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市值”目标沦为笑谈,跌落神坛的华谊兄弟如何破局?

投资界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只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曾经的民营影视第一股 华谊兄弟 如今正在跌落神坛。

  根据近日发布的财报,其多项重要财务数据并不漂亮,包括2016年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净利润同比2015年分别下滑9.55%、15.21%、17.21%,同时代表公司主营业务收支状况的扣非净利润呈负数,为“-4018.28万元”,这是 华谊兄弟 在创业板上市八年以来的首次。

  还记得2009年上市之初,有着中国“ 华纳兄弟 ”之称的 华谊兄弟 光是招股书就羡煞旁人,75位股东里面除了有冯小刚、张纪中、 黄晓明 、 李冰冰 等一众当红影视明星,还有 马云江南春 等一批耀眼的商业明星,一时风光无两。2015年4月2日,华谊兄弟董事长 王中 军在投资者交流会上称,千亿市值的目标应该很快就会实现,前提是公司安全稳健的继续往前走。

2017年4月21日,华谊兄弟发布一季度报告显示,营收为5.44亿元,同比下滑29.08%;净利润亏损6842万元,同比暴跌126.06%,延续了2016年报经营性亏损的态势。4月24日,华谊兄弟股价大跌5.2%,报收于8.38元,市值达到233.44亿元,与千亿市值的目标相距甚远。

   登上电影之巅

  华谊兄弟由王中军、王中磊兄弟在1994年创立,当时只是一家广告公司。通过为 中国银行 、 华夏银行 、 国家电网 、中国石油等大型企业安装统一形象识别标志,3年内赚取几千万利润,为华谊兄弟涉足电影事业奠定了资金基础。

1997年底,冯小刚导演的《甲方乙方》开启了内地影人制作贺岁片的先河,也为国产商业片竖起一面大旗。1998年,华谊兄弟投资冯小刚的影片《没完没了》、姜文导演的影片《鬼子来了》正式进入电影行业。

随后由华谊兄弟制作,冯小刚执导的《大腕》《手机》《天下无贼》《非诚勿扰》等多部贺岁电影,从2001年突破性的4000万票房至2010年稳稳闯过4亿大关,无一例外成为当年贺岁档票房冠军。华谊兄弟也随之声名鹊起,一跃成为国内最受瞩目的明星公司。如今回顾华谊兄弟的崛起,正是对这个内容稀缺时代的生动注脚。

贺岁片让王氏兄弟和冯小刚名利双收,超高的电影票房也让华谊兄弟坐稳电影行业头把交椅。2009年,华谊兄弟成功登陆创业板,并被称为民营影视第一股。

实际上,并非是因为创业板的推出,使得华谊兄弟才有上市的想法。2008年3月,华谊兄弟就曾考虑过在年内登陆深交所,当时,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就曾表示,电影是华谊兄弟的“王牌业务”,资金是未来公司能否壮大的关键条件,没有资本就没法规模化和现代化,而对华谊兄弟而言,之前的股份制改革使得这个家族企业脱胎换骨,同样,他也希望上市能够给华谊兄弟带来更大的提升。

上市确实满足了王中军的夙愿,上市一年,华谊兄弟2010年前三季度投资拍摄电影达11部,2009年同期仅为5部。对电影类型的丰富和探索,对华谊电影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引领风潮不无益处。

“千亿市值”目标沦为笑谈,跌落神坛的华谊兄弟如何破局?

   游戏产业带来巨额收益

上市之后华,谊兄弟不再满足于电影票房带来的成绩,而是开始更加激进的多元化产业布局。

  2010年,华谊兄弟开始利用资本优势布局游戏产业,以 1.48亿元的价格购得手机游戏厂商 掌趣科技 22%的股权。资本市场对游戏产业的追捧,使得 掌趣科技 市值大幅增长。华谊兄弟6年间通过减持掌趣科技股票累计套现接近15亿元,现在依然持有价值超过15亿元的掌趣科技股票,投资掌趣为华谊兄弟带来超高的资本收益。

