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10亿元的大目标他仅用了25天!但中国为何培养不出下一个韩寒!
王健林 提出的1亿元小目标,对于大部分来说难以企及,而一个在高中被勒令退学的“坏学生”仅仅用了25天却实现了10亿元的大目标,他就是的韩寒,一个曾叛逆、放荡不羁的天才少年,如今已经进化、成长、升级为一个文化商人。
到20日凌晨《乘风破浪》实现票房收入高达9.86亿,今天突破10亿已经没有任何悬念。2016年,中国的票房收入仅仅457亿元,这么小的盘子却被无数优秀的电影人争夺,竞争可谓是惨烈。权威部门预测2017年票房收入还会继续下跌,但是,韩寒编剧导演的电影《乘风破浪》去逆势而上获得了票房和口碑双丰收,实属不易。
如果说2014年韩寒导演的《后会无期》实现票房6亿是偶然的话,那么《乘风破浪》的成功意味着韩寒的必然。
韩寒的成功击碎了某些人的“诅咒”:认为韩寒的成功会像古人伤仲永一样,只是昙花一现的人,却发现韩寒反而是越来越红,越来越值钱。认为不上大学,难以改变命运的人看到,韩寒可以不学知识,但是却可以很有文化,成功没有必要非要经历“三重门”。
韩寒从2000成名至今,因其新作不断和一些标新立异的言论,让他一直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上。
有一个粉丝这样评价韩寒:一个所谓的偶像能让长大成熟后的粉丝对当年粉他的行为不感到羞耻就足够说明他的成功。韩寒为所有的粉丝做到了这一点!
2010年,韩寒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
韩寒为什么能成功,原因只有两个词,一句话。一个词是“叛逆”,另一个是“创新”,核心一句话,不走寻常路。。
天才少年无奈退学
2000年和2001年,中国畅销书排行榜分别被长篇小说《三重门》和文集《零下一度》占据,而他的作者居然是一名只有18岁的学生,而更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个学生在他高一的时候,因为学习成绩实太差,被劝退学了,他就是韩寒。
韩寒1982年9月23日出生于上海市,他从小热爱写作,1999年上高一的韩寒以《杯中窥人》一文获得首届全国新概念作文比赛一等奖。与韩寒在写作上取得的成就形成巨大反差的是,他的学习成绩很差。考高中的时候,离录取线差14分,后来因为体育特长生破格才被录用。而上了高中以后他的成绩是越来越差,期末考试七科不及格,语文也只有60分,被学校勒令留级。留级后,考试再次挂科七门,无奈韩寒选择了退学。
退学那天,松江二中的老师问韩寒,你退学了,以后要拿什么养活自己。“稿费啊!”韩寒说。他的回答引来一片笑声……
在韩寒退学的时候,一首歌《海阔天空》 正在疯传,其歌词,恐怕也正是这位坎坷少年最真实的写照。
多少次 迎着冷眼与嘲笑
从没有放弃过心中的理想
……
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
也会怕有一天会跌倒
被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
仍然自由自我
永远高唱我歌
走遍千里
看着歌词,听着荡气回肠的旋律,我想那一刻这位天才少年,一定是泪流满面。不是委屈,而是一种抗争后的感动,为这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也绝不背弃理想,哪怕会跌倒!
韩寒果然争气,在退学当年,他的首部小说《三重门》发表。这是一部反映上海初三学生生活的小说,《三重门》让他一举成名,这本书累计发行高达200万册,是中国近20年销量最大的文学类作品,而韩寒的稿费和版税高达百万元。
韩寒果然没有失言,完成了对老师的承诺,用稿费养活了自己。
韩寒凭什么成功——叛逆
韩寒的成功,得益于少年的时候的叛逆,成长时候的狂妄,成熟的时候的创新。
韩寒的叛逆在于他不愿意被约束,更不愿意服从学校里面定下的各种“规矩”,他从骨子里喜欢放荡不羁爱自由!
韩寒的叛逆在高一时候达到了顶峰,突出表现在上语文课上不做笔记。老师质问韩寒为什么不做笔记,韩寒说:“我上课从来不记,我的语文是全班最好的。”李老师又问:“那你的语文去年考了多少分。”韩寒回答:“60分。”语文老师觉得很可笑,他问全班同学:“一个语文只得60分的学生有资格称自己的语文是全班最好的吗”。而韩寒也不示弱说:“全班最好那是我谦虚,准确地说是全市最好的。”
这就是韩寒,一个被老师公认的“坏学生”,不仅仅叛逆甚者是狂妄。
下面是韩寒叛逆的“罪证”,这是韩寒白字黑字写在本子上的心得:
第一,学语文“秘诀”有二,一不看语文书,二不看作文书;
第二,数学,我想我只要上到初二就够了;
第三,七门功课红灯(不及格),照亮我的前程;
第五,思想品德不及格,总比没有思想好;
有人说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处于青春期的韩寒不仅仅偏执、叛逆甚至“狂”!而这绝对不符合“好学生”的标准,所以,他无法得到主流社会的认可,韩寒的生存岌岌可危!
