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共享单车到新零售,线下流量掘金的一年

投资界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现在线上用户流量生意已经做的差不多了,进入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碰撞的阶段。为什么是现在进入传统产业,我认为有三大原因:

第一,移动互联网发展逐渐成熟。大量产业中的需求场景是PC解决方案做不到的,而现在移动互联网可以很准确知道你的位置,产生基于位置的服务,并带来很多产业层面的创新,包括提高整个流程的效率,沉淀流程中的数字化信息。原来大量实体产业并没有这样的工具或者方法论,但它在互联网世界已经存在十年。

第二,传统产业增长红利的消失。以前做PE,如果中国的GDP每年成长10%,那朝阳产业成长是15%,你再挑一个产业里的领头羊,只要投进入,就能按照20%的速度成长和回报率。所以,以前对技术、生产效率提高没有那么大的重视。现在各个行业的增长普遍在放缓,对互联网也产生了更大的需求。

第三,移动互联网上半场,最简单的流量已经瓜分完,要进入更多的场景和更深的应用,流量自己也需要扩张。而获取更多的用户,或者有更大的渗透率,这就需要靠线下产业来完成。

在这个关口,互联网人和传统产业的人都在变革,两批人在进化过程中,并没有绝对的胜负之分。举两个例子:

我们之前看过一些B2B和垂直行业的公司,不管投资人还是创业者,如果原来更偏互联网属性,他们对传统产业实际上缺少足够的理解或敬畏。

在他们看来,按照互联网的路径砍掉一两个交易环节,就创造了价值。但最终你会发现,砍掉环节就要承担相应的功能,创造的新价值很有限。在这个类别上,我们要更加小心和充分理解,在进入到垂直产业做整合时原来产业的一些挑战。

另外一类,我们曾经复盘过,像是网络小贷领域,跑得最快做得最大的,通常都是互联网出身。我们尊重监管,但从整个消费经济来讲,小额信贷的需求还是真实的。传统金融人可能由于原来的背景因素,不愿快速深入这些领域,这客观上给新人提供了机会。

互联网人和传统产业这两类人具有不同的优势,但是相比来说,对于改变一个行业格局,我希望是六四或者七三分,即大头是互联网背景,但同时具备原有产业因素。

我们投猩便利,就在于它是一个非常跨界的团队,互联网人和传统零售产业很能干的人配在一起。我们更倾向于,一个互联网人做一把手,一个传统产业人做二把手,这样既有足够的冲劲和创造力,又对原来的产业模式和运营足够理解。

如果是做垂直整合的业务,那么一个团队内要解决所有的问题,不能两个办公室,两条汇报线,再互相之间打架。

对具体投资项目的判定上,核心点在于它是否在创造价值,只要是能创造价值,并且可衡量,那这个创业项目必然具备商业基础,可以持续发展,然后才有机会把创造价值的基础不断扩大。

当年我自己投资滴滴的一个分析就是,滴滴掌握了专车的定价权,对于司机和消费者都有价值收益的存在,如果这二者的收益价值区间有足够的重合,就是创造价值的基础。这个业务稳定的时候,不管是补贴去抓司机还是抓客户都没关系,重要的是业务形态对两方都在创造价值。

特别是成长基金投资看的是终局,终局就是他最后成活下来的基础,不靠融资,不靠任何新鲜感,本身存在合理性。

   掘金线下流量,从共享单车爆发性增长获得的启示

  我之前参与过滴滴、 大众点评 等交易平台项目的投资,最近也投了几个新零售项目,但新零售项目的起点是我们投共享单车那一战。

我们虽然在ofo的B+轮抢先给出了TS,但是回头看,绝大部分投资机构对当时的模式还是非常吃不准,不敢下手。

后来我们投后开董事会,ofo给了一个激进的全年单量目标,我们觉得团队过于乐观,但是后来真的做到了,投资人都觉得很惊艳。而且对比我们见过的所有交易平台——阿里、京东、滴滴、ofo的成长曲线进行了反复复盘,爆发越来越快,探讨为什么它能有这么强大的生命力?

