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经济寒冬算个屁:08金融危机谷底,诞生出了现在最性感的共享经济
第一部分:共享经济透过数据略窥一二
截止近年六月份Uber估值达到510亿美金,从图中可以看到,Uber的估值已经与福特和通用不相上下。Airbnb估值约200亿美元,如今市值也已经达到255亿美金超过了希尔顿。Ebay的估值则远超其他传统零售百货公司,P2P贷款公司已于2014年12月12日于纽交所上市。
这些共享经济型公司在不拥有大量固定资产的情况下获得了与各领域传统龙头企业相当甚至更高的估值,而其成立的时间大部分不超过十年。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数据;Uber估值突破500亿美元的时间甚至比Facebook更快,Uber成立5年便在2015年7月的新一轮估值中突破500亿美元,而Facebook在上市前用了近7年的时间实现了500亿美元估值的跨越。
数据来源:Wall Street Journal,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下图可以看到Uber业务扩展速度,完全支撑得起其估值增速。Uber覆盖的城市数在近几年以指数级不断增加,海外市场扩张的速度更加夸张。
数据来源:互联网公开材料,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再来看Airbnb的情况,在截止2015年6月的数据,Airbnb在估值,房间数和覆盖国家数上全面超越同业传统企业,其用户数更是在2013年之后出现暴涨的情况。
数据来源:Bloomberg(2015年10月4日),希尔顿、万豪、喜达屋、雅高集团、温德姆、洲际酒店和凯悦的半年报,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数据来源:互联网公开材料,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而市场上对Airbnb的未来前景也十分乐观,华尔街日报的分析师认为Airbnb将保持现在的高速增长趋势,在2020年实现850亿美元的年收入,8年CAGR增长率高达66.5%。从上面的数据我们不难看出,成功的共享经济公司都实现了以资产为发展中心的传统企业难以企及的增速,而大幅超越市场平均水平的增速也让他们在极短的时间实现极高的估值。
第二部分:共享经济如何产生?
社会背景:人们对物质过度消费的反思潮
通过下面三个数字,我们可以感受一下全球范围内,对资源的浪费有多严重:
-
日本东部和夏威夷西部之间的“泛太平洋垃圾带”垃圾海域的总面积占全球总海洋面积的40%,相当于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一;
-
过去50年所消费的社会资源和服务,是50年前所浪费的总和;
-
在北美地匙,所有扔掉的垃圾力由99%是使用时间不超过半年的可用垃圾,所有扔掉的垃圾中,只有一半是真正的垃圾,另一半是买回来从没用过,甚至几乎不会用的东西。
经济背景: 经济危机中人们节省开支,幵寻找额外收入来源的意愿
Airbnb和Uber为代表的共享经济公司基本诞生在2008-2009年期间,恰好是美国的经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他们的出现恰好迎合了当时美国经济缩减开支和节约成本的大背景,以及人们寻找第二职业戒者兼职以补贴家用,Airbnb和Uber的诞生开启了共享经济大发展的序幕。
技术条件:移劢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大数据及云计算等领域的应用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让供需信息实现了基于地理位置实时、精准的高效匹配,使得共享经济这类双边市场较为容易的实现搭建。
潜在供给池:产能和供给过剩是共享经济模式发展的动因
在共享经济没有得到发展的时候,社会中存在着很多闲置的资源,而这些资源是已经被开发、随时可以使用的。但是由于信息传播以及供需配对效率低等问题导致没能被使用而产生价值。因此,一旦出现让需求接触到这些供给的渠道,这些随时可以使用的资源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被利用起来。由于不需要准备工作,闲置产内创造价值的速度远高于传统产能建设过程,如以下两个例子闲置产能:
-
2014年西南财大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发布报告显示,2013年城镇地产住房空置率为22.4%,约为4898万套住房,大量空置房屋为共享模式在住宿领域的快速扩张和渗透奠定了发展前提。
-
铁道经济规划院李华2014年10月的演讲:2015年全国铁路总运输能力在55亿吨以上,其中煤运能力是30亿吨,现在只有23亿吨的运输需求,闲置煤运能力为7亿吨,占总煤运能力23%。
数据来源: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消费观念:从“所有权”到“使用权”的消费观转变
年轻一代的观念的转化也为共享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成功的标志正在发生发化,认为有条件获得比真正拥有更重要,能够使用比拥有所有权性价比更高,更愿意过一种“轻资产”的状态;
根据普华永道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被调查的美国成年人中,有81%的美国成年人认为共享替代拥有是更为经济的做法,53%的人认为取用是一种新型的所有权形式;更进一步到对于共享经济的看法,86%的人认为共享经济使生活成本降低,83%的人认为会使生活更便捷提高效率,同时共享经济还带给了他们增加社交性、趣味性,有助于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生活质量的提升。消费观念的转变为共享经济提供了需求端的基础。
数据来源:PwC,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第二部分:共享经济是什么?
