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博士毕业,38岁成为微软全球副总裁,2014年进入百度......开挂神童的彪悍人生
当年在美国有着令人羡慕的工作的 张亚勤 ,果断决定放弃美国已经有的一切,回国“创业”,他的决定在后来带动一大批海外科学家加入回国的大潮中。很庆幸,中国这翻天覆地的变化中,作为第五代海归的领军人物,张亚勤真的成为了历史的创造者之一。
“这已经是我第15次参加博鳌会议了。最开始我来的时候还挺年轻的。当然,经过了这段时间之后,我也亲眼见证到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 中国高新 技术行业的发展。”4月9日出现在博鳌论坛的百度总裁张亚勤,感慨这15年见证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其实,他内心更加感慨的是,从他1978年以12岁的年龄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时候开始,到今天整整四十年,他见证了整个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并成为其中创造历史的一份子。
这个世界的奇妙就在于,你无法说清楚是一代人改变了世界的走向,还是世界的走向决定了一代人的命运。张亚勤,四十年前成为中国恢复高考后第一代的受益者。但今天再回望,这一代受益者正在用他们的 智慧 改变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走向。
在博鳌的“新一轮技术革命”论坛中,张亚勤认为未来五到十年,“我们会更多地讨论人工智能、无人驾驶、量子计算,以及一些新的架构、新的应用,甚至是一些全新的元素来实现计算。”
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决定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在博鳌论坛期间,张亚勤接受央视财经专访时表示,在科学技术方面,40年前中国的科技在计算机行业基本上不存在,过去20年,中国进入到移动互联时代,中国的部分产品已经比美国好,未来40年,中国在高科技方面一定会处于领先,可能和美国成为双引擎。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今天,当面对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无人驾驶等未来技术的时候,中国已经不落后了。而这正是以张亚勤为代表的一批中国籍世界级的科学家给中国带来的变化。
神童开卦的人生
1977年,本该小学毕业年纪的张亚勤已经跳级到初三。一天,他的班主任拿着一份报纸给他看:13岁的宁铂考上了中国科技大学。那时候,中国刚刚恢复高考不久,全国正在兴起读书的热潮,国家也花大力气培养各方面的人才。
宁铂的故事刺激到张亚勤,当时在同学中就已经被称为“神童”的他,似乎突然有了新的目标:中科大少年班。
随后7个多月的时间,他每天近20个小时的学习,在来年的高考中一举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12岁上大学,打破了宁铂的纪录,成为中科大最年轻的大学生。
1978年,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全社会都非常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中科大的这一群“少年天才”更是时代的“宠儿”。12岁的张亚勤个子小小的,胸前挂着中科大的胸牌去坐公交车,售票员马上就知道这应该是中科大的“小天才”,非 常友 好地免掉了他的车票。
考上中科大的张亚勤,当时感触最深的就是整个社会的变化,而中科大这批孩子似乎代表着一种新时代的精神:崇尚知识。在随后的很多年里,社会上都流传着“知识改变命运”的思潮。
张亚勤的幸运,不仅在于他有超常的记忆力,更是四十年前改革开放使得整个社会的走向发生了变化,他才有机会将自己超于常人的智商发挥出来。张亚勤是被知识改变命运的一员。
1986年硕士毕业的张亚勤汇入了留学大潮当中。改革开放的中国,需要更多具有全球视野的人才,所以那个年代掀起留学热,有公派留学,有交换生,还有自己拼尽全力考出去的。
23岁博士毕业,31岁成为IEEE最年轻的院士,38岁成为微软全球副总裁,进入微软决策层,成为比尔盖茨的智囊团核心成员……张亚勤从12岁起开卦的人生,并不是只因为他有着超常的智商,而是每一步同样都付出了超出常人的努力。
从上中科大之后,他就忽略来自外界对他“神童”的评价,低调地在中科大学习成长。其实,无论多么聪明的人,成功取决于努力的程度和持续学习的能力,而不是天生的智商。
创造一个实验室,也创造了一个历史
当然,成功不仅取决于努力的程度,还取决于对时代脉搏的把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踩对了点”。
