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条斯理”的Airbnb:别人可以玩别人的游戏,我们在玩我们的
如果你想加入 Airbnb 中国,等待你的将是七八轮甚至十二轮面试。面试你的不仅有上级,所有将成为你同事的人都可以充当面试官。仅价值观测试就有两轮, Airbnb 期待的新人画像是——一个热情洋溢、亲和友善的主人翁,一个嗅觉灵敏、不断突破边界的冒险家。
如此高成本的面试,是Airbnb在全球努力维持企业文化的举措。多位接受《财经》记者采访的Airbnb中国员工认为,Airbnb所倡导的文化非常强大,甚至是一种宗教般的品牌崇拜。然而,Airbnb所倡导的冒险精神,并没有在中国表现出来。
作为共享经济的代表,Airbnb估值300亿美元,是全球估值最高的未上市创业公司之一。通过Airbnb的网上平台,房东的闲置房屋得以实现 商业价值 ,Airbnb则向房客和房东收取佣金。
2013年,位于新加坡的Airbnb亚太总部,一个四人团队开始布局中国市场;2014年,第一批Airbnb员工入华,其中只有两人常驻北京;2015年8月,Airbnb正式宣布进驻中国;2016年11月,Airbnb中国成立,中国区独立于亚太区运营,用户信息储存在中国境内。布局三年、入华一年,Airbnb始终缓速前进。
Airbnb中国区一位业务负责人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在Airbnb工作五年,每年都在拉开序幕。该员工是新加坡调任中国的第一名常驻员工,见证Airbnb在中国的起步和发展。
同样倡导共享经济的 Uber ,已于2016年8月被 滴滴 收购后退出中国。在华两年, 滴滴 和 Uber 演绎了一场数十亿美元的资本血战。但是和Uber进入中国以大量资本迅速催熟市场,并通过补贴抢占市场份额的激进做法不同,Airbnb在中国甚至整个亚太地区,一直维持保守、 温和 的市场策略。“相对Uber‘暴力’进入中国,Airbnb温柔得像一阵风。”互联网住宿服务商 潮宿 创始人林璐对《财经》记者评价。
近期市场上传出Airbnb要通过收购本土在线C2C短租公司 小猪短租 ,以快速拓展中国市场的传言。对此,一位Airbnb投资人对《财经》记者表示,Airbnb在中国没有并购想法,“双方有过接触,但是没有收购的任何打算”。该投资机构于2015年对Airbnb全球进行了投资。
接受《财经》记者采访的多位Airbnb人士均否认了Airbnb要在中国高速扩张的说法,因为Airbnb内部的观点是:中国市场还是早期;他们不会像Uber一样在中国烧钱扩张,因为一个是高频场景,一个是低频场景;同时,他们认为Airbnb在中国并没有滴滴这样的强大敌人。
“老有人说我们很慢,我觉得挺好笑,谁知道什么是快?是谁帮我们设计目标?是我们,不是媒体,不是小猪或者途家。”上述业务负责人说,无论如何,外界对Airbnb的评价都不重要,发展节奏是Airbnb自己掌握的。“别人可以玩别人的游戏,我们在玩我们的游戏。”
“他们宁愿发展慢,也不希望把牌子搞砸了。” 住百家 创始人兼CEO张亨德告诉《财经》记者。
挑剔的面试官
Airbnb布局中国可追溯到2013年,其亚太总部从香港转移到新加坡。与中国市场一同布局的还有日本、韩国、东南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每个地区由2人-4人团队负责。
2014年,各团队以新加坡为原点逐步向分区外派,Bruce Li和Robert Hao成为中国区最早的常驻员工。他们在北京的第一个办公场所是侨福芳草地二楼的一间家居城展示厅,Airbnb员工按人头租用场地办公,同时也为家居城充当起了“模特”。
在家居城的展示厅内,Airbnb的团队逐步扩大,一年后才搬入位于侨福芳草地六层的办公室。为了纪念Airbnb入华的起步地,办公室的一间会议室就是将展示厅的设计直接复制过来。
目前中国区员工总数35人,其中10名工程师是2016年10月刚从美国调任中国,他们大多是在美国有多年从业经验的中国人。与该团队一起到任的还有产品与技术负责人葛宏,其原为Facebook工程总监。除了市场、政府关系、公关等常规部门,人数最多的是房源拓展团队,由11人组成。中国区目前没有客服。
Airbnb方面称,到2017年底,中国区团队将会扩展到200人,其中半数为工程师。目前Airbnb中国的最高职位是中国运营负责人Sean Pan和产品与技术负责人葛宏。
然而,最尴尬的是,招聘了两年,Airbnb还是没有找到中国区CEO。
张亨德告诉《财经》记者,Airbnb曾找过他两次,其对中国区CEO的诉求主要有三点:第一,能与Airbnb美国的文化无缝对接,所以ABC(美国出生的华裔)是最好的选择;第二,这个CEO要得到美国团队认可,不仅是三个创始人要认可,美国团队的每个人都要认可,同时这个人还需要得到中国区每个员工的认可;第三,要了解中国市场。这三点按重要顺序先后排列。
