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雷军、罗永浩…不想当演说家的企业家,难成真土豪
九个头条网讯:中国的企业家为何越来越像演讲家呢?这是社会化营销的需要。抛开商业、企业层面来说,企业家越来越像演讲家,也喻示着商业言论的兴盛。演说力将是企业家开疆拓土的伟大武器!中国的成功企业家都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中国似乎已经走到了“说”的营销时代。
曾经,有一位互联网公司老总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是理工科出生的,在生活上是个技术宅,凭着过硬的技术与足够的努力把企业做了起来,但自从做了老板后发现许多问题,首先的是口才不好,跟下属开会,和合作伙伴洽谈,与客户交涉,总是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这大大损害了我的形象,严重影响了公司做大做强。后来我报名参加了纵力演说方面的培训,其中的《演说家擂台赛》课程,聚集了各行各业的精英,在这里竞相角逐擂主,使我受益匪浅,企业家首先应该是演说家的观念,使我终身难忘。”
不仅仅是年轻的企业家有了这种认识,老一辈的企业家也意识到了演说的重要性,他们正在摆脱传统商人的思维,向现代企业家靠近.一位圈内颇有影响力的老企业家说道,“未来企业要做好,虽然靠的是有差异的竞争优势,但未来的优秀企业家们,则有着相似之处,那就是他们都具备先进的观念,拥有绝佳的口才,这两者是缺一不可。”
企业家不是躲在背后默不作声,用金钱或者职位诱惑或惩罚下属的人。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意识到要成为优秀的领导者,必须成为一个有魅力的领导人,而成为一个有魅力的领导者的前提是,他首先得是一位出色的演说家,联想创始人 柳传志 说过:“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傻把式,能说能练真把式”。谁不想像 马云 、 冯仑 、 任志强 、 潘石屹 等明星企业家,圈内圈外,风云际会,轻轻松松把钱赚?
所以,要做企业家,先做演说家,已经成为当下重商时代企业家的一个重要价值理念。
所谓时势造英雄,在重商的时代,一定是一个人人皆想致富发财的时代,一定会诞生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家、商人,他们是“先富起来的人”,是创富时代的新图腾。无数后富起来的人想要从他们身上取经,分享他们创业、创富的成功经验,甚或希望得到他们的创业鼓励,这就将成功的企业家们推上了“请你说话”的位置上。然后,他们就被“演说家”了。
不光成功的企业家要说,刚刚创业如罗永浩者,也在说,他们正在创业中的成功与失败,梦想与心酸,都是心怀一颗求富之心的人所关心的。正因为如此,做一个企业家,尤其是想做和正在做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就一定要成为一个好的演说家。
有一个原因将企业家推上了“请你说话”的位置,即恐怕再也没有比直接向投资者、消费者进行演讲更好的广告,更能打动他们的心。说在这里变成了一种社会化营销,是通过演说来展示企业家独特的人格魅力,或对公益事业的关心,或对社会责任的担当,或对民族企业的宏大理想叙事,从而完成对企业和产品的有力宣传,企业家自己是企业和产品的最好形象代言人。
当然,抛开商业、企业层面来说,企业家越来越像演讲家,也喻示着商业言论的兴盛。因为毫无疑问,这是一个言论尺度较大的时代,不过,相对而言,商业言论有更宽阔的空间,禁忌更少,能够野蛮生长,企业家谈商论道,勾画未来,激励人群,风从者众。像 马云 这样的言论英雄,有强大的理念感召力,非常能鼓动人们心中的梦想,他既是这个时代商业成功的缩影,也是这个时代言论的一个侧影。
为什么企业家必须成为演说家?