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在1998年年底,张亚勤接到 李开复 的电话,邀请他一起回国创立 微软中国 研究院。李开复对他说:“我们不仅是创造一个实验室,也是创业,未来还会创造一个历史。”
回国创业,对于张亚勤这一代留学生有着无穷的魅力,已经具备国际视野的他们当然清楚,中国将进入高速发展的轨道。他们可以在这条轨道上让自己的人生更精彩,也有能力帮助列车在轨道上跑得更快。
张亚勤在出国留学的大潮中走出去了,又在回国创业的大潮中回到了中国,并且是这波回国潮的引领者。这批海归带动了中国新经济的高速成长,也让中国的技术在近二十年间里大大缩短了与美国的差距。
1999年前后,除了张亚勤这一批科学家回国,还有一批像 张朝阳 这样的留学生回国。以张朝阳、 李彦宏 为代表的海归,将美国成功的互联网模式复制到中国,拉开了中国互联网轰轰烈烈的大幕,也把中国用户全面带入互联网时代。而以张亚勤、李开复为代表的一类科学家海归,则显得没有那么轰轰烈烈,他们带来的改变是潜移默化的,慢慢改变了中国科技研究的模式,培养了大批的本土人才,在下一个科技浪潮来临时,让中国与美国站在了同一个起点上。
李开复当初跟张亚勤说“未来还会创造历史”的时候,可能没有想到他们这群人真的创造了历史。
在微软前后,英特尔、惠普、IBM、思科等国际巨头,全部都在中国投入研发机构,大量海归回国。这其中,微软对于中国的研发机构投入决心最大,发展也最快,几年后便成为是微软在美国之外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备的研发基地。并于2004年,被MIT Technology Review评为全球最顶级的计算机科学研究院。
在张亚勤任内,微软中国研究院升级为微软亚洲研究院,后又上升为微软亚洲研发集团,旗下微软亚洲研究院、微软亚洲工程院、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微软亚洲商务软件事业部、微软亚洲硬件技术中心、微软(中国)云计算和企业部门,战略合作部,覆盖基础研究、技术孵化、产品开发和战略合作等方面,已成为完整的创新链条。完备的研发机构以及人才培养机制,都为后来中国企业的创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迄今为止,微软亚太研发集团拥有超过3000名杰出科学家和工程师,其中不乏全球顶级科学家,共培养了超过4800名的中国实习生。他们之中超过500名现在活跃在中国IT产业的各大企业,包括百度、腾讯、 中国移动 、 阿里巴巴 、联想等,100多人执教于中国一流大学,例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
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中国科技业还在瞄准美国的 操作 系统、芯片等核心技术追赶。张亚勤这批海归带回来的研究项目是云计算、人工智能、 虚拟现实 、人脸识别等前沿技术的研究。后来事实证明,操作系统、芯片怎么追,都还是追赶的位势,没能成为中国优势。而那时候看上去还不知道有什么用的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人脸识别等,已经让中国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
张亚勤在领导微软亚洲研发集团的时候,提出了“中国智造 慧及世界”的说法,那时候,随着中国科技人才的丰富和实力不断提升,中国正在从制造鞋子、拉链等小商品的时代,开始向制造世界领先的技术、顶尖的论文,并开始批量产生世界级科学家。
其实,各个跨国巨头在中国建立的研发机构,不仅将大批华人科学家吸引回国,更拉动了中国本土人才的成长。当然,由于微软投入力度最大,并且在张亚勤等领导者对科学执着的追求下,这里培养了最多的人才。后来,微软亚洲研发集团也被称为中国创业者的“黄埔军校”,大量的人才从这里走出,在新兴的创业领域成为引领者。
探索更广阔的未来
2010年前后,外企在中国企业界的地位开始下降,不再享受到特别的“优待”,大量的外企人员开始向中国本土的互联网公司流动。这其中,各大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的科学家,开始进入BAT或是风口的创业公司。
比如2010年成立的小米公司,其总裁林斌来自微软亚洲研发集团,早期员工中有数十人来自微软。再比如 阿里云 的掌门人 王坚 ,凭借其在微软的积累开创了阿里的公有云业务。再比如,中国最有名的两个AI领域的创业公司----商汤和 旷视科技 ,两家公司的创始团队都来自于微软。
张亚勤于2014年离开微软加盟百度,出任总裁,被赋予“新业务掌门人”的职责,帮助百度拓展新业务的技术边界。作为世界级的科学家,这样的角色特别适合张亚勤。
在BAT三大巨头中, 马云 是一个商人, 马化腾 是一个产品经理, 李彦 宏更像一个工程师,他想把百度打造成全球创新中心。今天的百度已经聚焦未来技术的至高点,云计算,AI,无人驾驶,量子计算,这些更决定企业未来的命运。
张亚勤负责百度新业务的技术边界,也就是说要用他科学家的智慧,去拓展百度更广阔的未来。
