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会像当年德隆一样大崩盘吗?
似乎所有人都知道乐视这一天迟早会来,烧钱总有到头的时候,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巨额烧钱,超长战线,生态化反,直接改名乐视生态(Le Eco)的乐视,用一整套外面人都看不懂,自己人疯狂“蒙眼狂奔”的打法,成为中国年来无疑最受争议的互联网公司,以及中国A股创业板第一股。
贾跃亭昨晚的一封很长的内部信,引发了剧烈的震荡。似乎还有很多想说没说完的,之后又接受了一个专访,说了很多。
我把所有贾跃亭所说的内容总结了一下,核心要点其实只有六个:
即将要裁员,调整组织结构;
首要安抚稳住供应链债主,你们都是好人,一直很支持我们,所以千万不要挤兑;
要不惜一切稳住股价,稳住股价就是稳住现金流,这是整个乐视生态的根本,一切以上市公司利益为先;
贾跃亭个人从股市里里各种方式套出来的钱也基本上花完了,居然不知不觉超过100亿了;
曾号称要在2016年估值超过1000亿,2022年超过1700亿,要在美国融资上市的乐视控股(全球),暂时融资失败了;
融资能力“弱”,乐视汽车等子生态短期内难有大的机构接盘,要依靠自现金流循环;
……
我们更关心的可能还有,上个月还在打鸡血,带了几百个中国媒体人去美国造势的贾跃亭,为什么在此时发了这么一个反思,乐视一直都缺钱,但为什么是现在反思不要烧钱太快了?
不妨看看过去这一周,乐视发生了三件大事:
1、供应商讨债,传闻达100亿规模,虽然3号乐视声明说,这一切都是谣言全盘否认,但从贾跃亭的内部信来看,这一切又都不是空穴来风,而且情况已经非常严重。乐视的3号回应已有些急躁得口不择言,使用刑事手段这种话,可以说实在不是一家公司主体能够说出来的,不然岂不是把公权当自己家了,嘿嘿;
2、 乐视体育 旗下一个官方微博,发了 一条 恐怕有政治错误的微博。
3、最严重的,乐视股市大跌,上周五收盘价已跌破40元,市值直接缩水百亿规模。11月7日,贾跃亭公开信后的第一日,开盘即一路走低,短短开盘半小时时, 乐视网 的股价已大跌5%。
过去两年,自从乐视开启了生态马达,就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在意A股过。11月9日周三上午10点, 乐视网 还将有A股投资者交流会。
这是一场从一开始就注定是 多米 诺骨牌的游戏,终于进入了它最后也最具观赏性的阶段。 ————这是袁剑在《中国证券市场批判》中对德隆处最风光时写下的一句评价。
A股才是所谓乐视生态最核心的现金奶牛
乐视生态内部的
钱生钱
金融模式,就是乐视生态的核心商业模式
常有朋友在讨论时问我,乐视是一场旁氏骗局吗,这也是之前很火的一篇文章。我想当下的乐视与旁氏骗局最核心的区别就在于,乐视最终如果把体育、汽车、手机等这些项目都做成功了,那就不是旁氏骗局了,因为有交付,否之则可能就是了⋯⋯只是这个结局现在还没有定论。相比起来,我更愿意把他与德隆对比。
德隆当年在A股的风光,与今天作为创业板第一股的“ 乐视网 ”有过之而无不及。德隆通过金融理财、法人股收购、产业整合,在自己的德隆系内完成了一个钱生
钱的闭环游戏, 最后让他付出惨重代价的也是德隆系生态内的高杠杆,一旦遇到一个环节的疏漏,就全盘皆输,杠杆多高,输得多惨烈。除非再来一次更大的“以毒攻毒”的资本赌局。
说到A股,大家应该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贾跃亭在去年的几次经典套现上。
经 钛媒体 记者不完全统计,贾跃亭可见的通过A股套现纪录,在2015年共计57亿元。其中2015年6月3日套现约25亿,10月30日套现约32亿。这应该就是贾跃亭所说的个人主要出资100亿规模的资金主要来源。
其他,这一年,除了眼花缭乱的发布会和生态公司布局,很少让人有再关注到上市公司的问题,直到这次公开信,有一半篇幅几乎都在谈,要把“所有非上市公司资产”为上市公司服务。这句话说出来,多少是让人匪夷所思的。 但也才让人恍然大悟整个资金链条,乃至乐视生存的基础,其实都在A股的股民身上。
当你发现这是一个循环,就像德隆一样, 乐视网 也是在自己的闭环生态体系内,玩了一个 钱生钱 的游戏。如果说德隆在当时一级市场几乎不成气候,二级市场则极度不规范,利用了一级半市场+二级市场的联动,完成了杠杠自循环,那么乐视网就是用二级市场+一级市场,完成了杠杆自循环。
这个循环是:用上市公司A股高位套现+A股增发+A股质押,变现——>借给上市公司+投入其他生态子公司+撬动生态子公司的融资——>生态子公司通过“生态关联业务”, 把利润作进上市公司推高股价,亏损做进生态子公司 ——>推高股价,继续A股增发+A股套现+A股质押融资——>借给上市公司+投入其他生态子公司+撬动生态子公司的融资——>以此循环……(具体数据后文会有详细说明)
