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KPCB鼻祖:投资亚马逊、谷歌、网景、Sun……他是硅谷崛起的幕后推手!
如果说 红杉资本 的创始人唐·瓦伦丁是“一个影响了投资人的投资人”,那么, KPCB ( 凯鹏华盈 )的联合创始人托马斯·帕金斯就是催生硅谷风投公司崛起的代表者。
同样是1972年,同样在美国门罗帕克,红衫资本与 KPCB 的创立,被喻为投资界的“双子星”。瓦伦丁创造了“航母”式的投资方法,帕金斯则率先开创了以少量资金换取股份、提供全套咨询服务、有可能参与项目管理的投资方式。如今,我们称这样的模式为“天使投资”。
此外,帕金斯在早期的时候投资了亚马逊、谷歌、Sun、Netscape(网景)、 Genentech……要知道,70年代的硅谷,还只是没有被工业和科技“开荒”的果园基地。硅谷之所以成为今天的硅谷,和帕金斯有着莫大的联系。更值得一提的是,帕金斯的人生,堪称一部色彩斑斓的“美国梦“。
大萧条催生出的百万富翁
上世纪30年代,美国正在经济大衰退的漩涡里挣扎,光失业的就有830万人。大萧条让帕金斯的爸爸尤为害怕失业,只能老老实实的在一个评估员岗位上安分工作。
评估员薪水可想而知,家里的钱总是不够花。帕金斯只能在妈妈的压力下,放学后去送报纸、帮邻居修理草坪换取零用钱,慢慢养成了“不工作就有罪恶感”的工作习惯。
到了中学,帕金斯喜欢上了物理,几乎把他所有的零花钱都用在了做实验上。理所当然,他的“工作”也从修草坪变成了组装电视机。帕金斯组装的电视机比其他人组装的性能要好上不少,所以大家都愿意买帕金斯组装的电视机,且对他赞不绝口。
从没有得到过这么多肯定,帕金斯感觉修电视非常有前途,打算毕业之后就以组装和修理电视机为生。但帕金斯当时的物理老师坚决反对这个决定,老师觉得他能成为物理学家,所以主动上门说服帕金斯的父母,并表示他可以帮助帕金斯申请奖学金。
帕金斯的父母同意了。经过申请,帕金斯选择了提供奖学金最多的麻省理工大学。但因为发现自己不是当科学家的料,他思考起自己真正擅长并热爱的东西。他一下就有了答案:先成为电子工程师,再成为一名商人,就像惠普的创始人帕卡德和休特利那样。
毕业后,帕金斯给帕卡德写了信,希望去惠普工作。令他惊喜的是,梦想成真了。不过,在惠普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帕金斯想做的是惠普最重要的岗位——销售,结果被下派基层做机械师,好不容易坐上了销售的位置,又一做就是两年,完全没有升职的动向。情急之下,他了辞职,但一年不到的咨询师工作太无聊,他又联系上帕卡德,回到了惠普旗下的光学科研公司。
这回,帕卡德想让他做大事了:担任这家子公司的科研、商业负责人。
科研往往是最耗费资金的,光学科技公司所拿到的产品订单往往不足以支撑他们的研究。研究机构看好持续亏钱的项目,但投资人急于看到结果、得到回报,矛盾越来越难以调和,帕金斯和董事会也越闹越僵。“滚回惠普!”董事会的人叫嚣着,最终让帕金斯出了局。
“我肯定我的动力来自于对光学公司的厌恶,我想成功,但是最重要的还是打败他们,把他们赶出激光生意。”好胜心让帕金斯一边继续惠普的工作,一边筹备着新光学设备公司。
不久后,新的光学公司诞生了。新公司完全按照帕金斯的低成本营销方式来经营,爆红一时。这家公司最后和光谱物理公司合并,帕金斯靠自己拥有的原始股,妥妥成了个百万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