共享经济(sharing economy),又称协同消费(collaborativeconsumption),是借助网络等第三平台,基于闲置资源使用权(资产或技能)的暂时性转秱,实现生产要素的社会化,提高存量资产的使用效率以创造更多价值,促迚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重构连接:基于“需求”或“供给”形成生态的产业环。 前面我们提到过,闲置的资源是随时可以被使用并创造价值的;之所以未被使用是因为没能与需求相匹配。而共享经济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将闲置的供给和潜在的需求连接在一起。
共享经济产业链是一个动态的生态圈,每个消费者既可以是生态圈中以供给为形式的外围组成,也可以随时转化成为以需求为核心的中心,每一个个人或企业都有可能是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者或需求方,这种方式决定了整个交易市场的无限外延能力。
共享经济实现了生产要素的社会化。 共享经济通过唯一的第三方平台(互联网或移动户联网提供的技术支持)将自己所愿意共享的资产公开于这个虚拟的交易平台,并实现成本最低、沟通最快捷、实现最便利的方式来获取或给予。
全面渗透:正在席卷每一个细分行业。 理论上说,共享经济可以在任何一个存在闲置资源和过剩产能的行业应用,而事实上,共享经济也正快速向各个垂直领域渗透。
虽然共享经济行业发展的时间不长,但在短时间内已经快速地渗透到了很多行业和细分市场。我们搜集、整理并归纳了国内外已经出现的各种共享型经济企业,以消费交易对象为分类标准将共享型经济行业分为五个主要类别,涉及旅行住宿共享、物流共享、交通共享、服务共享、闲置用品共享。
数据来源: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第四部分:为什么要关注和投资共享性经济企业
我们搜集了1990年至今NASDAQ市场排名TOP40的公司中(按行业分类),占NASDAQ总市值的比例。其中绿色部分是TOP40中的互联网公司的实战占整个NASDAQ市场市长的比例,不断在增加。
数据来源:Bloomberg,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在未上市的公司中,截止2015年6月,根据福布斯、华尔街日报报道的数据,在全球超过100亿美元估值的独角兽公司中, 平均市值最高的就是共享经济。 从市值构成来看,共享经济以21.5%的市值占比成为138家独角兽公司俱乐部的王者。公司平均市值来看,7家共享经济的公司平均市值达到153.6亿美元,整体市值由3个月前的809亿提高至1,075亿美元。
数据来源:Bloomberg,Forbes, Wall Street Journal, CB insight,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3个月之后,其中4家共享经济型企业的估值也得到提升:Uber估值提升了23.8%达到510亿美元;Airbnb估值提升了27.5%达到255亿美元;滴滴快的估值提升了70.5%达到150亿美元;WeWork估值提升了100%达到100亿美元,充分显示了市场对于共享经济公司的认可。
数据来源:Bloomberg,Forbes, Wall Street Journal, CB insight,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我们认为,以下几点驱动着共享型经济企业的投资价值:
-
行业驱动: 共享经济的市场规模正在以极高的速度,预计在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350亿美元。
2014年全球范围内共享经济五大主要行业(P2P借贷和众筹,在线雇佣,住宿,租车,音乐和视频流)的市场规模已达150亿美元,预计将在2025年达到3350亿美元,2014A-2025E的CAGR为32.6%。共享经济行业2014-2025的收入复合增长率预测:1)P2P借贷和众筹:+63% CAGR;2)在线雇佣:+37% CAGR;3)住宿:+31% CAGR;4)租车:+23% CAGR;5)音乐和影视流:+17% CAGR;
