语言形式。这形式的最大特点恰恰是反逻辑。这正好迎合了 互联网 时代的文化, 互联网 的发散性和多元性要求和原有的感情逻辑和思考逻辑不同的东西,每天泡在网上试图和陌生的同代人做紧密交流的青少年正好要一点感情,但这感情在针对陌生人的时候如果直说又太肉麻,而周星驰正好填上了这个空白。”

只是,周星驰很清醒。不管是贬低还是仰视,他好像已经修炼到不为所困,可以随时拨开这些错位的纷扰,回归到自己的位置:“其实我不是一个艺术家,只是一个拍电影的人。”他不否认自己爱钱、爱赚钱,但他也很明确,爱电影。成为主导者,他有了更大的空间,也展现出更多不为人知的才华,比如对于音乐和节拍的敏感。陈震宇说:“他太厉害了,一秒半秒的差别都能听出来。”这个判断是《功夫》的配乐黄英华做出来的。《功夫》的片头曲是周星驰自己创作的,他哼出旋律,黄英华谱成曲子,后来反复修改,黄英华改动一秒半秒,周星驰都能听出来,黄英华都觉得很奇怪,多次对陈震宇感叹:“他怎么可能听出来!他对音乐太敏锐了,连专业音乐人都不一定做得到。”周星驰对于电影里的每一秒配乐都很在意,陈震宇回忆:“比如梁小龙饰演的火云邪神第一次出场,在精神病院里,拿着报纸蹲在厕所里,只是一个5秒的镜头,但周星驰一定要用一首莫斯科音乐,他不知道名字,但是会给我们线索,让我们去找,把版权买回来。”

周星驰不愿意配合人们的想象,成功的票房和商业操作早已让他衣食无忧,他可以越来越有棱有角,成为他自己。对于并不期待他德艺双馨,也不热衷他的私生活,只期待着他作品的欢笑和感动的观众们,这又有什么不好呢?至少他始终保证了一点,可以呈现出与众不同的东西。周星驰的下一部作品,将是2016年的新片《美人鱼》。就在平地起雷,突然冒出对他新一轮的人品声讨的时候,《美人鱼》的选秀却在声势浩大地进行着,有12万人来报名。

这就是周星驰,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他都已经是光影世界里独一无二的存在,他的票房号召力,还在延续。

本文被转载2次

首发媒体 投资界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