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底下最疯狂的生意:明目张胆且大规模地抄袭国外互联网成功模式,并快速卖给被模仿者

投资界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今年,德国音乐分享平台 SoundCloud 拿到来自Twitter的7000万美元融资;东南亚最大电商Lazada被 阿里巴巴 以10亿美元收购;印度时尚电商Jabong卖给了印度电商巨头 Flipkart ;尼日利亚诞生了非洲第一家互联网独角兽公司非洲互联网集团(AIG);欧洲在线外卖服务平台DeliveryHero本周宣布,可能于明年上市……

这些公司并购或快速崛起的幕后推手,是一家德国的上市公司Rocket Internet,人们习惯性地将其称为“克隆工厂”,且语气中常常包有贬义。

  所谓“克隆”,其实并不冤枉。其创始人Samwers三兄弟,总是明目张胆且大规模地抄袭国外互联网成功模式,并以极高效的执行力将仿制品——初创公司复制到 新兴市场 ,再等合适的时间点将其卖给国外的 原创公司 ,也就是被模仿者。

成立近十年,Rocket Internet在全球投资孵化了100多家初创公司,3.6万多名员工遍布全球各个角落。更重要的是,在互联网基础极其薄弱的德国,Rocket Internet引领了一股互联网创业浪潮,其离职员工所创办的公司联合起来,占据了德国互联网圈的半壁江山。

IGV在德国时,参访了Rocket Internet,并专访了该公司多名前高管,及Rocket孵化公司的创始人。

   “克 隆帝国”的金钥匙:执行力+全球化

天底下最疯狂的生意:明目张胆且大规模地抄袭国外互联网成功模式,并快速卖给被模仿者

“我不接受意外,我是这个地球上最激进的互联网创业者,为了赢,我可以去死,我同样希望你们也能做到。”RocketInternet创始人兼CEO奥利弗(Oliver Samwer)在一封邮件中写道。

一位德国风投界人士这样评价Samwer三兄弟:他们就像狼群,似乎与生俱来就流着像狼般的血液。

“群狼之王”奥利弗目光深邃,神情严肃,声音低沉有力。他毕业于德国奥托贝森管理研究院。1998年初,奥利弗说服他的教授赞助他去硅谷考察三个月,在采访了硅谷多名创投人士,学术界人士之后,他发表了题为《美国最成功的初创公司:创业者手册》的毕业论文。

同年,三兄弟去硅谷的山景城为多家科技公司实习。期间,他们对线上拍卖和购物网站eBay的模式尤为着迷,于是折回德国并创办了类似的网上拍卖平台Alando,仅仅三个多月时间,便以5000万美元卖给了eBay;其后,他们又创办了团购网站CityDeal,同样不到半年,就以1.7亿美元卖给了团购鼻祖Groupon。

丰厚的资金回报和成就感,无疑让他们尝到了甜头。2007年,三兄弟创办了孵化器RocketInternet,并将他们之前运用的那套模式玩到了极致,也就此牢牢打上了“克隆工厂”这个印记。

只是奥利弗不以为然,“我们是建造者,不是开创者,真正像爱因斯坦那类有天赋的开创者可能都不到1%——我们没说自己属于那1%,从来没有。”他说道,“我们擅长的是执行力,毕竟一家公司从想法到落地,需要很强的执行力,而不仅仅是伟大的理念。”

高效快速的执行力似乎已成了Rocket Internet的代名词,但另一点也不容忽视——德国人全球化的基因和思维。

  中小企业可以说是德国经济的心脏。德国人用1%的劳动力,出口了10%的产品,两三百人的家族企业比比皆是,很多产品都销往全球各地。所以奥利弗思考的是:英美电商渗透率已超80%,但巴西,印尼等 新兴市场 可能都不到30%,为什么不去开拓新兴市场呢?

   何全球化“复制”:最激进的创业者及其“铁血政策”

RocketInternet以投资孵化形式在全球蔓延开来。与名字相应,他们火箭般增长态势,主要归功于其探索出的“创业三步法则”:

第一步,他们首先在全球范围内监测那些已被证明的商业模式。一旦发现目标(比如亚马逊),即刻选定要布局的新兴市场(比如印尼),然后派送公司内部工程师,营销人员,管理人员到印尼,创办诸如Lazada这样的电商平台,等Lazada招募到核心团队后,那波派送过来的人员马上撤离,或进入下一个项目。

他们在本土会高价聘请类似特质的CEO,那些从投行或咨询公司出来的年轻人,有很强的分析性头脑,对数字敏感,不安分,喜欢自我挑战,可能并未创办过公司,但有一股创业劲儿。

核心团队搭建完毕后,进入第二步——用高度标准化和优化的流程快速推进项目,这其中包括IT,SEM,SEO,BI,CRM等功能,Rocket内部有张“公司创办流程图”,每一环节都得在特定的时间内完成。

当IGV问道,“完不成指标怎么办?”Rocket负责人笑着回应,“基本上没有完不成的。”

天底下最疯狂的生意:明目张胆且大规模地抄袭国外互联网成功模式,并快速卖给被模仿者

发展到特定阶段,这些孵化的初创公司迈入第三步——迅速实现规模化,比如短租平台Wimdu进入东南亚一定时间后被要求在三个月内开拓10个国家。Rocket对全球同步扩张的一个理念是,一个地区CEO有好想法能实时同步给全球其他地区的CEO,若他犯了错,其他地区CEO就不会第二次犯错。

听起来多少有些道理。但现实是,不是每个人的心态都像奥利弗那样。

团购网站CityDeal的联合创始人,Contorian创始人Tobias Tschotsch在接受IGV专访时表示,Rocket投资孵化的公司通常创始人持股5-10%,而公司在各国的负责人通常不持股,回报他们的是高薪酬,这让他们感觉不像创业者,更像是职业经理人。

前Lazada印尼联合创始人兼CEOFung Fuk Lestario表示,他在创业早期,就得两个月内雇佣15人,而那时文化架构还未建立,团队扩建过快会导致内部混乱。但这似乎是Rocket的一贯做法,给你资金和权力,短时间内,不管花多少钱也要雇佣到最优秀的人。

但权力何尝不是意味着重担。“刚开始奥利弗几乎每周都与我们通话,”Lestario回忆道,“每天都有目标,且细化到每一步,以数据为导向,追踪每项指标。”超乎寻常的业绩指标压得很多创始人揣不过气来,他们的精神压力可想而知。

  原Rocket管理 合伙人 ,现任德国风投基金ProjectA创始 合伙人 Uwe Horstmann认同上述说法,并告诉IGV:这是一家非常有野心的公司,快节奏,快速执行,这一过程中,个人也能快速学习历练。

  但快速扩张模式备受诟病的另一点是,Rocket孵化的初创公司前期会高价挖人,聘请一批行业 精英 ,公司快速试错,若觉得方向不对,就会改变方向;若长期烧钱仍不见效,会毫不犹豫甚至不给理由地快速裁员。

奥利弗的逻辑是,大部分初创公司会失败,这很正常,重要的是,及时意识到失败,并进行止损。

但他似乎没有意识到,或者说并不在意——不恰当的裁员方式会极大地影响其品牌和口碑。

1 2 下一页 阅读全文

随意打赏

互联网家装模式明目张胆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