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韩雪都Diss携程,道个歉有那么难吗?

投资界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危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昨夜今晨的携程再次站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成众矢之的。

继国庆节被自媒体一篇《一年100亿?揭秘“携程”坑人“陷阱”》搞得自家公关鸡犬不宁,心想着鹿晗这天大的头条总算能把这事压下去。

  熟料,周一的危机总结大会还没开完,又被明星艺人韩雪站出来狠狠补了一刀, 呼吁携程诚实面对问题,向公众道歉,还奉劝大家,携程在手,看清楚再走。

连韩雪都Diss携程,道个歉有那么难吗?

  1、 危机风波中的携程冤吗?

是自媒体空穴来风,还是韩雪意气用事?危机风波中的携程到底冤不冤?

  实际上,不光韩雪一个名人有此遭遇,无独有偶,知名出版人路 金波 也是气不打一处来,甚至是都想不出用什么脏话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连韩雪都Diss携程,道个歉有那么难吗?

普通消费者对携程如此套路的吐槽一直以来更是一搜一大把。

连韩雪都Diss携程,道个歉有那么难吗?

韩雪微博网友评论

其实,说携程冤不冤,这是道很简单的是非题,就看携程到底有没有搭售的事实?

在国庆期间的热门文章《一年100亿?揭秘“携程”坑人“陷阱”》里,作者指出在携程预订机票、火车票,经常会被莫名其妙地加入一些默认的费用,消费者往往还不知道,即便消费者知道,也要非常仔细的查找才能找到修改的地方。

对此,携程的回应是“文章中一系列描述都与实际情况不符”,言外之意,就是你胡说八道,我们可都是在阳光下赚钱。

那么,携程所谓的实际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目前,在携程app预订机票发现,会默认加入28、38元不等的“酒店优惠券”,预订高铁票则会默认加入价值40元的“VIP优先出票”选项。

连韩雪都Diss携程,道个歉有那么难吗?

韩雪微博配图

  明明看到280的车票,确认订单时还是280,付款的时候就变成320了, 正应了韩雪那句话,携程在手,看清楚再走。

  此外, 也有用户表示发现了携程另外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 自己用携程搜某个航班机票,第一次搜到的是最低价,多搜几次会发现票只剩几张了,价格也越来越高了,但换个电脑票就多起来了。

连韩雪都Diss携程,道个歉有那么难吗?

   携程APP的启动页是所谓的“放心的服务,放心的价格”,但恐怕面对套路如此之深的鸡贼公司,谁都放心不下吧。

   可以说,店大欺客的携程吃相太难看,被大家指责是一点都不冤,反而是活该。

  2、 捆绑销售能占携程多大营收?

创立于1999年的携程秉持“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2003年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目前算是国内在OTA界的巨无霸了。

前文提到的文章说携程坑人陷阱一年能赚“100亿”,这种估测难免有失实之嫌,但事实是各种搭售的携程到底每年能靠此业务赚多少钱?恐怕只有携程自己心里清楚答案是多少。

但从携程近期的财报可以看出,被大家诟病最多的交通票务业务一直是携程营收的核心。

其2016年财报显示,全年交通票务营业收入为88亿元人民币,交通票务的营业收入占携程2016年总营业收入的几近一半。

而今年一季度携程净收入为61亿元,交通票务收入是29亿元;二季度净收入为64亿元人民币,交通票务营业收入为30亿元人民币。

今年前两个季度携程交通票务营业收入占总营业收入也是将近一半,这其中有多少营收是通过类似的“酒店优惠券”、“VIP优先出票”的业务赚来的,我们不得而知。

但可想而知,30块、40块的小钱加起来肯定也是个不小的数字。

这种严重降低用户体验和有损企业口碑的事情,已经被千夫所指了,为何携程还是要选择如此一意孤行并套路自己的用户呢?恐怕没那么简单。

实际上,正因为交通票务收入在携程的营收中占比较大,这件事并不是他不想悔改,而是尾大难掉,有心无力。

在“以客户为中心”和“以盈利为中心”的博弈中,可以想象,携程自然是选择后者。

即使选择了不择手段的去创收,携程现在还和创业前十年一样持续盈利吗?

