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点点:花了50个亿,也没砸出来个现在
2010年,时任淘宝总裁的 陆兆禧 (阿里集团前任CEO)提出了淘宝内部创业的想法——赛马计划。淘点点就诞生于这个计划之中。
在国内的O2O市场尚是黑夜的时候,淘点点已经出发赶路了;不过倒腾了50个亿出去,等潮退了,才发现只有自己在裸泳。
气场相合真的很重要,人和人之间是这样,公司和业务也是这样。
阿里的O2O战略1.0
说到淘点点,就不得不提口碑网。
2004年6月,阿里员工李治国离职创立了口碑网。
2年后, 阿里巴巴 注资口碑,这是 阿里巴巴 第一次注资其集团外部企业,也促使了 阿里巴巴所倡导的电子商务理念开始进入百姓生活消费领域。 口碑网转型为生活消费信息网站,类似现在的58同城和 赶集网 。
2008年7月,口碑网被并入 雅虎 中国,阿里试图利用 雅虎 中国的资源切入本地生活服务市场。 这可能是阿里O2O战略的1.0启蒙版本。
不过,整合后的口碑网业绩令人失望,不断调整后仍然前景不明。2009年口碑网又转嫁淘宝,借用淘宝的流量后依旧没有起色,随后陷入沉寂。
自下而上的“赛马提案”
在赛马计划里,但凡员工提案后通过审批的项目,阿里将提供人员、资金、场地和资源,全力扶持。这吸引了近千名普通员工对赛马倾注极大的热情。就在2012年年底,有那么一小撮团队,已经在计划改变阿里的“大事”。
每年年初, 马云 将会和公司的管理层召开一场战略沟通会,M5(高级总监)级别以上的员工才能参加。在会上,大家将会讨论当年阿里巴巴集团的业务走向,如果有什么新鲜的点子,也可以在这个时候跟 马云 亲自提案。
就在2013年初的这场沟通会上,马云第一次听到了这个O2O的创业计划。
最早对外公布的O2O计划分为三个部分:
1. 淘宝同城 :商家在线上开店,淘宝将帮助商家实现线上支付及相关的营销服务;
2. 淘宝点点 :用户可以实现在线点餐和付款;
3. 一淘逛街 :帮助用户发现、记录和分享消费信息。
“钱和人,你尽管要”
没有人知道马云听了这个计划之后内心究竟有什么样的波动,但是这个创业团队最早的创始人之一W告诉雷锋网记者,项目审批的很快,就在当年3月,他们就开始迅速的组建团队,着手产品(淘宝同城)的规划和开发。
只花了3个月,淘宝同城就建立了平级于电商的、单独的事业部 , 由时任阿里巴巴CEO的 陆兆禧 亲自领队 (9月正式挂牌),并开始了厦门和杭州两地的内测。这两个地方,一个是阿里的老家,另一个是(推广)合作伙伴的所在地;另一方面,厦门旅游业发达,游客中年轻人居多,追求新鲜,正是淘宝同城的理想用户。
据W介绍,陆兆禧在给这个团队开内部会议的时候,提出了两个“没有”: 预算没有上限、岗位没有上限。 淘宝同城随后更名淘点点,当时的定位是“移动餐饮服务平台”:阿里鼓励商家在淘点点开店,用户可以在网上点餐和支付;省去找服务员现场点菜的时间,同时可享受商家提供的折扣优惠。
“双十一”的首秀
马云说,“本地生活服务将来做起来希望绝不低于制造业和零售业。需要等待一次机会,这个机会就是依托移动互联网。”
这句话也能极大的代表阿里内部对淘点点的重视程度。2013年“双十一”的前期,手机淘宝专门为这个节日开发了特别版本, 淘点点在全国的首次亮相就在这个最大的流量入口。
同时,淘点点试图通过免单、送红包等方式迅速招揽用户、刺激下单。双十二期间,淘点点又推出了“40万个免单名额,摇一摇红包”和“点外卖返现”活动。
淘点点起的很早。 其时,团购大战刚刚进入尾声,饿了么的团队只有几百人,美团的外卖更是刚刚起步。
大潮褪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2014年, 淘点点改变策略,业务重点从到店变成了外卖 。在1月将业务做到了10万单。 也许当时的他们并没有意识到,一场“恶战”即将拉开帷幕。
从2014年3月开始,一夜之间,各个校园里铺天盖地贴满了美团外卖和饿了么的海报,从满20减10再到减15,双方在高校市场砸出巨额补贴。
2014 年5月,饿了么获得大众点评8000万美元的投资,开始在全国极速的扩张。仅仅过去一年,员工数增长至7000人,其中负责地面推广的市场经理和配送员超 过6000人。而美团,借助先前团购销售和地推人员的优势,进军200多个城市,通过补贴、烧钱把日订单做到了150万。
此刻的淘点点呢?亲身经历了这一年外卖市场剧变的,一位来自淘点点的工作人员告诉雷锋网记者,当美团、饿了么、淘点点三家的工作人员站在同一个地方,向同样的行人发放各家的宣传单的时候,淘点点才意识到,刺刀见红的竞争真的来了。
但是 延续了阿里一贯做平台和建生态的作风,“上面”的人并不愿意扩张淘点点的销售人员,而是坚持“美团1000个人能干的事,淘点点20个人再招一些外包人员也能干”。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同样的地段扫街,饿了么自己的员工薪水和业绩挂钩,工作时间和签单数都有制度可控;而淘点点的20名工作人员,再加上临时召集来的地推团队, 不仅人员的数量和积极性不可保证,成效也会大打折扣。
不过阿里有自己的坚持——坚持做生态,这个原则丝毫不会因为淘点点业绩的难看而改变。 我们来看看2014年结束的时候,以易观智库的数据报告为基准,淘点点交出了什么样的成绩单:
在市场份额方面,饿了么以30.58%位居外卖行业第一,淘点点只有11.20%;
在APP端的月活方面,美团外卖达到500万,淘点点只有103万;
在覆盖率上,饿了么覆盖全国260多个城市,美团几乎持平,而淘点点只覆盖 20多个城市。
O2O的商业模式实质非常简单:打通线上和线下。淘点点既不缺钱,也不缺线上的流量, 但是线下的力量缺失,让它在开拓市场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加之外包人员的工作效率难以保证,更是雪上加霜。
有业内人士向雷锋网透露,尽管如此, 仅2014年一年,在淘点点上花出去的钱不会少于50个亿。
开脑洞的全民地推
当聊起2014年淘点点的经历,W感叹,阿里在2013年就启动了O2O战略,这在当时有绝对的前瞻性,而且的确付出了重要的人力和财力去扶持淘点点的成长,不过淘点点的现状不如人意,只能说是由阿里这家公司的基因决定的, 要做平台和生态的公司,难以承受O2O的线下之重。
再把目光回到当下。今年7月,阿里突然宣布激活口碑这个品牌,由阿里和蚂蚁金服分别注资30亿,以口碑网络为名,成立一家新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公司,并把淘点点并入旗下。 看到了线下能力的不足, 口碑推出了新的“全民地推”战略:只要说服任意一家餐厅在口碑开店,就能获得300元的奖金。
然并卵,现在聊起淘点点,大家最常问的一句话还是,还在活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