记得懂懂2006年采访张亚勤的时候,全球对云计算这个概念还朦朦胧胧,张亚勤博士就云计算发展的战略和重要性,发表了多篇文章。他积极呼吁中国建立自己的云计算和大数据发展战略,并在2010年两会期间,作为11届政协海外代表提交了“应及早制定和部署国家云计算战略”的提案。
在百度执掌百度云业务之后,他又创造性地提出了“ABC”概念,即AI(人工智能)、Big Data(大数据)和Cloud Computing(云计算)三位一体,孤立的一个A或是一个B、C都没有价值,只有三位一体才能实现真正的AI。他认为,未来五年,这三大业务领域都有可能诞生超过百亿规模的新业务。在博鳌论坛期间,张亚勤接受央视财经专访时说到,“有了云之后,可以加速整个企业的部署,而 老百姓 使用的一些功能不是直接从云提供的,可以通过企业提供,比如车联网公司可以用云平台,把这些服务提供给用户。”
在他喊出”ABC”的说法之后,很快这个理念就得到了整个产业的认同,“ABC”从百度一家公司的云战略,成为所有云计算企业的战略。这一次,百度走在了最前面。
在《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评出的2016全球最聪明的50家公司中,百度排名第二,将谷歌甩在身后。这一评选的标准不是市值或品牌信众的数量,而是“拥有真正的创新技术,以及实用又野心勃勃的商业模式”。
不得不说,百度被评为“最聪明的公司”,这也是中国整体科技实力提升的最佳证明。懂懂笔记相信,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决定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而一个企业的科技水平,将决定一家公司可以走多远。百度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以及将张亚勤这样一批世界顶级科学家纳入麾下,或将帮助百度在后半程发力。
前不久百度宣布成立量子计算研究所,开展量子计算软件和信息技术应用业务研究,计划在五年内跻身世界一流,并逐步将量子计算融入到业务中。
今天,很多企业没有能力也没有精力投入研究量子计算,但这却是决定未来的关键技术:一种从根本上增强计算能力的思路,其核心优势是可以进行高速并行计算。而量子计算可以克服速度与成本问题,将是迈向强人工智能的重要道路。也就是说,量子计算是未来一切技术的基础。
作为基础技术,只有有技术实力、经济实力并且有一定前瞻性的公司才会全力投入。谷歌、IBM都在这个领域砸下重金,微软更是将量子计算与混合现实、人工智能并行定为公司未来三大发展方向。
在中国,百度算是在互联网企业中最积极投入量子计算并且押宝未来的一家,这当然跟百度是一家科技基因的公司分不开,也跟百度未来定位人工智能战略分不开。在博鳌的“新一轮技术革命”论坛中,张亚勤表示,量子计算是令人非常兴奋的前沿技术,有很多新的发展空间。
无论是张亚勤亲自操盘的公有云,还是面向未来布局的量子计算,中国企业在下一代技术创新方面,已经走在世界的前沿。
【结束语】
改变中国社会靠的是方方面面的人才,而张亚勤这一批海归科学家,是用近二十年时间改变中国科技实力的一群人,被称为中国第五代海归。
近现代中国留学归国人员可分为五代,我们发现每一代海归都带回来不一样的东西,并从不同的纬度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化。
清朝时期,以容闳、詹天佑、茅以升为代表的第一代海归,成为推动中国近代化的洋务运动的主力;
清末至民国初期,周恩来、邓小平、李富春、陈毅等政治家、军事家留学日本、欧洲、苏俄等地,成为第二代海归,属于“留学救国”的一代;
新中国成立前,以钱学森、 钱伟 长、钱三强、邓稼先等为代表的第三代海归,主要从欧美留学回来,许多人成为声名卓著的科学家、教育家、艺术家,成为新中国社会发展与国力提升的栋梁;
新中国建设时期,中国向前苏联,以及东欧等地区的20多个国家派出了1万余名留学生,主要在国外学习工程技术和实用科学,回国后都成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建设新中国的中坚力量,这是第四代海归;
改革开放后,出国留学走向多措并举,留学生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第五代海归有着多重文化熏陶、国际性人脉和资源、全球化视野、创新意识和创业意愿等,是全新的国际化人才群体。而这群人的回归,则真正扭转了中国科技长年落后的现状。
每年都去博鳌的活动,或许每一年并感觉不到变化。当十五年下来再往回看,会看到惊人的变化。改革开放四十年也一样,一年比一年之间的变化就这样悄悄发生,但当回望四十年的变化时,每一个经历者都会为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感叹。
中国的发展从来都不是闭关锁国的,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的变革与前进都与当时那一批海外留学人员带回来的思想、文化、技术息息相关。作为近代史上第五代海归领军人物的张亚勤,带回来的不仅是科学技术的一次里程碑式革新,也是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