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累计赚了360亿 光大控股陈爽:如果你只做一个财务投资人是没前途的
1997年,香港回归,也正是这一年, 光大控股 应运而生。
“依照中国的传统,男子二十谓之弱冠,今天就是 光大控股 的成年礼。”光大集团董事长唐双宁在早前的二十周年庆祝酒会上表示。过去的20年里,光大控股已成功发展为境内外声誉卓著的跨境投资及资产管理公司。截至目前,光大控股共管理基金38只,管理资产规模超过港币2500亿元,过去20年累计实现净利润港币360亿元。
10月26日,光大控股2017投资年会于香港举行。“这些年间,光大控股发展加速,单是资产管理规模,从10亿元走到500亿元花了12年,但从500亿元走到1000亿元却只花了2年。”年会上,光大控股董事兼首席执行官 陈爽 回顾了光大控股二十年奋斗历程。
光大控股董事兼首席执行官陈爽
“光大系”投资版图
“专注致远,顺势而为”是今年年会的主题。
陈爽表示,这么多年,光大控股一直聚焦产业,聚焦中国,“这是我们过去投资的逻辑”。与此同时,光大控股也一直在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改变自己。“我们从最初的VC和PE开始,后来发现如果不专注于产业做投资很难有未来,于是开始成立产业基金;再后来逐步发现,在产业领域当中你未必有足够的专业知识,于是成立了FOF,广泛投资市场上最优秀的基金。”
如今,光大控股的投资版图正渐渐扩大。此前陈爽在接受《投资界》专访时表示, 目前光大控股有超过10个投资团队,管理38个基金,深入耕耘基础设施建设、地产、机械制造、TMT、大消费、医疗、泛娱乐等行业 。
复盘光大控股过去的投资案例,背后少不了“金融+实业”的影子。以养老产业为例,陈爽透露,去年光大控股收购北京汇晨养老,并成为第一大股东。“北京汇晨养差不多2800个床位,到今年年底床位数增长到7000个。怎么来算投资一年后的收益呢?从投资估值角度看,去年公司估值如果是4亿多,今年公司的估值是14亿。”
此外,光大控股还布局了飞机租赁行业。陈爽在专访时表示,光大控股于2011年布局飞机租赁行业,当时投的是 中国飞机租赁 集团。该公司成立时只有5架飞机,而到今年年底飞机交付数量预计超过110架飞机。“这里面,飞机本身是标准化资产,另外应收账款也可以大量证券化。”
陈爽坦言, 在投资路上最后悔的决定之一,是曾经有机会投资 蚂蚁金服 和 京东金融 ,但因过度担心监管问题而错失机会 。不过,目前已经“补回来”了,光大控股在金融科技领域迎头赶上。
这些年,陈爽有一个很深的体会, 那就是如果只做一个财务投资人是没有前途的 。2009年,光大控股花了85万美元收购了雷曼兄弟旗下的亚洲雷曼房地产基金,改名为 光大安石 ,“一开始我们也只是想做一个房地产行业的财务投资者,到最后慢慢发现包括在定价、管理,特别是在整个运作过程当中很被动,很难掌握整个项目的流程。”于是,陈爽和团队开始改变,除了做投资者,还要做管理人。如今,光大安石已成为了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基金。
人民币国际化大势所趋 看好跨境投资
陈爽说,目前人民币国际化的趋势不可改变,但2016年中国对外投资明显回落,原因之一在于“811汇改”后,加强了中国公司对海外投资的管理,以降低后者对境外部分行业的非理性投资热情。此前,央行在2015年8月11日宣布调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市场称“811汇改”。
“是不是全部都出不去?并不是。”陈爽在采访环节中表示:“在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之后,我们仍然是有项目,经过正常报批 程序 之后,出去了。说明国家对于产业转型和升级换代是有需要的,这些情况还是可以出去的。”
目前跨境投资已经进入到“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时代。“这恰恰也是一个难的地方。现在,大家投资海外,资金如何出境?”陈爽透露光大控股的应对之道。
首先是尽管出海投资,但专注的仍是中国市场 。“现在我们有4个基金在做海外并购投资,中国这个市场有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消费升级的需要,这些都带来很大机会,所以我们的海外投资都会带回到中国市场,购中国所需,为中国所用。”他透露光大控股的海外募资在年内也较为顺利,包括海银基金、全球并购基金、基础设施并购基金在内的基金已经面向海外直接进行募资。
此外,陈爽向媒体表示, 监管层对于“一带一路”的跨境并购仍然是持鼓励态度 。“客观上来讲,‘一带一路’也确实有很多机会可以去做。‘一带一路’,钱从哪里来?我认为,国家层面的资金投入比例会减少,民间资本会起到主导角色。”
最近陈爽去越南、泰国转了一圈,发现民间资本增加得非常快。“我刚从胡志明市回来,胡志明市的地产投资让我很惊讶,胡志明市原本只有100万方的商业地产,远远不足以应付中国企业进入之后的需求,所以中国企业往外走,房地产商也在往外走。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是,那边很多公司在学着做中国的微信、 支付宝 ,然后等着腾讯、阿里来收购,做这些事情的人是懂中国的人,学得很快,然后积累用户,就好像守株待兔一样,等着被收购,待价而沽。”
VC 和PE争奇斗艳
对于目前国内的股权投资行业, 陈爽观察到了一个新趋势,即VC和PE的缓慢融合 。
众所 周知 ,光大控股起步于PE。“过去大家也问我们,为什么光大控股要以PE为主?”陈爽坦言,因为光大控股的国有背景,对风险把控很严谨,承担不了太多的坏账,承担不了太多的损失,“VC项目如果10个项目中有4个做成功了,这个VC就很成功,可是我们不允许有6个项目失败。”
然而最近,光大控股开始涉足VC。“这两年经济发生了变化,在中国新经济领域出现了很多发展的机会,未来想要在新的项目迎头赶上,就得从过往以中晚期传统产业的PE项目为主,逐步转向高科技行业、新媒体行业的VC项目。”陈爽解释。
PE项目和VC项目的判断方法和估值方式很不一样,“我们VC做得少,以PE为主,所以选择和有较高投资能力的公司合作。”陈爽举例说,2016年,光大控股与IDG资本合作成立了一支产业基金“光际资本”,认缴募资额超过200亿元人民币。此前,光控董事总经理 艾渝 说,光际资本与专注于早期和成长投资的风险投资,重点投资已有成熟经营模式和较高估值的细分市场龙头。
与此同时,VC 也在渐渐“往后走” 。
10月26日下午,光大控股和 华登国际 宣布联手设立规模为5亿美元的私募股权基金——“光控华登全球基金一期”,该基金将专注投资半导体和电子资讯产业链企业,包括芯片、人工智能、集成器等创新公司。
陈爽说,华登国际在半导体领域投了500多家企业,有100多家上市企业,已是全球非常成功的半导体投资机构,“过去他们专注在早期,但是现在也希望能够和像光大控股这样的PE机构合作。”对于VC正往PE方向走的趋势,陈爽当晚也和 红杉资本 全球执行 合伙人 沈南鹏 探讨了这个话题。
“过去做VC的在往PE方向走,过去专注PE的人在往VC方向走,这样一来大家都在往中间走。”陈爽感慨,现在国内创业氛围很炽热,VC的估值非常高,VC和PE投资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了。过去一两年,VC的平均投资额已经达到3000万美元,这差不多是过去PE投资的门槛了。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作者:刘全,原文:http://news.pedaily.cn/201710/42186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