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京东模式嫁接工艺品市场,月入1亿
2018年5月,北京西四环四季青附近的酒店。
工品汇 会员日正在这里举办,现场来了两百多人。西门子、 施耐德 等品牌商在台上宣讲,一群中小商家在台下听。一位小老板来自河北,在当地五金市场有档口,积攒了几十个熟客,从来没有用过工品汇。工品汇业务员将他带到现场。
当天,一位客户现场下订单,采购了70多万元的货。
简单地说,工品汇是MRO电商平台,采用 类似京东的自营模式 ,自行采购上游品牌商的产品,自建仓储。下游中小零售商在工品汇上下单购买MRO产品,工品汇通过快递发货。
MRO是制造业三大核心物料之一,其他两大是机器设备和原材料。
MRO(Maintenance、Repair、Operations)是指非生产原料性质的工业用品,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不直接构成产品,只用于维护、维修、运行设备的物料和服务。日常生活所见的改刀、螺丝刀、安全帽、劳保手套等五金、劳保产品都属于MRO。
作为制造大国,中国MRO交易规模约有万亿。这个产业 上游相对集中 ,比如电气类目下就施耐德、西门子、ABB、正泰、德力西等有限的品牌占据市场主要份额。 下游渠道极其分散 ,光一个赛格机电五金市场就有一两千个档口,而苏州本地就有28个机电五金市场。全国约有100万家小店。这些小店经营靠着一些熟客就能维持下去。
事实上,工品汇创始人兼CEO严彰自己就做了10年机电的五金贸易商,日子过得还比较滋润。
工品汇的诞生源于严彰思考的一个问题:人生是不是就这样了?
2014年,他从原来的贸易公司抽身出来,开始做工品汇。当时,他想法并不清晰,只觉得电商是一个方向。
工品汇供应链总监 赵颖 盈是二号员工,她记得最早公司在天猫上开店做「惠而全家居专营店」,卖得最火的是收纳箱,后来增加了测电笔,慢慢的,工业品SKU多了起来。搞活动的时候,一天能发100单货。
贸易商出身的严彰,噗通一下子跳进电商里,一开始懵懵懂懂的。他花了100万元备货,结果成了死库存。他最早对电商的理解就是在京东、天猫上开店,后来自己做官方网站,开始用.net技术做架构,又走了弯路。严彰不得不撤掉.net技术团队,改成用java做架构。
2015年上半年,工品汇一直在摸索方向。工品汇副总裁韩壮正是那时候加入工品汇的,他记得每天开会到半夜十一二点,笔记本隔几天就记下一个方向。有位同事的妻子半夜打了三个电话,责问他为什么还不回家。
直到下半年,方向逐渐清晰起来,公司订单也从一天500单增长至1000单。在这过程中,严彰在外不断寻找资金,一天见了7位投资人,到最后连话都讲不出来了。他热血沸腾地讲,投资人却听得昏昏欲睡。那时候,严彰儿子刚好入读小学,「我儿子这么大了,我还在为这个公司的生死奔波」。
工品汇办公室挂着一条横幅「加油,中国制造」,这是严彰受了日本MRO分销商TRUSCO的启发,这家公司的使命是「帮助日本制造」。TRUSCO社长告诉严彰,他希望这些小而繁琐的东西由一家公司来做,让日本中小企业安心做研发和生产。
严彰从日本回来之后,一直在琢磨这句话。当时,中国游客去日本购买保温杯、马桶盖,他就想,什么时候中国能成为制造强国呢?
由此,严彰确定了工品汇的定位:做 一站式MRO采购平台 。
投资人反复追问:如果京东、阿里也做这一行,你怎么办?