但是,韩寒是幸运的!他作文里表现出的这种少年老成,赢得了成人社会的认可。韩寒的作文在学校里一直没有被认可,反而是他跳出了学校进入到了社会里面,被广泛了认可了。可以说是首届全国新概念作文比赛一等奖这个荣誉救了韩寒,难以想象如果没有这个荣誉,韩寒的处境将会如何,他很有可能就会被“消灭掉”或者被“改造”成好学生。
格局决定一切 迟忠波:这就是为什么国内开花国外香的道理,有些人的作品在国内不受待见,但是,走出去之后反而被追捧,有些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作品就是这样。
当然,韩寒更幸运是有好父母,韩寒有今日的成就最应该感谢的就是他的父母!
韩寒的父亲韩仁均是上海市金山区一家内部小报的编辑,母亲在金山区亭林镇一家单位工作, 韩寒的父母,和其他父母一样也是希望孩子能考上大学,通过上大学改变命运。 但是,当韩寒的叛逆不被学校认可,不被社会认可的时候,他的父母坚定地站在了韩寒这一边,坚定地支持韩寒退学决定,支持他进行文学创作。
1999年7月底,因为数理化功课跟不上,导致了韩寒高一留级。 2000年3月18日晚, 校长告诉韩仁均建议韩寒休学一年。韩仁均没有埋怨韩寒,而是默默陪着儿子去学校办休学手续。韩仁均甚至还做妻子的思想工作:“孩子要走自己的路,就让他走去。教育的目的本身就是为了学会生存。如果他生存得好,又何须走考大学这座独木桥。”
格局决定一切 迟忠波: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我们应该宽容他们的“叛逆”,我们要懂得,培养孩子我们是为了什么而出发。我们希望子女幸福快乐的活着,如果我们的决定让他们不快乐,我们要问自己,是不是忘记了为什么什么而出发吗?
韩寒的父母于对韩寒是说伟大的,从现在来看他的父母的培养并没有太多帮助韩寒,但是,他的父母只做了一点就堪称伟大:有一种爱叫做放手,有一种培养,叫做顺其自然。给予孩子释放他天性机会,让他们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只要不违法,只要不危及生命都可以。作为父母,我们为什么要孩子们按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去生活,我们为什么不能尊重他们的选择呢!
叛逆韩寒VS 好孩子 黄思路
在“韩寒现象”出现后,大家寻找到了一个和他形成鲜明对比的人,这个人也出了两本书,但是,她和韩寒不一样,是一个品学兼优、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她就是黄思路。
黄思路生于1982年,在第四届全国十佳少先队员中名列榜首,宋庆龄奖学金获得者,入选“中国少年榜”。黄思路因品学兼优,全面发展被称为“千手观音”的美称,在广大中小学生中享有盛誉。
黄思路和韩寒最大的不同是,她听话,被主流价值观所认可。
可是17年后,两个人的命运却大不同。据媒体报道黄思路2006年考取美国常春藤盟校哥伦比亚大学获艺术管理硕士学位,现就职于纽约罗德公关公司艺术与媒体部,据说已经嫁给一个美国人,已拿到美国绿卡。
难道,这就是“好学生”该有的人生成功路径吗?
可韩寒这个叛逆的“坏学生”不被主流价值观认可的人,却留在中国,继续用自己的思想和价值观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而且越来越成功!
韩寒凭什么成功——创新
当年说韩寒很有可能是昙花一现的人,也是聪明人,他们判断韩寒仅仅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他们当时的判断是有依据的。比如,鲜花会在春天绽放,那么春天一过,它一定会消失,这是因为鲜花是因为季节而存在。再比如,为什么服装流期会很短,因为服装有很强的季节性,过了季就会被淘汰。
要打破这个铁律,就不能不迎合气候,而是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在任 何一 个季节都能绽放。
如果韩寒仅仅只有叛逆,那么,顶多是个混混,过了青春期也只会昙花一现。但是,韩寒具备一种能力,叫做持续进步的创新能力,这种创新能力能保证韩寒不断进化,不断去适应社会进步,甚至引领潮流。
从作家到赛车手,再进军电影,从文艺电影到文艺和商业电影结合,这些都闪耀着韩寒创新的影子。韩寒因为没有更多受到传统学校教育的羁绊,他创新的能力大大优于同龄人。纵观韩寒这17年的种种行为,你会发现,他特立独行,极具创新和挑战精神。此处省略一万字证明……
为什么中国没能复制出下一个韩寒
很多男孩子都想成为韩寒那样的人,可是遗憾的是,17年过去了,中国还没有出现第二个韩寒,校园里没有,职场也没有。17年前我们就因为韩寒而开始争论到底应该是素质教育还是素质教育,在争论中我们已经过去了17年,显然应试教育依然大行其道。
我想起在美国幼儿园发生的一件真事。美国的老师给孩子们上美术课,老师画了一只兔子之后,问孩子们学会了吗?孩子们说学会了,老师说,那么大家画吧,我看谁画的更有创意,于是很多孩子画的并不是兔子。
而中国的幼儿园,老师画完兔子,一定会这么说,同学们,大家画吧,看谁画得和我的更像。我们的孩子,从小就被这种教育束缚着想象力。