-
强者恒强: 在互联网行业中,经常出现强者恒强的情况,网络效应带来的用户粘性和平台效应带来的正循环效应很容易让第一个实现规模的企业持续统治市场。
以中国国内的移动出行领域为例,只经历了3年的时间,市场便从野蛮生长的分散格局,迅速由滴滴快的合并一统中国出行领域90%以上的份额。公司从打车这一细分市场打磨技术和模式,待成功验证后,迅速向包括租车、与车、顺风车、公交等广义出行领域扩张,成为名副其实的“滴滴出行”,经过细分垂直市场的成功验证,快速复制扩张至整体行业。
-
规模经济: 以互联网和平台为基础的模式由于无需大额资本投入和轻资产的运营模式都很容易快速实现规模化,出现指数级的增长。
规模经济意味着企业的业绩有望实现超线性的增长。以Uber为例,根据再融资透露的业绩预测显示,公司有望在2016年实现盈亏平衡,息税前利润从2015年的3.4亿美元提高至2017年的32.8亿美元,3年近10倍的增长。
-
持续创新: 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共享性经济企业大多视技术为核心竞争力,不断通过技术创造竞争壁垒,提升企业运营效率。
以Uber为例,Uber通过自主研发的算法在打车领域提高的效率:•载客率方面,15分钟之内传统出租车能达到的载客率为27%,而Uber高达95%;•节约时间方面,Uber打车平均只需等待不到5分钟,但通过手机等通讯设备叫车等待派遣车辆抵达要花费16分钟,周末等待时间更长为54分钟。
嘉宾分享-Airbnb 余鹏
我现在所在的团队是增长团队,Growth Team, 针对规划如何让Airbnb在中国扩大市场。中国市场是很有吸引力,Airbnb在中国发展市场的决心也非常大。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家西方的企业能真正的进入并适应中国市场。从共享这个商业模式来看,我并不是一个追逐者,而正好我到了这样一家企业,所以研究了一下共享经济到底是怎么回事,所以今天简单分享一下经验和感受。
Airbnb 的发展历史
初创期:
几个创始人由于旧 金山 一场活动,酒店被住满了,很多前来参加活动的设计师找不到住的地方,于是创始人把自己家的气垫床挂到网上,并且提供早餐。
所以Airbnb最初满足的需求是:用户想在某个地方找不到酒店,通过房屋主人分享房间的形式来满足需求;以此带来了Airbnb最初的发展。
Airbnb创业初期寻找的风投机构是YC,但是一开始被拒绝了,对方觉得这个想法很差。当时也做了另外一件事,就是为奥巴马竞选做带有广告的麦片。但是几位创始人有钱做盒子,但是没钱买麦片。于是决定开始预售麦片,拿到钱之后买了麦片放进盒子里,再去送货。他们抱着很渺茫的希望,带着这个麦片盒子再一次去了YC。对方觉得这样你们也能活下来,于是就投了2万美金。这就是Airbnb拿到的第一笔投资。
在模式确定,要开始发展用户时的第一步,先是在纽约的小区里做推广,虽然效率不高,但是一直在坚持。随后Airbnb也是用了一些黑色手段的:
曾经入侵另外一家类似网站的系统,获得了对方用户的邮件地址。通过邮件挖墙脚的形式带来一批房东。
Airbnb 快速发展的另一个阶段就是活动借势:
第二个发展阶段借助了运气和世界范围大型活动: Airbnb在欧洲刚开始经济危机的时候,在法国、意大利等周边国家,很多人需要额外收入,于是选择出租自己的住房来挣得额外收入,因此欧洲经济不景气的期间,Airbnb的房源增量很大。
活动方面比如在巴西世界杯期间,大力发展了巴西当地的房源。在这种大型活动举办期间,当地的入住率基本上是属于爆满,供不应求的状态。因此,民俗将解决这些溢出的需求。
在第二个发展阶段借助了合适的经济事件,并抓住了一些有影响力的活动,促进了Airbnb的发展。
于此同时,大家要知道的事,对整个旅游来讲,机票、酒店等标准化的产品都是整个旅游的骨架,真正让人产生印象的是旅客在目的地体验的某项活动。当我们从房子出发,就实现了从人文切入。为了抓住旅游中真正给用户产生印象的部分,开始上线了Magic Trip, 可以根据用户的喜好匹配最好的房源,标准包括:房东提供的提供什么样的导游服务,能在旅游中给你一些什么建议等等。
其实共享类模式最大的问题就是解决用户之间的信任问题。而在Airbnb的模式中,用一句老话说就是房东-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关于信任问题,Airbnb从线上和线下两个方面都有对应的制度:
线下:身份验证:身份证、驾驶证、犯罪背景调查等等。
线上:互联网社交网络的链接,包括:Facebook、LinkedIn等。
让住客和房东之间可以通过社交网络了解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同时,我们也给予了房东拒绝访客的选择,因为共享平台启示不是一个服务平台,而是双方对等的。
品牌发展阶段:
当交易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企业的下一件事就是如果做出自己的品牌了。Airbnb从来不把自己当成是一个科技公司。我们确定的发展目标是Nike,starbucks和Coke Cola。公司的价值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品牌的价值,而品牌价值是需要一定用户基数规模的。
品牌就像是看个人,看这个人的价值观。对旅游来说,到异地的游客可能是孤独的,但是住到房东家里的话,有房东跟你同处一个房子,可能就会让你有四海为家的感觉。这就会成为Airbnb的品牌价值。我们倡导了一句话“It’s man kind”这是人性。旅客入住的时候,不仅会形成一次信任的考验,旅客住进去之后投过窗户,看到的是房东世界,住到房东的房间里,看到的是房东的品味。
这些都是传统酒店品牌价值里面没有的。
具体到中国市场,Airbnb的产品是个全球性的产品,但是并不符合中国人的习惯。但是在中国还是有很多人在使用Airbnb,因为使用Airbnb满足了很多传统酒店满足不了的诉求。大家在分享使用Airbnb的经历的时候会觉得很酷。当品牌价值成立后,用户会把使用Airbnb当成一种自豪的事情。
有人会问,在中国有很多经济型酒店,那么Airbnb就失去了价格优势,但是Airbnb的发展战略从来就不是低价,而是品牌价值。
运营方面,Airbnb怎么做?
当我们的交易量达到一定数量之后,虽然我们的产品不是标准化的,但是我们的标准可以从无形的方面去铸造。我们有一个“待客之道”团队,来教房东,怎么做才能让访客觉得舒适,有更好的体验。
网站方面,Airbnb的排序算法中不会给予按价格、按评论之类的排序方法。我们会自然把最优质的房源排在最前面。而我们的房源分为两种,一种是可以提前跟房东预约交流的预订,和尽快需要入驻的。我们的平台提倡的是双方平等,在交流中如果房东觉得不合适,房东完全可以拒绝旅客的预订。
对房东来说我们给予了充足的保护,因为他们的房子和财产承受着最大的风险。所以我们为每位房东都购买了最多不超过100万美元的保险,增加房东对我们的信任。
现在Airbnb聘请的前可口可乐的一位产品经理。随后我们做了很多有个性的活动,比如在巴厘岛的黑色星期五购物节前住进商场里,在购物节开始别人还在排队的时候,旅客已经开始购物了。
把泰晤士河的小船打造成房间,晚上住在里面。以及到韩国明星G-Dragon的工作室里住一晚等等。虽然这些活动大部分是一次性的,有一定的噱头意味在里面,但是都在传达着Airbnb的思想和品牌价值。
共享经济的价值
在07-08年,Uber出现了,wework出现了。从Airbnb到Uber再到WeWork,其实都是空间的共享。Uber是移动空间,Airbnb是住宿空间,而WeWork是办公空间。空间所产生的价值实际在全球都是一样的。空间的共享需求实在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区域都需要的。所以Airbnb、Uber和WeWork能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是这些需求都是存在且相似的。而Airbnb这些公司满足的需求是:他们打破了传统的利益链条。原有的出租测行业的链条被打断,再重新将出行服务和需求进行匹配。每一次的变革,其实没有太多经济上的变化,更多的是一种更高效的方式来满足人们的某个需求。
嘉宾分享-嘀嘀顺风车 王欢
出行行业-滴滴在做些什么
顺风车目前只上线了6个月。从国内的共享经济来看,目前还没有很成功的。C2C来说的话,知乎在UGC层面还算是有一些成果。但是严格意义上说滴滴 快的都不算是真正的共享经济。顺风车做的确实是C2C,不过刚刚起步,虽然有一点成绩,但还在一点点往前推进中。