工业品里的五金、劳保用品,在京东搜得到,但更为专业的变频器、传感器,京东缺货,而工品汇有。京东做终端客户居多,工品汇的主要客户来自于五金市场的档口、社区边上的小店,这些中小客户议价能力弱,平台不用经营关系。
产品错位、客户群错位 ,这是严彰为工品汇定下的差异化竞争策略。
除此之外,工品汇的模式与京东基本相似:自行采购、自建仓储。
MRO品牌商已经建立一套层级多达五六层的分销体系,如果工品汇要干掉中间环节,吸引下游的档口、小店等中小零售商采购的话,必须创造更多的价值。
正品、低价、送货快 ,这是工品汇祭出的法宝。MRO的SKU多达几千万种,工品汇的数据库目前收录了300万种,在售70万种。自行采购能确保有货,并且工品汇向品牌商直接采购,压缩中间环节,能够让利给中小零售商。
就像京东当年与品牌商博弈一样,工品汇同样面临着线上线下的冲突。严彰他们与品牌商是边打边谈。
严彰做销售出身,工品汇第一个品牌商ABB就是他谈下来的。最开始,ABB在工品汇上单月销售额5000元。到2017年,全年销售额已经超过1亿元。这是线下传统代理商做了十几年未必能做到的。严彰预计2018年ABB销售额三倍增长。
工品汇副总裁朱进负责品牌市场,他说和品牌商谈,快的话一两个月能谈下来,慢的谈了两年还在谈。对于一些保守的品牌商来说,先要找到决策人,说服对方做电商,其次才是怎么做电商的问题。
严彰性格坚韧,原来他做贸易商的时候,与索尼客户打了六七年交道,尽管一直没有成交生意,但他每年隔三差五就与对方联系。「我只要认准了一个道理,我就锲而不舍。」
他能说服品牌商,不仅是因为大环境变化、 品牌商有渠道下沉的需求 。线下很多大代理,年营收一两亿元,日子过得舒服,也没有什么增长动力了。品牌商也希望有新鲜血液来刺激这些代理商。严彰抓住了品牌商的心理,让工品汇做那条 鲶鱼 。
工品汇产品运营总监胡雷雷加入公司,一是因为严彰属于坚持的人,三年来业绩快速增长,二是因为工品汇核心团队跟着严彰艰苦奋斗,不离不弃。
胡雷雷希望切入到上下游客户的经营中,为他们提供除了价格优势以外的软性服务。工品汇开发了一款小 程序 能让下游中小零售商一键报价。原来客户做一个报价单需要两小时,现在三秒报价。
通过这种软性服务,也能搜集询价、下单数据,借此打通上下游数据,反向提供给上游品牌商进行销售预测。
目前,工品汇已经跟上游若干厂商、渠道商实现了库存对接。工品汇平台SKU300多万个,自营采购入库的SKU约70万个。
「如果我们平台没有库存,线下肯定也没有库存。」胡雷雷说。
工业品长尾产品特别多,每天订单量有 40%来自非常备SKU 。但工品汇有成熟渠道,能当天紧急下单采购,次日收到货,快进快出。
有货还不够。工品汇的另一核心竞争力是, 自建仓储,实现全国大部分区域次日达 。
从苏州到昆山,会经过一片物流园区,分布着许多快递、快运和电商的仓储物流中心。一年前,因为业务快速增长,工品汇把苏州物流中心搬到亭南路,面积1.2万平方米,分为上下两层。
物流中心门口堆满了工品汇纸箱,内部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打了鸡血的横幅,红底白字,许多都是员工集思广益形成的:「批评要像春雨一样,既滋润枝叶,又不伤根」「万丈豪情,青春壮志,敢对苍穹,我是英雄」「这是一个追求个人价值实现和团队绩效双赢的时代,你还在自闭吗?」
在物流中心,每个工作区域附近的墙上,都贴着员工最近一周的业绩。每周,物流中心进行业绩PK,给予嘉奖。
2018年5月,该物流中心每天发货4000单。工品汇仓储运营经理鲍永估计下半年旺季会达到每天8000单。
新经济100人参观物流中心当天,外面有26辆卡车在装货。仓库实行无纸作业。鲍永记得,2017年7月,晚上9点,「特别能说」的严彰在仓库门口批评最近错漏发率太高,当时是千分之九,他质问「如果你是顾客,你会是什么感想?」之后,鲍永感觉员工态度明显好转了,因为「老板这么关注这件事」。
错漏发也跟系统有关。
工业品大概有30%没有条码,员工需要拿着实物与系统里的产品进行核对是否同一规格。但是,工业品规格复杂,十几个字母中有一个字母颠倒了顺序就不是同一规格。或者,伏数不一样,有的是240伏,有的是24伏。
工品汇最终专门抽调了一个团队,在仓库里干了3个月,重新梳理所有商品的规格,没有写上伏数的一律录入系统,拣货员只需要用扫描枪扫码核对。
现在,工品汇苏州物流中心的 错漏发率是万分之一点四 。
除了错漏发率降低以外,系统的更新提升了仓库运营效率。车间打包组组长梁永杰2017年2月加入工品汇,赶上了仓库更新系统,他每天打包数量是300多单,一个月错100单。现在,每天打包数量是七八百单,一个月错2单。
