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一战到底”:《明日之子2》音乐性与大众性的平衡解法
8月10日晚,《明日之子》第二季“九大厂牌发布战”尘埃落定。从三大赛道的首次正面交锋,到九大厂牌争夺战,再到如今九进八的九大厂牌发布战,这一路,怀揣爱与梦想的少年们披荆斩棘,舞台下屏幕前粉丝与观众的心也被时刻牵绊着。
与第一季相比,《明日之子》第二季的确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从星推官换血、“一战到底”赛制的全新升级,到录播与直播的比重调整,再到如今整个节目在音乐性上所呈现出的独树一帜。抛开外在的认可和争议之声,“一战到底”的《明日之子》第二季究竟有何诉求?又在坚守着什么?
星推官的“潜移默化”
在对立性中建立维系感
和第一 季星 推官的强烈存在感不同,基于 “一战到底”的赛制,在这一季的《明日之子》中星推官并没有太多投票权,也不能对所有选手的去留起决定性作用。但透过疏离化的表现不难发现,这并非是对星推官权利的剥夺和限制,而是在保证节目公平性的前提下,更加尊重选手及粉丝观众们的意见和选择。
节目直播的过程中,观众所看到的星推官是在旁边观战的,尤其是在节目直播期间,星推官们看起来似乎并没有太多“话语权”。可不能忽视的是,选手们在为自己以及赛道的荣誉战斗的同时,每个星推官也在为选手及赛道出谋划策。
对于节目之初就掌握了“一战到底”赛制要领的星推官们而言,从挑选各自赛道的选手,到带领选手们实现梦想,这一路走来,他们对赛制的竞争性深谙其道,也对每个选手的特质了然于心,所以每个环节的背后都离不开星推官的助力。
聚光灯外,不管是选手厂牌的设定、歌曲的演唱、上场顺序、还是组团对战时的搭档选择,种种布局或是星推官的提前考量,或是星推官与选手双方在现场的共同商议。
10日晚“九大厂牌发布战”上半场的最强厂牌争夺战环节,经过各个赛道星推官与选手的商议,最终蔡维泽迎战斯外戈和田燚,无论是气质、特性还是音乐风格都截然不同的三人同台对战,争夺两个晋级名额和最强厂牌。决定开场即挑战两个“赛道人气王”,这样的抉择背后,暗藏着盛世独秀赛道星推官吴青峰对上一场MVP蔡维泽的高度信任。而同样勇于应战做出同样选择的另外两位星推官,也希望能够通过冲击本场最强厂牌,为赛道全员带来的“每人五万人气加权”。同样,在晋级对战环节,考虑到选手间曲风和特质的差异,李宇春最终决定派邱虹凯迎战黄翔麒,这一步棋走得险却也走得稳。——保持对选手的充分信心、保证赛事的精彩纷呈的同时,如何保证赛道利益的最大化,星推官心中都有一盘大棋。
除了排兵布阵、把控全局外,星推官们对选手也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吴青峰亲自为选手编曲,这也是他首次为除自己以外的人编曲,李宇春不仅精心为选手选歌,还在舞台呈现、编曲设计上大费心思; 华晨 宇也常常深夜在排练室指导选手的音乐创作和演唱技巧。在整个节目的制作当中,三位星推官对这些年轻人的重视不言而喻。
青峰和蔡维泽“欢乐的转圈圈”、华晨宇“如果这次我们魔音赛道的四个人都能晋级的话,我就跳一段舞”的许诺背后,是“一战到底”激发的强烈团魂,是对激烈赛事的添薪加火,亦是对粉丝及大众情绪的助推。可见,激烈的赛制让所有选手和星推官必须严阵以待之余,也让他们建立的情感联系更为紧密。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星推官们基于“一战到底”赛事而进行的战术层面的安排,既能让选手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打开自己,也有利于各个赛道间的凝聚力和协作力,以进一步反哺并强化“一战到底”的赛事冲撞感,催生出当下的“正流行”。
星推官之于《明日之子》第二季,站在了更高的层面上,润物细无声。
“一战到底”的赛制升级
贯穿始终又凝聚彼此
在“一战到底”大逻辑下,《明日之子》第二季设置了星推官抢人、团战、“勇闯时刻”踢馆等创新环节,在这些环节下“带领、冲撞、正流行”的核心价值观被一次次明确,星推官的全局把控力、各个赛道的团魂以及选手的音乐性潜能也在被一步步激发。
毕竟,所谓“一战到底”,是为了让选手们与各个赛道星推官进行紧密捆绑,成为命运共同体。
值得注意的是,为强化“一战到底”赛制的冲撞感,节目突破了第一季录播与直播“3+12”的形式,采用“5+7”的排播方式。前五期节目通过剧情真人秀的方式让选手们的音乐才华和音乐故事得到展现,以更鲜明的形式刻画选手性格,为其之后的直播做好人气的铺垫和准备,让选手们得以更公平地站在直播的粉推起跑线上;后七期则通过直播形式进一步激发选手们的个人潜力。