后来投资圈开始投各种各样的自动售货机,我觉得是因为大家怕错过,不知道后面还会不会有这样爆炸性的增长,但核心原因之一还是线下流量的价值。共享单车实际上完美地蹭到了线下流量,人流出了地铁站本身就有出行需求,你把车放这正好就被使用了。

而且它跟上一代O2O的区别在于,滴滴或者点评那代的流量大多是花钱买来的,之后才能形成一定的用户留存和回头率。也就是说,你买的用户有没有效率,不好衡量。但共享单车的模式好在于它用资产运营的办法,把流量抓回来,是基于产品来获取流量,只要你的产品是一个线下具体应用的场景,那获取流量本身的过程,是可以打平甚至盈利的。

所以我们当时推算了大量的单体经济,比如什么样的车成本,每天骑多少次,以什么样的损害率、维修成本是可以盈利的。如果能有一个不亏钱甚至微利的办法去运营资产,这个资产可以是货架,可以是自行车,或者其他东西,通过它来获取到线下广阔的流量。

但要去获取流量,就要跟它发生关系,有个数字化运营的方法。到今天大家对单车的兴趣,就在于以互联网交易平台的角度来看,每天有两千万以上的日单非常可观,肯定有办法开发别的业务。互联网永远不变的道理,就是有了流量,就有办法盈利,这是出发点。

包括后来我们投的充电宝也是类似的逻辑,充电宝是明确的线下资产运营场景,如果你能相信资产运营不是很烧钱,同时它是刚需高频,就应该能有类似的效果。

  其实小 电科技 (备注: 元璟资本 参投项目)成长的也不慢,单车的战争现在也还没有结束。基于此,我们开始做更广泛的推演,线下流量还有什么更明确的场景?

   为什么是便利店和无人货架?

很多的巨头在提新零售,这是因为电商渗透了20%,剩下的还是看线下。一个很明确的思路是,离你越近的便利店,依托丰富的运营办法和密集的人流,你就越容易抓到线下流量,所以便利店场景是我们研究这件事的出发点。

我们对便利店深入研究后发现,它是今天线下零售中少数还没衰退的业态。由于电商的挤压,百货、购物中心都已经停止或负增长,便利店现在还是以每年10%的行业速度增长。进一步思考原因,这种身边的即时性需求,电商实际上半个小时之内是满足不了的。

  包括今天的生鲜电商也面临着类似问题,我们投资了 每日优鲜 ,最近为什么每日优鲜要挺进货架,也是在传统的B2C方式上门到家之外尝试新的方式降低流量成本/贴近消费者。

便利店虽然是电商打不到的,但便利店也高度分散,非常像十年前我们看到的百货。在当时的中国,银泰、金鹰、百盛这些百货巨头没有一家份额超过5%。所以电商进来时,整个百货业态没办法进行强大的抵抗。对比美国,亚马逊出现的时候美国已经有Macy之类很强大的线下零售巨头。

便利店里面,在上海全家比较大,在北京711比较大,但便利店目前还没有全国性领先的机构。综合起来考虑,如果用一种新的技术办法去改善它,本身又没有强势的巨头,同时也符合线下流量的属性,那应该有机会做创新。

现在便利店在城镇的渗透率还很低,或者说一些强大的品牌开店速度慢,不是不想开,而是开不动,有两个原因:

一是单体利润率不理想,成本结构很不合理。二是太依赖于人为管理因素,比如店长的培养。

在单体经济上,房租和人工在便利店中的成本结构占比太高。我们想,有没有一种方式减轻便利店的成本负担,同时与它协同或者导流。这时,我们发现了无人货架这种更近连接消费者的方式。

可以说,货架的模式把原来便利店的成本结构完全掀翻了,没有租金,没有人工,等于重新给了一张白纸来创造这个单体经济。

在无人零售领域,元璟资本还投资了办公室零食货架哈米和社区便利货柜在楼下,我们花了很长时间推算,它的商品毛利带来的盈利空间,排除了人工和租金影响,当它形成一定的铺设密度,物流成本可以平摊的时候,可以形成自己的盈利空间。

当然,不一定是特别赚钱的业务,但不是巨亏的业务。本身业务如果完全不能盈利,会是一个麻烦。货架下一步主要就看盗损率能否控制住。

基于货架所产生的流量的转化是下一步,对于投资机构来说,企业本身的基础业态如果持续烧钱,不创造价值,没有造血能力,越做窟窿会越大。在货架上,你每两三天买一次零食就跟它产生互动,把行为数据留在平台上,平台完全有机会对你做其他的增值运营。

