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小心被裁员 互联网公司“末位淘汰”形势紧张
2015年的最后一天,黄颖保住了她的工作—在上司与部门全体员工一一交流后,最终决定裁掉招入公司半年时间不到的两个新人。
黄颖对这样的决定并不感到陌生。她所在的国内某大型互联网公司里,每年都会实行“末位淘汰”—公司根据对员工的考核结果进行排序,处于末位的员工将遭到淘汰。由于黄颖的公司并没有真正落实考核制度,最终“末位淘汰”变成了各部门摊派指标,以10%的比例强行裁员。
每年这样的情景都在大型的互联网公司里重复上演。在国内,“末位淘汰”的最早实 行者 是 华为 CEO 任正非 ,2000年在 华为 的巅峰时刻, 任正非 以一封“ 华为 的冬天”内部信,提醒 华为 人要居安思危,由此拉开了“末位淘汰”的序幕;2012年, 百度 李彦宏 发了一封“改变,从你我开始”的内部公开信,要求“鼓励狼性、淘汰小资”,并倡导颠覆自我。此后,如何为企业注入“狼性”成为国内互联网企业管理者的学习方向。
但“末位淘汰”是否保持企业竞争力的最好办法?这个问题仍存诸多争议。有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人士告诉记者,“末位淘汰”已经不再是先进的管理方法,与其每年定期进行规模裁员,倒不如在招聘时设立高门槛,以免对企业的长期建设造成伤害。
魅族 突袭裁员
因为“末位淘汰”, 魅族 成功抢下2016年第一宗IT界的头条新闻。
1月4日魅族公司发布公开声明称,魅族将从今年1月1日开始,每年进行人员优化,此次裁员比例不超过5%。魅族的理由是“适时地优化组织结构。只有真正迈出这一步,才能将魅族打造成一个高效运转的现代企业”。
魅族总裁白永祥在内部信中称,魅族人员规模增长到接近4000人,而打造一支优秀团队成为重点要思考的问题。“杰克·韦尔奇的2-7-1理论,就是每年要淘汰底部10%的人”。
对被淘汰的员工,该声明还表示:“已转正的员工,公司将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的年终补偿,外加2N+1的离职补偿(N为在魅族的工作年数);试用期内或实习期内的员工,公司将支付1个月工资作为年终补偿。”
“裁员”消息来得有些突然,因为2015年是魅族成立以来发展最为迅猛的一年。早前魅族宣布了2015年总销量突破2000万台、同比增长达350%的好成绩。与此同时,魅族还宣布2016年销量目标为2500万台,但是同比增幅只有25%。
这被视为魅族有意控制成本,为即将的融资和IPO做准备。根据白勇祥在2014年9月透露的数据,当时魅族全体员工为1500人,而目前员工已经多达4000人,其中75%为一年内的新员工,这也是被裁员的主要部分。这意味着声明中看似厚道的补偿实际上并不让这些魅族员工满意。
虽然销售量突破2000万台,但魅族主要靠低端千元机冲量,高端机型的销量并不理想。众所周知,要想提高利润率,突破中高端是一个方面,而控制利润率低的中低端产品的销量则是另外一个方面,这也许就是魅族为何要降低今年销量增幅的主要原因之一。
2015年魅族发布了6款机型,将手机品牌增加到MX、魅蓝、PRO三个子品牌,公司员工自然也有了大幅增长。扩充的产品线和暴增的工作量,对魅族的人员数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魅族多位内部员工曾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自2014年开始魅族就加强了在产品、市场等部门的人员数量,其中市场部门的人数已达近200人,其中一半是2014-2015年期间加入的。
魅族市场营销部总监万志强公开表示,与很多公司依靠外脑、代理公司的做法不同,魅族大部分的市场营销都要自己完成,魅族营销中心要能够完全独立执行好一个广告案例。
魅族副总裁李楠表示,魅族裁员主要是为腾出空间引进高质量人才,“明年我们人员还会增长”。据介绍,魅族接下来会引进的人才包括互联网运营、线下渠道和海外市场三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