为什么这个群体更容易表达,更愿意表达?除了性格外,跟所处行业、时代有关。
PC也是IT领域,但那时很难说有真正的商业模式。鼠标与水泥混搭,还没真正融合。阿里真正爆发,要到2004年前后。此前一段,它的B端生意其实很原始。即便如此,马云当年就已经是言论英雄,当然他也是言论中心。
多年前,老有人说他是骗子,他却不断汇聚起人才,这说明,马云是个能将精神理念成功灌输给群体的人。这肯定跟他的表达力有关。他太能说了。但光能说有时没用,如果有强大的理念感召力与独特的人格魅力,年复一日地不会有人跟你。比马云会说话的多了去了,但没有多少人像他那样谈梦想、价值观。
很多人将此归结于马云的教师生涯,也许有理。但他少年时就有很好的沟通力,很早就接触外语。我觉得还是应从精神与梦想层面看待这么个人。
用力默默做事重要,但说也同样重要。几个月前,我写过互联网大佬为何不读书,其实只想表达这种观点:时代变化太快,许多东西来不及沉淀就被淹没或推翻,没什么范本,你需要去做,不断试错,而书本只能提供精神动力,锤炼价值观,坚信努力能够改变世界。而真正要说的,恰恰就是后面精神的部分。
马云演讲很少谈到产品。他更多谈愿景,以及对产业、人、社会的价值。这挑战更大,你灌输的其实是个梦想,虽然未必不切实际,但面前还摸不着。马云能用几句话,一个场景就搞定了本来名气大过他的蔡崇信,那个拓荒年代,没有一种激动人心的力量绝对办不到。
自称不会讲话的 雷军 ,嘴巴其实很会说。这段时间尤甚。他不像马云有鼓动性,他慈眉善目,慢条斯理,喜欢从产品讲起,落点在于产品即服务、信息即服务、社会化营销、生态,从而能让人看到他对细微机会的捕捉能力。这与 雷军 屌丝姿态、工程师气质、创业与运营实战经验、投资人眼光有关。此人有钝感力,不靠正面攻坚对手,而靠迂回、构建生态实现颠覆。在目前中国市场,小米与360,可以说是真正能对BAT构成威胁的二线互联网企业。
短短4年多,小米从无名品牌翻身 成大 牛,这跟雷军言论表达分不开。这段时间,他一直不断讲述小米未来。有人说是为融资,恐怕只是一面,雷军到了加速生态理念灌输窗口,小米终端还会继续高速成长,但明后两年,规模达到一个临界点,小米急需整合创意、内容、硬件及系统、分发渠道,并强化落地服务。未来,或许它还会布局互联网金融。
这样一个融合时代,就像杨元庆说的,要加大与消费者的沟通。杨元庆变得会“说”了,这是他对趋势的顺应。前段时间,雾霾中,他依然现身“北马”,显然也是在创造说的机会。
说说说,也是职业经理人的技能之一。你看IBM职业经理,无论高层还是下层,总有那种训练出来的技能,就是能将难以理解的复杂理念,转变成通俗易晓的项目语言。这个除了强大的知识背景,就是需要良好的表达力,言论需要形象化的力量。
这种趋势也在推动互联网领域其他变化。比如女性人才比例开始大幅提高。在一个需要“说”的年代,她们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她们本身就一个社交化的群体,比男性粘性更强;另一种趋势是,美国许多巨头,尤其IBM、谷歌、 微软 这类,开始大量招募社科人才,我的观感是,这是产业加速融合的结果,过去适应水平分工、细分过度的市场,也包括所谓面向B、C用户的两大阵营,开始融合。当技术进一步普及,整个社会的信息化程度加深后,企业争夺的焦点,将是未来愿景与理念的构想、应用场景的构建、市场的重新定义、社会化营销、内外部协同度等,企业会扭转过度侧重波特竞争理论的倾向,开始强化精耕细作。这需要更多充满思想与趋势判断的社科人才支撑。
这也可以理解为摩尔定律的泛化,技术价值的充分挖掘。就是从过去微观的芯片创新规律演变为一个商业规律、经济规律,商业的视角,更加关注人本身。整个社会的人文气息会更加浓厚。因为,全球面临的共同的难题越来越多,单纯的技术力量、区域国家的力量,已经难以独立面对。
所以,回过头来,将问题归约到源头,我认为,互联网时代,能说也是一种核心竞争力。不是有人说,一个公司能走多远,需要俩关键因素:一时创始人的口才或思想鼓动性,就是嘴巴功夫;二是职业经理层的PPT漂亮度。
本文整合自以下相关文章:
百度百家 廖保平 企业家为何越来越像演讲家
焦点中国网 让企业家成为演说型企业家
张家港招聘网 中国企业家都成了职业演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