“坚持做直播,是为了把他们的成长加速并放大”。正如《明日之子》监制马昊在这一期节目直播前所言,直播最明显的特质就是“真实”和“未知”,这种方式既能让赛事本身变得更加紧张,也能倒逼每个选手人格魅力的散发、激发他们在音乐性上的潜能,并加强选手和粉丝观众间的互动性。
所以我们能看到斯外戈在舞台上对音乐串烧的完美消化,文兆杰对高低音转换的收放自如,也能看到蔡维泽在粉丝分贝值助力下的逆风翻牌。
与此同时,直播的实时性又决定了比赛结果的决定权在粉丝和观众手上,选手的胜负取决于粉丝及观众互动鼓掌产生的“勇闯分贝榜”。比如在这一期最强厂牌争夺环节,斯外戈虽然得到了“厂牌助攻团”给出的4万点分贝值,但最强厂牌依旧花落蔡维泽。“厂牌助攻团”其实是观众的缩影,他们也是在以观众的视角来看待舞台上选手们的表现,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选手演出和星推官在排兵布阵策略上的成效,本质上与台下及屏幕前的粉丝和观众并无差异,整体代表的依旧是大众的选择。
通过直播,《明日之子》第二季在探寻的是,如何在保持音乐性专业的同时,将更多权利和选择交付给粉丝与观众,毕竟,粉丝观众代表的正是市场,他们对选手个人及其所在赛道的认可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大众市场的态度,所以不管谁去谁留,从根本上来说都代表了大众市场的决定。
《明日之子》第二季的“引领、冲撞、正流行”,正是要从大众中来,再回到大众中去。
音乐性:
《明日之子》的诉求与坚守
《明日之子》第二季的这两场直播赛,似乎印证了互联网时代用户新审美的变迁:他们对音乐偶像的选择不再拘泥于好看的皮囊或动听的声线这种单一化的素质,那些极具音乐才华和音乐态度的人愈加得到青睐。
无论是这一期蔡维泽卫冕最强厂牌,还是上一期文兆杰的回归舞台,都可以看出大众对有才华之人的认可、对选手“音乐性”的认可。而音乐性,正是《明日之子》一直以来的坚守。
作为一档音乐类的偶像养成节目,在《明日之子》第二季的舞台上有地下小众音乐、轻声吟唱,也有95后摇滚、个性说唱。如今这个时代,多元化的声音不绝于耳,多元文化和审美也全面开花。
《明日之子》在找寻的,正是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树立一个多元入口,让每一个极致个体在这里放大自己声音,用对音乐的梦想和态度引领一个时代的流行,创造属于他们的明日。但这条路并非畅通无阻。
“九大厂牌候选人争夺战”中,文兆杰被淘汰后出现了“全员拯救文兆杰”的热血营救现象;“九大厂牌争夺战”中许含光、尹清因分贝值不足遗憾离场,但赛后却得到了粉丝和观众的一再惋惜和支持。他们同样优秀,却依然难逃被淘汰,原因何为?
基于“一战到底”的赛制逻辑,《明日之子》第二季选手们的去留更多的取决于粉丝和观众的点赞以及鼓掌所产生的分贝值,但不可避免的是,对于不同的选手和音乐类型,大众的认知和认可在判断上会有偏差和延后。离开并不等于失败,有可能是粉丝与观众没能做出及时的认可,也有可能他们相较于其他选手而言并没有做到极致和大众化,但对于选手而言,改变已经发生,无论舞台上下,成长终会开花结果。
“我从不刻意迎合主流,将小众音乐做出自己的风格、成为流行,这是我的目标。”坚持自己态度的蔡维泽,在努力寻找小众音乐和大众市场的链接点,也正是这份努力所带来的成果令他卫冕最强厂牌,让音乐性最终战胜了流量性。
冷酷外表下包裹着对音乐狂热之爱的蔡维泽在证明着自己的痴心绝非妄想、沉默寡言却又能“用麦克撼动一座城”的文兆杰在把特别坚持下去、从男孩到男人的邱虹凯在不断蜕变、“不重复无终点”的张洢豪也在音乐的路上始终做自己……《明日之子》第二季见证了这些年轻人的共同成长,见证了独属于他们的音乐力量。
比赛很现实,但音乐却有爱。无论是星推官的作用力、“一战到底”赛制的升级,还是录播+直播形式的呈现,都是欲加强与粉丝观众的互动性,让粉丝观众与选手、星推官等所有的参与者、推动者以及旁观者产生情感关联,让节目所坚守的音乐性更有温度。
历经了新手战、三大赛道的正面交锋、九大厂牌争夺战,以及新一期的九大厂牌发布战,当我们再来讨论“今年 夏天 究竟什么能代表正流行?”时,《明日之子》第二季似乎正在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