受投资掌趣的鼓舞,2013年,华谊兄弟再次斥资6.72亿收购银汉科技50.88%的股权。此时的王中军,对华谊兄弟在资本市场上的豪掷信心满满。他表示,华谊兄弟在进行资本并购时,本着“影游互动”的原则,加强电影内容与手游运营协同发展,将华谊兄弟发展成及影视与手游于一身的综合性企业。

电影是一个高风险的文化商品。相较于电影票房具有极大不确定性,资本投资带来的奇高回报率让王中军觉得自己已然是一个资本运作高手,运用资本杠杆对游戏产业收购、套现、获利的模式成了华谊兄弟重点打造的经济增长极。

  2015年11月19日,华谊兄弟斥资19亿元成为“国民老公” 王思聪 等投资的 英雄互娱 第二大股东,持股占比20%。截止2016年4月22日, 英雄互娱 市值已由华谊兄弟收购时的95亿暴增至221亿元,位居新三板公司市值第四位。投资英雄互娱又一次让华谊兄弟感受到资本增值的魔力。

此时的华谊兄弟并不是单纯的电影公司,更像是穿着电影外衣的投资型平台公司。

   失守电影市场

因为感受到资本增值的魔力,2014年起,摆脱对电影产业依赖的“去电影化”思路,在王氏兄弟心目中越来越强烈。王中军在公开场合表示:单一电影业务无法支撑企业未来的发展,华谊兄弟 “去电影化”策略势在必行,要不断加强游戏、互联网娱乐业务的发展。

  事实也证明,华谊兄弟将电影“去”的非常“成功”。2014年,内地“票房神话制造者”——华谊兄弟第一次让出了票房冠军的桂冠, 光线传媒 以31亿元票房成为国产片年度票房冠军,而王中军口中“不拍电影就不是华谊兄弟,但只拍电影也不是华谊兄弟”的华谊兄弟,电影票房收入出现断崖式下滑,票房收入由2013年约30亿下降至2014年约20亿,排在 光线传媒 、 博纳影业 、 乐视影业 、万达影业之后。

2016年,排片受制、电影小年,再加上转型阵痛、重组失败,华谊兄弟经历了四面楚歌的一年。

对于以影视业务安身立命的华谊兄弟而言,2016年的电影表现实在是差强人意,一部票房扑街的《摇滚藏獒》也成为了华谊暑期档之痛,《摇滚藏獒》票房仅3961万。

就连华谊兄弟CEO王中磊也免不了自嘲一番,“华谊兄弟今年是多么背的一年,上的电影老是达不到票房预期,可是你认为你的电影拍得很好。”

如今,这个曾经的民营影视老大的总市值已被光线传媒超过。除了市值被超越,华谊兄弟2016年的电影票房表现更是被光线传媒远远甩在身后。2016年华谊兄弟参与投资发行的电影共10部,总计实现票房31亿元,光线传媒2016年共出品13部电影,总票房达到64.2亿元。

主业表现不佳,是什么撑起了公司2016年10亿元左右的净利润?

作为华谊兄弟早年参股的公司——掌趣科技2016年的“提款机”效应发挥到极致。华谊兄弟全年共计8次减持,累计获益7.45亿元。华谊兄弟单减持掌趣科技的投资收益变现就高达7.45亿元。

所以,把时间轴拉回到2010年,就不难理解华谊在游戏板块上的布局了。

   救命稻草

自2010年收购掌趣科技之后,这个市值一度超华谊兄弟的手游公司实谓“捞钱神器”。

2010年,华谊兄弟投资了互联网游戏公司掌趣科技,彼时掌趣科技估值6亿元,华谊兄弟投资1.485亿元成为第二大股东,占22%的股份。

随后数年内,掌趣科技市值曾一度突破500亿元。在其市值达到150亿元时,华谊兄弟的当时账面投资收益20亿元左右,套现了不到4亿元现金,还持有掌趣科技17亿市值的股票。

掌趣科技的“提款机”效应在2016年发挥到极致。自年初到10月21日,华谊兄弟共计8次出售掌趣科技套现,套现金额共达7.45亿元。数次减持之后,华谊兄弟对掌趣科技的持股份额也由起初的22%减少到目前的1.4%。

