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巴伦周刊》质疑阿里巴巴,称股价还会再跌50%

投资界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美国《巴伦周刊》质疑阿里巴巴,称股价还会再跌50%

        阿里巴巴 在国外被黑了。美国《巴伦周刊》12日封面报道,称 阿里巴巴 股价还会掉50%。

  但是这次遇到的是阿里巴巴,是 马云

16日当天,阿里巴巴股价反弹3.59%至64.85美元,涨幅超过道琼斯指数,一举收复失地,在中概股中涨幅名列前茅。《巴伦周刊》在之前承认了部分数据错误,仍然坚持原来观点,这次被不大不小地打了脸。

   【和eBay没有可比性 】

我们先看看《巴伦周刊》如何质疑阿里巴巴。

  第一是对标eBay,《巴伦周刊》认为,华尔街对阿里巴巴的股价收益率估计过高。目前阿里的股价收益比率是25倍,而美国同为网销服装平台的eBay为15倍,eBay在 新兴市场 会面临更大的风险,盈利预期需看低。

我之前也说过,这是美国资本市场固有的美国式傲慢,总是喜欢把美国的标准加在中国企业头上。之前很多中国企业在美国上市也遇到过类似问题,说什么都没用,你只需要说这是美国版的某某某就可以,他们就理解了,可以在他们那里拿到比较高的分数。

这种美国式的傲慢,360上市的时候就遇到过,一帮人高马大的金发碧眼怎么也不理解,软件免费怎么赚钱?费了老周团队很多口舌。

同样,《巴伦周刊》这种对标eBay的做法就是错误的。

为什么?

因为中国的国情和美国完全不同。中国在什么发展阶段,美国在什么阶段?阿里巴巴在过去很多年一直保持超过50%的高速增长,即使现在增速放缓,2015年第二季度增长率仍在32%高位。而2014年eBay营业收入增长率为6.4%。

怎么比?

难怪Capital IQ的研究主管Scott Kessler也反驳《巴伦周刊》,按照《巴伦周刊》的逻辑,eBay现在的增长是5%,阿里巴巴25%的增长,就应该有一个5倍的市盈率,而现在市盈率只比eBay高三分之一。

再看看大环境,美国的电商增长率一直在15%左右,2014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12.3万亿元,增长21.3%,网络购物增长48.7%。

阿里巴巴和eBay虽然模式类似,但是根本不适合以美国的标准和情况来套。

   【中国消费者和美国不同】

《巴伦周刊》的理由里,还有一个依据,认为中国消费者平均消费额度不应该有那么多。

在过去的7个季度中,阿里巴巴每位用户的年平均消费额为1,215美元,明显高于963美元的美国网上购物年平均消费额。《巴伦周刊》认为美国显然比中国的网购事业发展的更充分、也更富有,因为美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大约是中国的7.5倍。

除此之外,《巴伦周刊》认为淘宝打假不力。

中国网购热情有多大?看看各种网购节日,看看电视上的网络购物节广告就知道了。

去年阿里巴巴“双十一”成交额是571亿人民币。我今年开设了针对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的重创新培训,在课程里曾经做过一个统计,阿里巴巴双“十一”一天的成交额,已经超过2014年中国百货大楼前十名一年的营业额总和,后者加起来只有357亿。

这就是中国的购物环境,中国消费者对价格极其敏感,所以电商能在中国成席卷之势。从这个意义上说,《巴伦周刊》这种比较不具备任何意义。

   【阿里挺起中概股 】

相比《巴伦周刊》这样的媒体,其实华尔街客观者更多。

近几天多位华尔街分析师和专栏作家提出了和巴伦周刊完全不同的观点,对后者的论点进行了反驳。如上文提到的Capital IQ的研究主管Scott Kessler和SunTrust投行研究总监Bob Peck,都认为《巴伦周刊》的文章有四大问题:“比较没意义”,“算术做不对”,“太过阴谋论”等等。

摩根士丹利的分析报告也很说明问题,分析报告从核心业务统治力,新业务潜力,现金流生产能力和相对估值四大指标来看,阿里巴巴是BAT中最有价值的平台。华尔街继续看好阿里巴巴的前景,根据MoneyFlow统计,在24位分析师中,19位给予强烈买入的评级,2位给出买入评级,3位给出持有评级。

其实现在的华尔街,对中国企业的看法也在改变,不再像以前那样刻舟求剑,或者生硬地拿美国模式来套。

就拿纯粹的国情来说,其实在互联网领域,中国很多模式已经超前了美国。比如以美团为代表的O2O,其实在中国的发展比美国更快,这一点华尔街应该是是心中有数。

怕的是装睡的人。

大家都知道,美国一直有浑水公司这样的机构,进入2014年以来,世界经济的不景气,加上中国经济也处在低迷期,正好成为这些机构公司做空中概股的好机会。不敢说《巴伦周刊》如何如何,华尔街应该对这种做空的行为保持一定的警惕。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