2000年韩寒退学的时候,在中国的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但是,在美国即便是在最好的大学里的学生退休也没有人当一回事,因为美国人知道,大学不是培养顶级人才最好的地方。
1973年,比尔盖茨以1590高分(美国大学入学考试满分为1600分)考入哈佛大学商学院,可是不久,他就退学创办微软。
2002年9月,20岁的 扎克伯格 也进入哈佛大学,两年后他就学比尔盖茨也退学,创办了Facebook的网站,
还有乔布斯,19岁那年上了大学,只念了一学期就休学, 1976年 创办苹果。
哈佛是全世界最好的大学之一,但是,他们不会苛求学生一定要怎么样,因为他们知道,大学里培养不出真正的企业家,培养的更多是职业经理人。
当然,我们没有必要去指责中国的教育,我们国家需要教育的人有13亿,教育就必须要标准化。为什么要这样,道理很简单,全世界有50亿人要穿衣服,如果全部是个性化,那要需要几亿的裁缝。所以必须要标准化,按照大号、小号、中号来标准化才能满足这么多人的需求,教育也是如此。
衣服标准化,损失的就是个性化,而学校在实现标准化过程当中,韩寒这样的“叛逆”是被打压甚至清退的重点。
大学和商学院的标准化,始终培养不出企业家,美国人更早懂得了这个道理,所以,他们甚至纵容比尔盖茨、马克扎克伯格和乔布斯会辍学而去创业。而中国到现在还没有美国人这样的觉醒和顿悟,还在争论什么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对于这一点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经说过,黑猫、白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改革是这样,其它也是如此!
职场为什么没有在出现第二个韩寒
对于一个公司来讲,我们依然可以看到这样的事情:当一个员工,拿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销售创意方案后,会受到主管的尖锐批评,主管会把它规范到和公司以前一样的销售方案。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主管知道,这样规范是可以保证这个项目不失败。
但是,他损失的恰恰是创新!员工的这种创新虽然冒险,但可能代表了未来的某种趋势。因为你背负着过去的成功,你是不会轻易去突破。这也就是为什么创新很难发生在大公司,因为大公司背负了太多。
过去的成功会成为现在的诅咒!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大的企业突然消失的原因。柯达当年是多么伟大的企业,就是因为他们胶卷做得太成功了,正是这种成功阻碍了创新。当柯达的研发人员在全世界第一个研发出数码相机的时候,柯达的官僚管理体系,最终否定了这项创新,这才有了柯达的覆灭。
“人在屋檐下怎敢不低头的古训”,正是因为柯达这样大公司对于创新的不断否定,让更多的职场白领,唯唯诺诺你成为公司一个标准件。
太多的职场白领创新不足是我们奴性太强!韩寒的经历告诉我们,我的青春我做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工作,那又如何。
一个人的职业生涯的长度是固定的,与其庸庸碌碌,不如大胆创新创一毁,即便全公司的人不理解,全世界的不理解,那又如何!
在职场有的人喜欢像蜡烛一样默默燃烧,而有人则喜欢像流星一样,虽然短暂,但是却有过最耀眼的灿烂!
工业化比农工社会的进步就是标准化,每一个人称为了一个螺丝或者是一个标准件。福特的伟大是让汽车标准化降低了成本让更多人拥有了汽车梦,他最大满足的需求,但是却丧失了个性化。
我们应该给给那些规规矩矩按照要求完成标准件的人鼓掌, 但是我们欠缺的更是那些离经叛道,与众不同的人,是他们在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甚至是跨越,我们的喝彩恰恰应该献给他们。
如何复制更多的韩寒
有一点我们必须欣慰,韩寒成功证明了我泱泱大国有这样的土壤,有给叛逆少年成才的土壤,更有给创新者 施展 抱负的机会。
很多的单位,最头疼的是没有人才可用,那句诗: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用人单位困境的真实写照。
但是,其实人才已经降临,只是,你在用过去的成功和规则在“消灭”人才。其实,培养下一个韩寒也不难,就是放弃培养,我们只需要信任和给予创新者机会,甚至是对他们失败以最大的宽容。
张晓龙之所以能够创造出微信,就是因为 马化腾 给予了创新者施展的舞台和腾讯对于创新者制度上的保证。
美国先觉醒,所以美国很强大, 哪个父母提前觉醒这一点也许会培养出下一个韩寒,培养出下一个伟大的人物,哪个企业如果先觉醒的话,你的创新完全可以将其他企业击败。
也许,下一个韩寒就会是你的公子或者是公主,也许下一个韩寒就会出现在你的公司帮助你的公司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