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5万亿,成交2200亿,融资1285亿,这就是2017年的新三板
新年的 钟声 即将敲响。如果多年后再评价新三板的2017年,那它应该属于过渡的一年。
这一年,期待的市场反转没有出现,做市指数跌破千点、整改不合格私募摘牌、年末新政出台让新三板有了更多的戏份。这一年,平淡甚至失望中,孕育着新的希望。
2017年,新三板总市值增长近1万亿,总市值已经接近5万亿;遗憾的是,企业挂牌意愿持续下降,摘牌浪潮却持续高涨;41家新三板企业闯关IPO,仅26家胜出,通过率不及市场整体水平。
2017年二级市场究竟发生了什么?12月31日,是今年的最后一天,读懂君带你回顾2017年的新三板。
祝每一位新三板挂牌企业,投资者,从业者都有一个更美好的2018。希望在2018年,新三板市场能为国家的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01 /
11630家挂牌公司,全年新增2176家,摘牌709家
截至2017年12月30日,新三板挂牌企业家数11630家,;1353家属于创新层,10277属于基础层;其中1343家为做市转让,占比11.54%,受限于行情,做市企业占比与去年16.26%相比下滑明显。
因为市场行情因素,新三板对企业的吸引力越来越弱,企业挂牌意愿不强,摘牌兴趣浓厚。 2017年,新三板新增挂牌2176家,不过全年摘牌企业数量也达到了709家,净新增1467仅家,与2016年净新增5034家挂牌企业相比,差距明显。
可以看到,在前三个月的 高歌 猛进之后,在政策预期彻底落空后,企业挂牌数量骤降,仅在8月份挂牌379家,其余月份均未超过200家,7月和10月分别仅有72家和69家企业挂牌。
企业摘牌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企业从1月份开始就陆陆续续摘牌,在7、8月份,一些企业因不愿意披露半年报,选择直接摘牌,因此摘牌企业分别达到102家,112家;8月份和9月份摘牌企业数量出现下降,不过在11月、12月,摘牌企业数量又出现了激增的现象,分别达到97家,130家,创下单月摘牌新纪录。
从地域来看,广东省依然挂牌企业数量最多的省份,共有1878家,排名第二的依旧是北京,1618家;不过两者差距变大,去年为109家,今年为260家,广东在重金补贴的刺激下,优势越来越明显。
从行业来看,新三板企业的结构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制造业依旧是主导的行业,共有5757家挂牌企业,占比49.50%;排名第二的依然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挂牌企业家数为2313家。
11630家企业中,督导企业数量最多的依旧是申万宏源为657家,安信证券以609家紧随其后。
虽然前三的券商没有变化,不过之后的券商有一些改变,在一些券商以督导为业务切入口后,开始承接督导业务,比如招商在今年承接了不少督导业务,位置也从去年第六攀升至第四,而一些中小券商则依靠挂牌业务使得督导排名持续攀升,比如东吴证券从去年的第8升至第5。
/02/
市值5万亿,全年成交2271亿元
根据股转12月28日数据显示,新三板最新总市值为4.95万亿,比年初4.06万亿增长21.92%。目前总股本6763亿股,流通股本3413亿股,占比50.56%。
2017年,新三板全年成交量为433.22亿股,全年成交额2271.80亿元,其中做市成交785.05亿元,占比34.55%,一方面是做市企业数量急剧减少,另一方面行情持续低迷,最终导致做市成交额占比大幅下滑;创新层成交1116.43亿元,占比49.14%,与去年基本持平。
新三板全年只有在年初有过一段“精选层”行情,从1月份开始,出于对精选层的预期,一些白马股股价纷纷上涨,从而带动指数上扬,做市指数从1月19日1091.88点到3月24日最高点1162.54点,涨幅6.47%。不过随着两会结束,政策预期彻底破灭,做市指数一泻千里,最终在11月13日跌破1000点,在12月27日触及最低点983.01点,在12月29日收盘最终报收993.65点,全年跌幅10.65%。
