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本大举进军欧罗巴豪门,中国体育产业下着一盘什么大棋?
西甲马德里竞技、西班牙人,法甲索肖,英超曼城,这些实力不同、历史底蕴不同的欧洲球队,现在背后却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 中国资本 。
加入这个名单的最新成员是意甲米兰双雄。4月18日,《米兰体育报》称,中资财团正在与AC米兰高层接洽,可能出资7亿欧元从股东意大利前总理贝卢斯科尼手中全额收购AC米兰,这个传闻中的“中资财团”被认为可能是 百度 或美的;而4月24日, 苏宁 集团董事长张近东直接现身国际米兰主场梅阿查,这被外界解读为 苏宁 投资国际米兰的传闻已经坐实。
近日还有传闻称中超霸主广州恒大正准备收购一家英超和美国大联盟俱乐部,以此建立一个横跨欧、亚、北美的庞大足球版图。
中国资本 和背后富豪,究竟要在全球体育产业下一盘什么大棋?
红旗遍插欧罗巴
1973年,法国曾拍摄喜剧电影《解放军在巴黎》,描述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西欧,法国总统出逃美国的情形。
接近半世纪后,一部真实纪录片《中国资本在欧洲足坛》却正在上演。从2014年底384名中国网友众筹入股西甲埃瓦尔,到最近的 苏宁 全资收购国际米兰传闻,“中国资本”正全面侵入欧洲足坛。
2015年1月, 万达 集团收购马德里竞技20%的股份,出资4500万欧元进入俱乐部董事会,中国企业首次投资欧洲顶级足球俱乐部;
2015年7月,莱德斯公司全资收购法乙索肖俱乐部,索肖成为欧洲足坛首个由大陆中国资本控股的俱乐部;
2015年9月,中国华信收购捷克斯拉维亚俱乐部60%的股权;
2015年11月,星辉 互动娱乐 股份有限公司以超过6000万欧元的价格收购西班牙人俱乐部50.1%股权并增资,实现对该俱乐部的控股;
2015年12月,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联手 中信资本 ,以4亿美元入股曼城母公司城市足球集团。
在收购之外,中国企业也并未停下赞助和冠名的脚步。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4家中国企业赞助德甲,6家中国企业涉足英超,20支西甲球队中至少有12支与中国资本有关。
不过在疯狂的2015年之前,中国资本在欧洲足坛的回忆并不算美好。
2007年6月杨家诚通过旗下上市公司泓锋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收购了英超伯明翰俱乐部29.9%的股份,从而成为了俱乐部第一大股东。2009年10月6日,泓锋国际完全收购伯明翰,杨家诚也成为了英超历史上的首个中国老板。
但2011年伯明翰不幸降级。同年,杨家诚卷入洗钱案并遭到警方逮捕。最近3年,杨家诚一直为洗脱罪名疲于奔命,无暇顾及伯明翰俱乐部。
广告宣传的初级阶段已经过去
简单粗暴的广告宣传往往是中国资本和欧洲俱乐部合作的初级形式,2002年鼎盛时期的中国手机厂商科健出资100万英镑赞助英超球队埃弗顿并帮助李铁与李玮锋前往效力;张稀哲也是在大众公司运作下穿上了沃尔夫斯堡球衣。
2010年,特步和伯明翰签了一份5年的合约,特步赞助伯明翰的运动装备,并且获得广告权益;2013年,曼联官方宣布和哇哈哈以及中国 建设银行 达成了赞助协议,娃哈哈和建行将会在未来三年内成为曼联的赞助商;2014年, 华为 成为英超 阿森纳 俱乐部的官方智能手机合作伙伴。
根据国际品牌调研机构的数据, 华为 全球品牌知名度从 2012年的25%上升到了2014年的65%,而其在欧洲、非洲和中东的联合销售业绩也从2011年的729.56亿上升到了2014年的1009.9亿元。
不过一些赞助也并没有得到预期效果,娃哈哈的球星代言广告只在启力一款产品中得到体现,远比不上韩国、日本快消品赞助曼联后的宣传力度。
更多的国内企业开始意识到,经济状况不佳的欧洲俱乐部对中国资本的需求更加渴望,收购似乎能够成为更好的选择。
“不仅仅是关注鸡蛋,还想把那只母鸡买下来。”成为了这些企业的普遍想法。
《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审议通过之前,青少年足球和体育产业就被认为是核心所在,前者更是实现改革中期目标的重中之重。有评论认为,对欧洲俱乐部注资并控股,可以直接利用对方的人才培养经验,达到快速吸收先进思想、提高青训水平的目的。
以被 合力 万盛控股的荷兰海牙俱乐部为例,在以800万欧元成为海牙俱乐部决定权股东后, 合力 万盛迅速展开了借助对方的青训资源培养中国球员、教练、管理者的行动。而拿下西甲冠军马德里竞技20%股权的 万达 更是中国足协的主要“金主”,多次运作小球员到西班牙去学习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