我们认为呢在共享经济里,供给端的用户应当得到尊重和重视,这样共享经济才能给供需双方得到跟多的忠实度。比如说在顺风车中,当乘车人称呼车主为师傅,或者说你能不能帮开到公司楼下时,都违背了我们的初衷。现在,顺风车的用户仍然处于,我花钱是在买服务的思想中。而实际上,在这笔交易中,双方应该是平等的。
目前来说,顺风车以C2C为基础,暂时对双方都是免费的,日后可能会开始收费。而增值方面:以后可能也会增加额外的服务。传统意义上来看,互联网公司如果有流量,就有自然想到靠广告变现。实际上,广告一种低效的变现方式。如果把这些流量跟大数据结合起来,用这些数据来提供服务,这样的模式会比广告展示收益来的效率高。
上门服务在中国将是一个很好发展点。
快的和滴滴液考虑过帮助快递业务解决运力问题。而这样的服务正是需要通过大数据抽取,完成高效的供需匹配才能创造价值。
目前来说,滴滴顺风车车主有三个层次
1 价格敏感车主 ,运营中如果我们提供10元的补助,就会来很多这样的车主。当我们停止补助,他们离开的速度也非常快。
2 价值敏感性车主 ,这类用户中白领比较多。他们的时间成本比较高。在乎的是我这一单做的顺利不顺利,匹配结果是否精准,因为他们最关心的是定位是否精准,他们不想浪费任何时间。
3 豪车车主 ,这些人根本没打算通过打开来赚钱,他们需要的更多是社交需求。
因此在以后的运营中,依靠大数据,我们确实可以用更好的方式去满足他们的诉求。
比如对价值敏感性车主,提供匹配度更高的乘客;比如豪车车主,给他们匹配兴趣和身份更匹配的用户,让他们得到更多的社交价值。
同样,刚才我们聊过了关于安全机制的问题。
滴滴做了很多反作弊有关的工作,花了很大的功夫来辨别这些人是否真的存在,是否存在刷单行为,车主是否有犯罪历史?目前每天都有几十万的顺风车交易,而累计使用次数已经超过1亿.在这种情况下,保障安全十分重要。
滴滴顺风车上线的时候其实市场里已经有很多竞争者了。我们优势在B2C的资源。我们的业务就是帮助消费者实现从A到B的移动,那么做C2C这种去中心化、非标准化的产品还是有压力的。
顺风车刚上线的时候,公司的要求是一个月内达到每天10万单的业务量,解雇上线五天就完成并在7月22号的促销活动中实现了单日223万单的历史 高峰 。
中国不像美国那样是活在车轮上的城市。即便是中国10%的人都拥有车,可能道路就不可能正常开车了。虽然中国有很多公共交通:大巴和出租车等。但是如果在理想状态,开车上班的人都能把副驾驶出让出来,即节约了能源又解决了道路拥堵问题。甚至地铁也不会像现在这样这么拥挤。
那么为什么要选择共享经济呢?77%的人认为价格优势是首要考虑因素。有车主愿意出租副驾驶,每周接两单就完全可以覆盖掉一周的油钱。另一方面,顺风车给消费者带来的优惠也是明显的。从青年路到中关村,坐普通出租车大概需要80元,而坐顺风车可能只需要2、30元,即使堵车也不会有额外费用。
【Q&A】
QAirbnb的增长部门和普通的Business Development部门有什么区别。
A简单的说就是不花太多的钱来创造一个可以规模化的发展策略。
增长部门这种形式最开始是由Facebook发起的。总的来说,就是试验平台。可以把不同的功能和特点放进去测试,然后收集数据,看哪些是可行的,哪些是不可行。
Q滴滴未来希望顺风车出行用户达到每天1000W,但是目前已经出现了 高峰 期顺风车很好搭,但是非高峰期找顺风车可能要等上20分钟甚至更多,这个供给分时段不平衡问题怎么解决?
A我们有一个潮汐战略。整个滴滴还是很平台化的。整个平台会在不同的时间段进行推荐。可能在非高峰期,我们会推荐用户去使用专车,在不同的产品之间进行运力调配。
QAirbnb 滴滴怎么实现从0到1的跨越的。因为在平台搭建起来的时候供给有限,前期要想持续供给是很难的。这种时候客户粘性不高,很容易出现用户流失。那么,前期是怎么维持供给和用户满意度的?
A
王:我之前服务的公司都比较成熟。对滴滴来说,我们做的就是不断去执行,不断去投入。滴滴在当时的创业时期就在的那些人一直强调的就是把一切做到极致,怎么去一个个拉司机入伙、怎么发传单、怎么当递推等等。而且滴滴在技术段一开始是不占优势的。为了能尽快上线,APP最开始都是让山东一个技校的人做的。所以,滴滴最开始并不占优势,能做到现在都是因为拼的精神,做到极致。
Roc:我也认为,是做到极致。另一个重点是产品要符合市场,判断清楚产品是否真的服务用户的需求。
Q有多少车主是从乘客转换来的?有多少房东是从住可转换来的?
