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荣耀成功不仅是模仿小米,未来将矫正小米模式

投资界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华为:荣耀成功不仅是模仿小米,未来将矫正小米模式

  几年前,一位朋友带 华为 终端公司荣耀事业部总裁赵明到一家德国酒馆,他们品尝了德国著名的猪肘和黑啤。吃完后,朋友告诉他,他坐的位子是当初拿破仑坐过的,他也曾在这里吃饭。

这让赵明非常吃惊,这家不起眼的酒馆居然有380年历史!“如果让热衷互联网思维的人来经营,这家酒馆早该通过众筹、上市等方式改头换面了。”

赵明认为,380年后,这家小酒馆依旧坐落在城市一角,也未必不是一种成功,因为它坚守住了经营的核心、产品的本质。

   华为 成立于1987年,2006年进入世界500强,成为世界500强只用了20年时间。华为今年27岁,但在中国企业中已算是中老年人。

华为是一家不折不扣的技术公司。商业模式是典型的“技术—产品—贸易”传统模式,在前20年时光里,华为始终站在运营商的身后,不为世人所知。

电信设备制造是传统行业,但其行业属性又离互联网和消费者很近。在互联网渗透改造传统行业的大背景下,华为要完成互联网化转型和升级,离消费者最近的手机业务是最合适的阶梯。

2009年后,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华为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变化,在移动智能终端上展开布局。在非智能手机时代,华为积累了白牌低端手机的研发制造经验,这为其后期发力中高端手机市场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和市场基础。

几年来,华为的手机业务从低端到中端再到高端,一路进阶,缩短着与三星苹果的差距。而华为品牌也从幕后走到台前,为普通消费者所耳熟能详。

一位国产手机厂商高层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华为荣耀是借鉴小米互联网手机模式最成功的手机,他认为,华为手机已经基本完成了互联网转型。

  但在此前的一个内部会议上, 任正非 强调,华为今天是一个硬件公司,未来也还会是硬件为主。“转型太快,华为未必能承担得了。”

站在互联网边上,华为如何既借力互联网思维,又最大化保持自我,值得业界借鉴和思考。

   立足平台还是立足硬件

华为在2008年下半年成立互联网业务部,直属于华为软件部。2010年冬,华为启动云计算战略,并根据客户的类型,将整个公司分成了运营商BG(Buessiness Group)、企业BG和消费者BG三大业务集团。

华为的三大BG都相当于事业部,拥有完整的市场、销售和研发体系。每个BG中会有很多条产品线,而互联网业务部与终端事业部都被归入了消费者BG。这也是华为的业务模式从此前完全的B2B模式延展到B2C领域的开始。

  与此同时,竞争对手却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爱立信、阿尔卡特、 摩托罗拉 、西门子都卖掉了手机业务。

华为对消费者BG的重视度经历了一个日渐升级的过程。而在消费者BG内部,如何抓住移动互联网的消费大潮,也经历过巨大的路线分歧。具体而言,就是平台模式和硬件模式之争。

随着华为终端业务的迅速发展,加上云计算战略的启动,华为的互联网业务开始出现新机会。

在华为前互联网业务部CEO朱波的主持下,华为互联网业务部开发了多款APP,如华为网盘、天天聊、天天浏览器、天天影音、华为输入法等。截至2011年底,华为网盘已经发展到了2000多万用户,成为国内第二大网盘,天天浏览器也已经有了400万的用户。

朱波希望以华为的互联网业务部为基础,在华为内部再造一个互联网公司,并逐步整合华为的终端和云业务。

而时任华为终端事业部CEO的余承东则希望互联网业务部能帮助终端事业部做营销推广。例如,此前早已形成规模的华为终端论坛,就是一个现成的网络营销阵地。但华为终端论坛属于朱波旗下的互联网事业部,与终端事业部始终未能有效协同。后来,余承东新建了“花粉论坛”,用来推广华为终端。

华为的互联网业务部后来遇到诸多难题,朱波在2012年底离职,华为最终选择了以终端为主的互联网战略。

在这一战略之下,华为把散落在公司各部门的力量聚合起来,构筑了华为终端业务强大的竞争力。

业绩说明,以终端为核心的互联网路径选择是正确的,也说明:任何公司在制定转型战略时,一定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既有优势,这是成功的前提。

1 2 下一页 阅读全文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