这当然是一笔成功的财务投资,但此次获利了结也成为华谊早期布局互娱最后的红利收割,此后,华谊亦需要重新布局。

   回归主业

从游戏板块退出的同时,华谊兄弟正围绕电影主业及其上下游进行布局。

从2016年中的《摇滚藏獒》到年末的《我不是潘金莲》引发的排片风波,恰恰揭示了公司下游院线布局的“短板”。于是,华谊兄弟1月通过子公司参股大地院线的方式打响了“2017院线布局的第一炮”。

  而去年的2月15日,华谊兄弟全资子公司华谊国际投资了美国硅谷的VR技术公司Lytro。VR对于娱乐业的改写已经近在咫尺,包括BAT在内的互联网巨头纷纷抢滩布局,华谊兄弟近年来更是一直非常关注VR领域。在国内,华谊兄弟先后投资了 暴风魔镜 和圣威特两家VR领域先锋公司,华谊在VR领域的投资还是着眼于与自身业务的协同和联动。以圣威特为例,目前该公司正携手华谊兄弟实景娱乐,将光影记忆转化为身临其境的游玩体验。

这种实景娱乐,其实也是华谊将自身经典IP流转的一种形式。

作为中国最早上市的民营电影制作公司,凭借与冯小刚、张国立等导演的成功合作,华谊积累了令人羡慕的IP资源。明星作为核心资源,华谊兄弟为了留住人可谓煞费苦心,刚上市之初,就将股份半卖半送给黄晓明等人。但随着之后大量明星演员的离开,华谊在影视主业上的IP资源显得更加捉襟见肘。

近期以来,华谊兄弟高管频繁亮相,再次高谈内容的重要性,“回归主业”的信号已经非常明显,而这一次,华谊浩瀚被推到了最前台。

  2015年10月,华谊宣布以7.56亿元收购仅成立一天的东阳浩瀚70%股权,所涉及的艺人包括 李晨 、冯绍峰、Angelababy、郑恺、杜淳、陈赫共6人。

与之前不同的是,华谊兄弟对Angelababy等明星的捆绑主要通过对赌协议:2015年的净利润要达到9000万元,以后四年按照每年15%上浮,如果完不成对赌,那么明星们就要拿现金来补差价,而且所指的利润不包括明星股东履行《独家演艺经纪合同》给公司下属关联公司带来的利润。

不难发现,华谊浩瀚的布局更偏年轻化与互娱化,涵盖了影视剧和综艺等内容。这可以与华谊内部的其他既有IP形成差异,更好地落实其互娱战略。但华谊的这次调整能否真正走出一条以IP带动互娱发展的健康道路,实现内部资源的整合优势,还是个未知数。

至少从业绩来看,华谊兄弟此前收购的东阳浩瀚以及美拉传媒等公司,是否完成业绩承诺尚不可知;从2016年年报看出,这些公司对于华谊兄弟业绩贡献也并不突出。

   结语

用“英雄迟暮”来形容此时华谊兄弟似乎不太恰当,但其在电影行业的地位正如《老炮儿》中的六爷,在冰湖中用军刀支撑着自己仰望前方,似乎在想“我的时代就这样谢幕了吗?这不科学”。

对于2016年的业绩亏损,王中磊称,“我觉得去年的利润下滑给我们的企业领导者一个说法,就是企业可以喘气的,人也有病的时候,华谊未来在2018、2019有很好的机会。”

  华谊兄弟开创了 中国电影 商业化的先河,其提出的板块融合、协同化反的“IP共生”生态链更是中国电影行业最性感的商业模式。但华谊兄弟忘记了“无源之水”的道理。

  优秀内容的生产能力才是华谊兄弟立足之本,影视娱乐才是华谊兄弟最强的真核发动机。在经历了灰暗的2016之后,华谊兄弟能否迎来第二次腾飞,这将考验王中军、王中磊两兄弟的 智慧 ,毕竟留给华谊这位“优等生”喘气的时间并不多了。

随意打赏

华谊兄弟股票华谊兄弟电影华谊兄弟影院华谊兄弟公司如何破局跌落神坛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