在今年初发布的2016年财报中,携程称“全年净利超20亿”,但真正在美国公布的年度财务报表上却显示,净利润这一项为亏损14亿!

一个盈利,一个亏损,到底那个是真,其实这背后的秘密是按照所谓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携程是赚钱的,否则是亏损的,这中间差距蛮大,想必急于盈利的携程压力也很大。

此外,前些年价格战,以及携程的一系列收购战略也花去了不少钱。

先是收购艺龙,和万达腾讯共投同程,和皇家加勒比共同成立天海邮轮,和首旅共同私有化了如家,还单独投资了易到、一嗨、途牛、途家等等几十家公司。

  此后又大举合并 去哪儿 ,为此百度甩掉了一大包袱,财务压力骤减,同时还换了携程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成为携程最主要的股东之一,相反在自身业务上盈利困难的携程财务压力恐怕是更大了。

连韩雪都Diss携程,道个歉有那么难吗?

携程股权图:百度持股21.6%,为其最大股东

归根结底,作为一个在美的上市公司,携程的使命从创业时的为用户创造价值,早已变成了必须不断地为股东创造利润,美国的股东们不理解中国市场,而携程在盈利的重压下,必须有所妥协,要么忍受用户舆论的责难,降低用户体验,不声不响的昧良心赚钱,要么遭受股东的用脚投票,在资本市场没有好果子吃。

比如在在2014年的Q4的财报发布后,携程出现了罕见的亏损,这就导致携程原第一大股东,美国知名老牌共同基金奥本海默基金清空了其持有的所有的携程股票,导致其股票下跌30%。

   搭售之于携程而言,正如竞价排名之百度。面对舆论危机,相信温文尔雅的 李彦宏 和温声细语的梁建章内心都极其矛盾,但作为在美上市的大企业,其使命就是要给投资者赚钱,这不是一时半会可以改变的局面。

  3、 千夫所指的携程会道歉吗?

从捆绑安装APP全家桶,到捆绑搭售各种服务,中国的部分互联网企业一直以来套路极深,可谓是恶贯满盈,同时有恃无恐,长期游走在道德和法律的边缘做人做事。

  媒体人 程苓峰 说,十四年前的互联网仿在神坛,不贿赂官员,没有社会关系,不从银行借款,籍籍无名的年轻人,靠技术靠自己,拿美国的风险投资,用西洋的模式,快速成长,去美国上市,30岁出头成为中国首富,完全阳光下的财富,没有原罪,那时他以在互联网为荣。

  反观现在,他也是不无感喟,互联网的丑事外露,携程的陷阱,阿里的抄袭, 支付宝 的广告,小米的公关,这让人再次想起了曾经狗日的腾讯和百度。

如果说国庆节的事,携程还可以嘴硬,据理力争称自媒体是造谣诽谤,没有事实依据,并要拿起法律的大棒追究这些公众号的责任。

那这次,我们不仅要问,面对消费者的各种实锤,深陷危机的携程到底要不要低头道个歉?

作为企业有些钱可以赚,有些钱不能赚,不作恶很难吗?从携程目前的表现来看,很难!

   本质上,携程现在的价值观和产品理念出了问题,最后靠默认绑架企图多赚钱,这姿势太难看了。

   明知故犯,无非是商业利益使然,当然这样的互联网企业不止携程一家,但如此一意孤行、死不悔改的倒是少见,携程还是长点心吧。

   作为明星艺人,韩雪敢于放下偶像包袱选择维权,我们为她疯狂打call的同时,不仅想问,携程,道个歉真的有那么难吗?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 投资界 转载,文章版权归 原作者及原出处 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界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

随意打赏

韩雪炮轰携程韩雪携程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