虽然指数跌幅10.65%,个股已经哀鸿遍野。 在成交活跃的491家做市股票中,上涨的只有129家,占比26.27%;涨幅超过50%的也只有29家,相反,跌幅超过50%的则达到了78家;491家企业平均下跌17.47%
与去年IPO行情火热不同的是,今年二级市场IPO行情明显降温,涨幅前十的企业中,无一IPO概念股,一些细分行业的龙头股则表现强势。
/03/
全年融资1285亿,神州优车融资70亿加冕定增王
根据 东方财富 Choice数据,2017年全年,新三板公司共计划发行2691次,拟募集资金1589亿元;实际发行2651次,募集资金1285亿元,较去年1213亿元相比增长5.94%。其中,由于齐鲁银行50亿、 湘财证券 15亿、先融期货10.08亿以及钢银电商10亿定增的完成,使得12月融资额明显放大。
制造业的吸金能力进一步加强。全年的融资依旧集中在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和金融业。制造业共融资547亿元,占比42.57%,去年占比仅为35%。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共融资267亿元,占比20.79%左右。金融业由于齐鲁银行的50亿元定增,依旧拿走了新三板融资总额的8%。
不过,吸金能力强的企业在减少,去年超过20亿元融资的公司共有7家,今年只有2家。虽然类私募融资受到限制,金融业吸金能力依旧强悍,前十名中,4家企业为金融业,占据近半壁 江山 。
今年募资最多的公司是神州优车,两轮公融资70亿元;排名第二的是齐鲁银行,总募资额为50亿元。排名第三的是 合全药业 ,募资为15.19亿元。
虽然融资额略高于去年,但整体来看,新三板定增市场并不乐观。 一方面,从2015-2017年挂牌新三板的企业从几千家迅速增长到1.1万家,总的融资金额并没有增加。另一方面,市场融资越来越不平均,大企业,Pre-IPO企业融资容易,掩盖了中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事实。
从2015到2017,营收在5000万以下的企业融资额占比从19.46%下降到10.44%;净利润1000万以下的企业融资金额占比从30%下降到23%,下降明显。
/04/
41家公司闯关IPO,26家成功,通过率63%
从1月6日 三星新材 成功过会开始,拉开了新三板公司征战IPO的序幕,在下半年进入高潮阶段。今年以来,一共有41家新三板公司上会,34家在下半年被安排上会,1家暂缓表决,2家取消上会, 12家被否决,26家成功过会, 通过率为63%,低于全部上会企业79.33%的通过率。
随着新任发审会趋严的态度,一些新三板公司开始知难而退。今年以来已经有17家新三板公司终止IPO排队,选在在新三板继续绽放。不过新三企业辅导的意愿还没有明显变弱。11月和12月分别有27家和29家新三板企业进入辅导期。
/05/
全年重点事件梳理
2017年,究竟发生了哪些大事情呢?
-
2月10日,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在监管工作会议上谈及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时指出:新三板既要有苗圃功能,又要发挥土壤功能。
-
3月24日,股转规定协议转让涨跌幅限制,涨幅不超过100%,跌幅不超过50%;
-
6月23日,全国首例非法经营“新三板”股票案在上海静安区法院宣判;
-
6月23日,因为未按时披露年报,股转对480家公司、时任董事长、董事会秘书/信息披露负责人分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自律监管措施;
-
9月22日,上交所、深交所、股转系统、中登公司共同发布双创公司可转债发行细则,新三板创新层公司可以发行可转换债券,并且在沪深交易所进行交易。
-
11月17日,股转对钓鱼党“王焕昌”采取限制证券账户交易的自律监管措施,并且限制交易三个月时间。
-
12月6日,拥有383户股东的科顺防水(833761.OC)成功过会,股东人数超200并不构成IPO的实质障碍;
-
12月22日,政策终于落地,股转对交易方式进行变革、优化分层以及完善信批制度;
-
12月25日, 中科招商 等几家私募收盘后摘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