生态内钱生钱的金融模式,才是乐视生态的核心商业模式,这样形成的循环,直到它的每一个生态子业务都能实现正向的现金流循环,不再需要上市公司举债输血,各自独立盈利,那么乐视生态模式就做成了。
所以,这就是一场生态子公司何时实现正向现金流各自盈利,与A股上市公司何时结束高增长、或A 股上市公司的核心业务何时出现现金流崩盘之间的赛跑。
但就像贾跃亭自己在公开信后接受 腾讯 的采访时说的,原来没想要生态子公司那么快正现金流,现在提前了。
为什么提前了?因为A股股价大跌,上市公司核心业务资金链出现严重问题,比他的预想提前了。
但是之前我始终没有想明白,做生态子业务为 何一 定要从汽车开始切入国际化, 乐视如果真有国际化决心,复制乐视模式,首先应该从美国的国际版权开始买。因为至少在中国看到所有乐视模式成功的核心基础都在于内容。
不得不说,乐视在中国唯有内容业务和相关的超级电视还是有实际产品的,如果说乐视生态系统,是在玩 三个盖子十个坑的游戏 的话,内容和超级电视,应该算得上这三个帽子。只是这个帽子最后的大小空间可能有限罢了,所以一定要继续给另外七个坑找帽子。
但是乐视并没有,而是把最烧钱的汽车放在了美国,从汽车开始国际化,继续挖坑。需要说明的是,大家看到很多乐视从国际上买了这个版权买了那个版权,大多都是在中国的版权,而非美国。国际版权商,都对地区权限有着严格限制。没有足够的钱、人、资源,包括在汽车核心专利技术上的积累,为何选择汽车作为国际化的起点,一直让我匪夷所思。
关于国际化野心的疑问我也不时策略性地会问问乐视的朋友,似乎谁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直到看完贾跃亭的公开信和 腾讯 采访稿,我稍微有些解答疑惑,这是典型的国内资本外移的 操作 手法。
曾经,大家是不是还记得, 2015年11月18日,乐视发了一封内部信说,未来乐视将拿出乐视控股(全球)有限公司50%的股权,分给所有乐视的员工。
张志伟 在2015年初乐视推出lepar计划的时候就对外表示,经过专业机构对乐视的评估,在2016年乐视控股(全球)会达到1000亿元以上的市值,目前旗下几个公司已经进行了分别的融资,预计在2016年达到1080亿元,在2017年达到2000亿元的市值,在2018年达到3500亿元的市值,在2019年达到5700亿元的市值,在 2020 年达到9500亿元,在2021年达到13000亿元,在2022年达到17000亿元。
曾经,他们的计划是成立乐视全球,乐视控股(全球)要在美国去融资到美国去上市。
但显然贾跃亭一年内把100亿自有资 金花 完了,也没有得到国际资本的认可,没有美国大资本愿意接。但是有一个显而易见的结果是, 在国内通过A股质押,通过借款,通过A股套现等等,贾跃亭在国内的资金,的确是完成了外移。
当然,至于为什么非要资本外移,除了贾跃亭所谓的“国际化”理想,这中间又有什么别的利益诉求和关系,可能就不是我能够查实的了。
不过,贾跃亭的措辞已经稍微开始有了变化。在今年7月,贾跃亭收购美国电视厂商Vizio时,他还在说:乐视的资本结构分为两大部分——上市公司乐视网,以及非上市公司叫乐视全球。后者负责乐视全球化业务和中国本土非上市公司业务。本次收购是由非上市公司乐视全球完成的。
但在昨晚接受 腾讯 记者采访时,他的措辞已经变成了,乐视的资本结构分为三大部分,一是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的核心业务是视频、云和电视;二是LeEco Global,就是乐视的非上市公司体系;三是汽车,汽车变成了一个独立的体系。
上市公司问题已千疮百孔
直接、间接募资额已接近千亿元级别,怎么能叫“融资”能力不强?
所以所有乐视生态模式的核心,都在于上市公司“现金奶牛”不能恶化。让贾跃亭着急上火的,不是供应链上的索债,也不是生态子公司还没有正向盈利,这些都早就一次次在财报里有所体现了,不是现在才发现,而是,A股上市公司。那么上市公司乐视网现在的问题到底有多严重?
这里所说的乐视网都专指上市公司 。
首先,贾跃亭说乐视融资能力弱,而外界却始终认为乐视就是一个完全由融资驱动型的公司,到底谁的感知更准确。
先看四个数据,由 钛媒体 的同事帮搜集整理的数据:
1、乐视网二级市场直接融资纪录(含发行股份、增发和发行债券)
直接增发纪录: 总计已实施增发融资总额,12.3+48=60.3亿元;董事会已通过待实施总计118.2亿元
发债纪录: 有2012年5月2亿元;2012年7月2亿元;2013年9月2亿元;2015年8月10亿元;2015年11月,9.3亿元;2016年还有一次,不超过30亿元的,总计发行债券超过50亿元左右。
IPO直接发行纪录:2010年首次公开发行募资总额大概为7亿元左右。
综上,上市公司总计直接融资总额超过100亿,而待实施的还有118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