  所以落到具体项目上,我们要看的就是,在线上线下结构性变化和移动支付发展成熟的条件下,它能不能聚到足够的规模和用户,形成大的驱动因素。当流量大到一定程度,一定有复合业态可以互相拉动,此外,线下流量有明确的属性,包括位置属性、 周围 商户属性、社区属性等线上不具备的数据维度。

就货架而言,无限贴近消费者,成本结构足够创新,又能激发增量需求,那它未来存在渠道价值,也有新品推广价值,我觉得就够了一个值得尝试的机会。

  “店架协同”核心是对用户数据的掌握

现在有些新零售项目,既有货架,也有便利店,但它的核心价值在哪块?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要验证复合业态的互补性和联动性。因为复合业态像一个母舰和一群小的触点,可以互相联动,按照所组成的蜂窝来算大帐,所以看蜂窝的成败与否,才是有意思的新零售形态。

到今天货架这个业态前几名已经跑到几万个点,今天再新出来已经来不及了。虽然强调店架协同,但第一阶段的关键点还是点位竞争,线下点位的特点在于独占性比较强,早期不铺,后期补进来难度大。第一个进去之后,第二个的成本会加大。所以早期点位抢占是一个线下业务必须接受的现实。

在中后期的商业化层面,店架协同的新零售形态,一个很大的机会是对用户数据的掌握,或用户会员的积累。业界比较推崇美国Costco的模式,即收取会员费,但同时降低商品毛利,让很多同业业态难以竞争。

Costco以会员费支持了一个很健康的收入,但会员制的前提是你对用户数据的获取和分析有很强的能力。今天711、罗森等零售公司,虽然商品IT能力强,但会员运营的理念还没有互联网同业那么深刻。而阿里等企业的互联网人已经有十年以上的会员运营经验,包括怎么拉新、留存、促活,生命周期价值是多少,有很成熟的应用方法论。

现在像猩便利努力在做的,是在店里不用现金消费,买货必须扫码,然后进入到它的体系,将消费行为数字化。这样你就存活在它的体系之内,如果到了上千万单,将会是一个很大的电商体系。传统零售需要追赶的,正是对用户数据的重视。

  而且以前开不了店,在于它本身只能赚2%的利润,如果大蜂窝足够健康,楼上货架和便利店形成联动,成批的投放,对选址的要求也可能下降。蜂窝位置稍微偏一点,租金也会有变化,结果一定是对扩 张和 单体健康程度的改善。

  新零售在2B领域将产生大量机会

现在除了围绕即时消费场景做便利店、货架等项目,也有创业者在进军商超、购物中心等目的性消费领域,想做下一个盒马鲜生、超级物种。

首先,如果要做的跟盒马足够像,我觉得大家还是忽略了大企业碾压的长期效果。有时候大公司不做,是因为没到时机,但如果它坚定要做,一直做下去,你早晚也做不过他。你抢发,或者早一点做大,优势可能不重要,我们会更谨慎对待那样的业态。

其次,作为VC来说,还是追求更高的资本效率,能够更快速的发展,获得超额回报。为什么我们不投特别传统的便利店,因为长不快。如果是特别重资产,特别大型的东西,可能不适合VC投资。

在未来几年,新零售业态中2B、2C各有机会,猩便利、便利蜂、每日优鲜、哈米等是我见到的复合性、战斗力很强,有机会产生额外效应的新零售企业。

2B企业我们也在大量关注,我们投了企加云,只是一个开始,还有很多在互联网世界中特别成熟的数字化运营方法论,等待在线下释放。

盒马做的这么好,很大一部分贡献来自线上。现在有大量的2B创业公司涌现,做动线设计、消费者行为预测、店面规划等,就是把店内行为数字化,包括怎么发展会员,怎么在公众号上运营,怎么匹配他们的偏好,这里有大量的机会,发展才刚刚开始。

线上再怎么做也只是两三成,还有七八成的交易量要盘活。而且里面有大量的交易数据、用户行为数据可以挖掘,那就不光是便利店了,给服装连锁店、汽车连锁店做都可以。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 投资界 转载,文章版权归 原作者及原出处 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界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投资界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共享单车最后一公里共享单车 流量入口又一共享单车倒闭共享单车 流量ofo共享单车第一家共享单车共享单车叫停共享单车新规共享单车倒闭小蓝单车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