王:由于北京单双号限行,所以这自然带来了很多车主需要在一段时间当乘客的状况。实际的百分比的话暂时没有计算过。
Roc:大有有40%-50%的房东是由住客转换而来的。从中国来看,我们在中国并没有大力发展认为推广活动。所以,Airbnb在中国的供给都是自然增长。一些中国的早期用户为Airbnb在中国的业务扩展作出了贡献。早期用户的教育水平比较高,很多从国外留学回来的;经济实力也不错。他们有很强的传播能力。所以在选择种子用户的时候选的好,也会对早期的业务扩展很有帮助
Q重复使用Airbnb订住所地人有多少?他们有没有什么特定的属性?
Roc:重复率来说是很高的。在提高重复率这方面,需要做的就是把我新用户。很多是从传统酒店转移到使用共享型住宿的。所以,一旦他遇到一个好的房东就会有很好的体验,再继续使用;确实,如果第一次的体验很差,我们很可能失去这个用户。所以我们现在的“待客之道”团队就是在教育房东怎么让租客有更好的住宿体验。
Q滴滴和其他共享经济平台的社交是不是一个伪需求,根本不需要?
Roc:社交分三种:泛泛之交、潜社交和深层社交。
具体是不是需求还是看每个参与的人到底需不需要。而且社交是流动的,很有可能从低层次发展到高层次的关系。还是看个人的兴趣有没有发展的意向。
王:目前的数据来看,大部分车主和乘客都是一面之缘。但是在共享经济平台,如果实现了平台用户的社交化,会给平台带来更大的价值。比如刚才提到的用户匹配。如果给豪车车主匹配的是跟他们兴趣相符的乘客,也自然满足了他们的社交需求需求。而匹配的精准度则在于用户愿不愿意参与到社交中让大家知道自己的信息。
Q大数据具体为你们的业务贡献了些什么?
Roc:1定价。房东在上传房间信息后,系统会根据周边情况和房屋的情况给出一个比较精确的合适的价格。
2排序。Airbnb的选单中没有按价格排序之类的排序功能,我们已经按计算把最好的房源陈列给用户了。
王:滴滴的话我在市场这方面不太了解。但是能帮助我们做防作弊,做交易引擎,提高匹配度。
Q其实可以发现Uber Airbnb,海外的共享经济基本都是C2C,但是在中国有一个问,服务很难标准化,有很多额外idea标准。在中国的C2C中,是否需要一些小B端的加入来加速规模扩张。
王:在中国,小B端的加入带来半共享的形式有助于共享经济的发展。一方面 中国跟国外有文化差异。包括信用在内,当时一家P2P的租车企业在新加坡发展的很好,但是到了中国却不那么顺利。车经常被弄的很脏,甚至被偷盗的现象。在一个法制和文化程度极高的社会是不会发生这种现象的。另外,跟需求也有关系,国内共享型消费的需求还没有形成规模。不像欧美的沙发客文化是十分普遍的。
Roc:统一。一个东西长出来也要看土壤怎么样。Airbnb发展的真么快也有土壤的因素在。中国市场里,信任也好,素质也好都是限制Airbnb在国内发展的因素。而从抽象的层面来看,大家住旅馆习惯,不愿意住,住在外面就一定要享受全套服务。这些就不是Airbnb自身可以解决的了。但是小B端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所以我们也并不是严格按照C2C来做。会让平台自然发展。
Q在非标准化的服务中,怎么保证用户体验?
王:首先我们明确,滴滴自身解决的是把用户从A点移动到B点的需求。首要解决的问题一定是运力问题。如果叫不到车,我们希望不管哪个业务,只要能把移动需求解决即可。
而用户体验的不高更多的是因为预期和现实产生了差距。我们认为其实现在用户教育还不够,用户仍然在期待一个全程的服务体验,而不是平等的共享体验。
Roc:在中国确实需要一个长远的用户教育的过程。我也认为体验不好很多是因为期望值不合理。那么一旦达到了预期或者高于预期就可以得到很好的体验。所以,从线上来看,如果用户是从传统酒店转换来的用户,那么我们就要思考怎么让他们拥有共享的思想,而不是期待有人全程的像酒店一样为你服务。线下的话我们也会有“待客之道”团队教房东怎么尽量提高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