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拜和ofo究竟谁有前途?马化腾朱啸虎互怼,就等你们啪啪啪被打脸!
6月19日,ofo和摩拜的PK上升到新高度,腾讯董事局主席CEO 马化腾 和ofo的A轮投资人金 沙江 创投创始 合伙人 朱啸虎 在朋友圈争论起了ofo和摩拜模式。
下午3:07分,朱啸虎在朋友圈转了一篇文章“艾瑞:ofo活跃用户、用户增速远甩摩拜 稳居第一”,并写上分享语:“和街头实际数数的感觉基本一致”,言下之意,在数据上,ofo远超摩拜。
17分钟之后,马化腾在朱啸虎朋友圈发出一句杀伤力极大的回复:“从微信支付看摩拜高一倍多。另外智能机和非智能机未来价值和潜力还是很多不同的。”之后,双方对撕到下午5:57分。究竟谁说的有道理?共享单车哪种模式更靠谱呢?
一、ofo模式和摩拜模式差在哪?
共享单车这个东西现在已经很多了,前几天刚刚死掉一个重庆的共享单车。这种行业大战一般只能活下来两三家,边缘化若干家。如同当年的滴滴、快的,优步。
所以ofo和摩拜目前被认为是共享单车的领军企业,是未来能够发展起来的企业。
但是两家的模式是完全不同的。ofo走的是便宜车放量的模式。
ofo的车严格来说还谈不上智能终端,即时是智能锁升级以后,也没有达到智能的水平,这也就是马化腾攻击的哑终端。
为什么不智能?因为ofo要走量。ofo的车以前说200元,现在上批量可能就是百八十块钱。同样拿来1000万融资,ofo能放下去5-10万辆车。街头巷尾到处能看到ofo。
摩拜模式一辆车早期的成本号称要6000元,后期批量上去。推出便宜的轻骑版号称2000元,即使以后再降低成本,电子装置,长寿命的设计,单车成本过千元,轻骑版本过500元恐怕是难以避免的。
结果就是同样的投资,街头看到的摩拜,就比ofo少多了。
所以朱啸虎说ofo用户多。
但是,这里有个问题,你的车多,不一定花钱骑的多。你弄这么便宜的车,不能GPS实时定位,手机App解锁。车也不是为了长寿命设计。
结果就是投放的车,很多就被免费骑走了。这还不算损坏。
你投放一批车,但是用户真正要用的时候,打开App,找不到一辆可用的。好不容易找到一辆,一看已经被个人给占用了。
放到居民区,放到店里的,放到楼上的,真成了共用自行车,还没人交费。
所以,摩拜投放少,但是马化腾说后台数据,微信支付摩拜反而高一倍多。
朱啸虎和马化腾两个人说的都对。
二、ofo模式不可持续,但是也不用持续
从体验上看,ofo模式显然是不如摩拜好。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ofo模式是不可延续的。
虽然ofo的车便宜,但是短寿命设计加上无监控的损耗,投资投下去一批,损耗一批。这个成本长期下来未必低。而所谓在某个城市盈利,那是损耗还没完全暴露,长期看这个模式是无法延续的。马化腾不看好ofo是有道理的。
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ofo的模式需要一直延续下去吗?
ofo采用摩拜的模式并不困难,换一批车就是了。这个主动权在ofo手里。现在利用有限的投资烧掉,把共享单车先铺满中国的大小城市,先把品牌建立起来,出门共享大家就知道骑ofo小黄车。
就是小黄车都被无节操的个人弄坏锁放到家里当私人自行车,那也随他们去。满街小黄车还能给ofo做个流动广告呢,100元-200元送给他们,当流动广告钱了。
真正普及开以后,ofo换上摩拜风格的高成本,可以实时监控的单车,正八景的做共享单车生意,自然就可持续了。
那个时候,ofo就和摩拜一样,手机App全程监控,随时找车,谁敢弄到家里没法落锁,警察叔叔找上门。
品牌推开,用户普及开,ofo再变身是来得及的。
当然这只是在理想状态下,现实中,ofo如何开发智能锁?有足够的资金铺开吗?淘汰下来的单车垃圾往哪放?这都是ofo要考虑的问题。
三、谁胜出看投资
2016年10月,腾讯参与了摩拜的C轮5500万美元融资。并在2017年1月和6月又分别领投了摩拜的D轮(2亿美元)和E轮(6亿美元)融资。
2016年2月,朱啸虎在与戴威面谈之后,金沙江领投了ofo的A轮1500万元投资。并在随后又跟投了ofo的B轮(数千万美元)和C轮(1.3亿美元)融资。
因为分别投了不同的企业,所以马化腾和朱啸虎开怼。
其实,ofo和摩拜的模式都有道理,现在争取的是时间。
如果,在ofo转型前,摩拜就能把数量普及开,烧更多钱,那么依靠体验优势,摩拜就会有先机。
反之,ofo普及的更广,市场占有率绝对占优,等到一换车,摩拜的体验优势消失,同质化。ofo就占据先机。
当然,谁有前途还要看谁钱烧的更多更狠,大佬嘴炮对怼背后的资本对决才是制胜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