“Airbnb的第一考量是价值观。”一位Airbnb早期员工告诉《财经》记者,Airbnb中国想找的CEO大概需要15年工作经验,要有多家中国企业的工作背景,英语沟通流利,非常懂得中美两边的文化,在房产、旅游领域有一定资源,同时擅长互联网——这并不容易。
由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CEO,Airbnb中国区三年中先后换了四任负责人:先后由前大中华区总经理Henek Lo(现已离职)、中国区运营负责人Sean Pan、Airbnb前首席运营官Varsha Rao(现已离职)负责。现在中国区由Airbnb联合创始人、首席技术官Nathan Blecharczyk直接管理。Airbnb仍在继续寻找中国区CEO。
外资入华一般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仅处理日常性事务,只是“品牌入华”;另一种是真正针对本土市场做本地化运营,如Uber、亚马逊、微软等。对于的Airbnb的本土化情况,一位已经离职的Airbnb中国早期员工表示,目前Airbnb的做法还是更多把它的全球模式架构照搬到中国,中国区话语权较弱。
他认为,西方互联网公司进入中国鲜有成功,因为互联网公司和硬件公司不同,后者是售卖标准化产品,但互联网公司属于服务业,背后反映的是一个社会里人的思维模式和决策思路。所以其必须针对本土市场放权,让一线员工有独立决策权。
途家控股管理机构总裁 庄海 对《财经》记者说,外企希望有统一的全球商业模型,所以各分区肯定没有太多的自主权。流程长,反应慢。出现问题反馈到解决问题的层面,再下达、分解,变成能够执行的解决方案,最后到施行,每一个环节都会有很多损耗。
不过 小猪短租 创始人兼CEO 陈驰 认为,如果Airbnb瞄准的只是中国出境游市场,就不需要做本地的供给和服务链,它需要做到的只是品牌渗透的本土化,它的技术团队和产品团队能够支撑中国人的需求和使用习惯即可。从这个层面上来看,Airbnb已经做得很好,即使是Uber在中国也只有产品团队,没有技术团队,而Airbnb已经在搭建。
2014年1月,时任印象笔记中国区CEO谷懿办公室里来访了一批美国客人。他们是包括Brian Chesky在内的十几名Airbnb高管,来与谷懿探讨如何进入中国。谷懿现已离职印象笔记,为硅谷前沿技术投资公司和米资本的管理 合伙人 。她告诉《财经》记者,任 何一 个外国公司想在中国成功,都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团队,这个管理团队不光是能够和美国交流,让总部知道在中国发生了什么,更需要知道怎么因地制宜提出想法然后实现想法。
谷懿对《财经》记者表示,进入中国的外企有好几拨,第一代外企如微软、苹果、谷歌,那时国内竞争压力小,只需要把国外战略在中国执行即可;第二批、第三批入华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和以前大不一样,它们面对的是最优秀的本土竞争对手,即使今天谷歌入华都会面临同样的问题——怎么做出中国人喜欢的产品,怎么贯彻你的产品、执行战略,怎么和本土合作伙伴建立好的生态关系,怎么不被本土竞争对手打败。
Airbnb在中国发展的逻辑是,以出境游切入市场,将这批在海外体验Airbnb的中国人发展为Airbnb国内的房东和房客。Nathan Blecharczyk曾在2015年9月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宣布,Airbnb的中国出境游用户2014年增长超过700%,在Airbnb所有地区中增速最快。自2017年起,Airbnb会加大国内市场投入,但是出境游仍会占Airbnb中国的绝大多数份额。
专注于日本房产投资的有一居联合创始人芦义说,Airbnb为亚洲区做出的最大改进是,在一定程度上认可了职业房东的存在。Airbnb在欧美很反对职业房东,大量房源是房东的一个卧室,以分组形态存在。但亚洲城市人口密度大,城市住房面积偏小,有很多职业房东,甚至很多房源是由小公司经营。
一位投资人对《财经》说,美国互联网公司在海外,往往需要保持全球商业模式的统一性。对于Airbnb来说,依靠技术的平台模式估值溢价是最高的。在Airbnb上市之前,它肯定需要在全球维持一个统一的、估值溢价最高的纯平台模式,并且Airbnb本身还在亏损。等它上市后,才有可能因为某个海外市场潜力大,而做一些区域性改变。
不过,无论是把中国用户数据储存在境内,还是在中国大举招聘工程师,一切迹象都表明Airbnb正愈加重视中国市场,这与中国短租市场本身越来越成熟密不可分。
“我们在中国只有长期的目标。”前述Airbnb业务负责人说,“到 2020 年,我们在中国想得到10亿美元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