梁永杰觉得工品汇比他以前呆的生产线更刺激、新鲜。而且,老板随和,年初还发了88元的红包给他。到了 夏天 ,公司也会买西瓜、饮料给大家。
2017年工品汇库存周转天数大约是22天。这是严彰最自豪的地方。
腾讯创始团队成员、原腾讯电商CEO、 微光创投 创始 合伙人 吴宵光 说:「工品汇在供给端抓住 头部供应商 ,通过自建物流的方式 保证供应链的质量和稳定 ,在下游建立了不错的口碑。在下游客户这里,工品汇选择了B2R (小零售商)的模式,虽然没有做大客户来得直接,但是我们也看到了 有一套成型的地面打法和模型复制推广以扩大规模 。」
微光创投持续跟踪了工品汇9个月,在A+轮领投工品汇,并且在后续几轮融资中持续跟投。
沿着战略方向一直死磕,工品汇销售额每年以三倍速度增长。2018年上半年,已经月突破1亿元到账。
严彰是苏北人,童年时家道中落,曾吃了整整一个星期的地瓜。受到童年的影响,严彰危机感很强,「你不能保证你的公司一辈子向上发展,在公司好的时候你要看到不好的地方,每天都要如履薄冰。」
他特别看重现金流, 坚持永远不欠账 。做B2B,要保证现款现货很难,「这需要看你创造的价值有多大。」他对新经济100人说。每月,订单客户平均购买频次4次。
工品汇大数据部总监 李艳 峰2018年3月开始负责大数据挖掘,希望工品汇前端呈现「千人千面」,实现精准营销,让客户粘性更强。
他2014年9月加入工品汇,当时工品汇30多名员工。2016年,公司发展进入正轨,这从员工人数也可以看出。2016年初,公司80多人;年底,公司200多人;2017年底,500多人;2018年5月,700多人。
工品汇追求 狼性文化 ,处处散发着战斗的气息。在苏州科技园一座大型写字楼的2楼,是工品汇总部办公室,柱子上到处写着「进攻进攻」。一些事业部的办公室墙上,写着「不吃饭不睡觉,打起精神赚钞票」「OR牛逼,OR滚蛋」。
严彰是直肠子的人,公司经营是好是坏都会告诉团队成员。账上没钱了,他也告诉了管理团队。「我相信,信任我的、能够追随我的人一定会留下来。」公司最难的时候,他说:「今天吃了这个年夜饭,不知道明年年夜饭还会不会在一起。」
但是,核心的管理层没有一个人离开。
工品汇第三方平台负责人奚鹏是第5号员工,现在管理八九十人的团队,运营五十多个店铺。他2013年加入工品汇时,做的是销售,每天在苏州五金市场跑,跑了一个礼拜,收获空空。小店老板不耐烦地对他说,你学学再来谈生意吧。
「经历过大大小小的风浪,大家尝过酸甜苦辣,留下来的都和公司比较有感情。」
奚鹏认为严彰 真诚、直爽,敢于分享,也听得进话 ,「自己的声音能反馈到老板那里,参与到公司决策里」。严彰性格强势,认为不对就直接骂人,如果回头思考发现是冤枉了人,也会道歉。「这一点很难得,很多领导是你受得了就受着,受不了就滚蛋。」
工品汇人力资源总监高燕提到,公司设计了CEO开放日,事前收集匿名提案,开放日当天,严彰现场做解答。她说严彰本身是一个开放的人。
韩壮也认为严彰耿直、不藏着掖着。韩壮来自 阿里巴巴 中供铁军,自他来了之后,梳理了公司的业务架构,以及公司价值观。韩壮告诉新经济100人,价值观凌驾在能力之上,当公司有六七十个人的时候,明文的规章制度不能完全约束员工的动作,需要价值观来约束。现在,工品汇 KPI考核50%占比是价值观 。
例如,仓储员工评比MVP,评比标准就是是否符合公司价值观。鲍永举例说,有名员工周五是休息时间,到仓库拿落下的钥匙,发现单子积压,就赶紧上线干活,被评为当月的MVP。
工品汇在武汉、南京等20个城市开设办事处,拓展客户。朱进原来在外企工作,跑市场的时候震惊于业务员条件艰苦。五六个人租住在两室一厅里的上下铺,白天各自跑市场,能用腿就不用车,能用公交车就不用出租车,一天能走上两三万步。
韩壮说,业务员未必学历高,但一定是相信努力能获得回报的人。 90% 基层主管是从一线业务员培养起来的。
他举了个例子,南京一位业务员扫街,一家店的老板娘特别忙,让他在外面等。他就晒着太阳等了一个小时。正好是午饭时间,这名业务员买了一份二三十元的盒饭带回来给老板娘。老板娘就哭起来了,觉得自己又做生意又带孩子,好难得有个人关心她。
「 对人信任了,对产品信任也是水到渠成 。」韩壮说。
从苏州一路 向东 ,跨过太平洋,日本MRO分销商TRUSCO创立于1959年,年营收约120亿元;更远的太平洋彼岸,是创立于1928年的美国MRO分销商固安捷,2017年营收104亿美元,利润5.8亿美元。
2014年,严彰在苏州创立工品汇,向员工画了一个饼,未来营收做到100亿元,员工觉得「1亿已经是很遥远的目标」。
2018年5月,工品汇2号员工、现供应链总监赵颖盈脱口而出:「怎么也得做个千亿元的公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