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地逃亡》首日票房破亿,高额保底制造狂热2016?
上周(7/11-7/17)全国票房报收于9.74亿,同比去年跌去了近一半,45.28%的负增长。与去年同期相比(7/13-7/19),TOP3的影片《寒战2》上周累计票房5.73亿,比去年的《捉妖记》当周累计票房6.76亿相比少了近1个亿,前者已上映2周,而后者当时刚刚上映四天;《大鱼海棠》上周累计票房4.61亿,比去年同期的《大圣归来》当周累计票房4.69亿旗鼓相当,且两片均在当时已上映两周;《致青春2》上周累计票房3.08亿,比去年同期的《煎饼侠》当周累计票房4.33亿少了一个多亿,前者已上映两周,后者当时也才上映三天。
比较两年同期的冠军影片,《捉妖记》的豆瓣评分为6.9,而《寒战2》的豆瓣评分为7.1,看起来至少是不相上下,两片还都是安乐影业出品,又都是3D版(票价相仿),却在票房产能上如此悬殊——才一年的时间,观众 去哪儿 了?
如果把这个问题抛给2015年的市场,问题应该转换成,这些涌入的观众到底来自哪里?是小镇青年?还是低价票引来的“新人”?抑或是两者其实有相当大面积的交叉重叠?
这一本账,在线选座商的大数据一定看得到——去年被鼓吹的“小镇青年”在今年的暑期档他们还在吗?去年那些被9.9元低价票轰出来的观众在今年的暑期档是仍然拿着9.9元的票出现的吗,还是已经成为了这个市场稳定的观影群体?
壹娱观察(微信ID:yiyuguancha)无意冒犯“小镇青年”或是对价格敏感的电影观众,但以上问题的答案对行业的监管部门和市场主体都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关系到行业/企业的规划/计划和目标的设计或设定是否踏实、是否合理。
面对今年降速的第二季度和有可能负增长的暑期档,国产片应该重新建立更理智的票房目标,并重新约束成本。
今年34亿的《美人鱼》和去年24亿的《捉妖记》恐怕会是这一两年里都难以超越的峰值。今年目前票房前十的影片仅有三部是国产片,且都属于春节档,也就是说都是极端档期里的极端表现。随后五一档的《北西2》、贺岁档尾声的《唐人街探案》、暑期档的《寒战2》《大鱼海棠》分别为7.86亿、6.82已、6.2亿和5.1亿(《叶问3》票房确证水分太大,不计入),特别是暑期档的两部电影,一部是高品质的口碑佳作,一部是有情怀的粉丝电影,都不过是五、六亿的票房产出——在目前的市场环境里,一部国产片喊出10亿的保底价,而且还有公司接盘,壹娱观察(微信ID:yiyuguancha)是有些不解的。
10亿若是在去年的暑期档并不是一个令人惊奇的数字——除了《捉妖记》之外,《煎饼侠》的总票房为11.6亿,《大圣归来》最终也接近10亿,但今年这个数字真是令壹娱观察(微信ID:yiyuguancha)替《绝地逃亡》的保底方们捏把汗,不止是因为《寒战2》才不过刚刚摸到了6亿,而且接盘侠们是否考虑过成龙早已不是十多年前能够在银幕内外都创造惊喜的巨星成龙了——在2015年那个票补满天飞的春节档,成龙主演的《天将雄师》最终票房是7.4亿,还不及其2012年贺岁档的《十二生肖》8.8亿。到了2016的暑期档,成龙的动作喜剧凭什么能够刷新自己的票房纪录呢?难道是因为成龙特别受到年轻人、90后的喜欢吗?
当然,《绝地逃亡》还有范冰冰,她是话题女王——但难言票房女王。
去年影市大热的时候,暑期档范冰冰主演的《王朝的女人杨贵妃》的票房惨剧对大部分从业者来说恐怕仍记忆犹新;2014年的暑期档范冰冰主演的《白发魔女传之明月天国》是3.89亿,再往前的由范冰冰主演的商业片就不一一赘述了,总之是与卖座绝缘。范冰冰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是颜值和言值(金句)上的女王,是媒体追逐的宠儿——但并非电影观众追逐的卖座明星。李玉导演的作品帮助其表演上达到了一些成就,但大众对其作为电影演员的认可实际远远不足,除了2003年的《手机》成就了武月这个与范冰冰久久联系的角色之外,恐怕只有再等到今年中秋档的《我不是潘金莲》,范冰冰才会有另一个匹配其电影演员职业的知名角色出现了。
去年 腾讯 、今日头条、微博等互联网媒体的一些基于大数据的明星榜单上范冰冰几乎都是大满贯,特别是在地域、年龄、收入等不同类别的细分榜单里,范冰冰都几乎是女王级的“统治”——这种无差异的大热本身反倒让范冰冰的粉丝有些面目模糊,换句话说范冰冰在任何人群里都有很好的关注度,但因为并不垂直、并不专属反而难以形成狂热、忠实、有很强归属感的粉丝群体,比如可以看下范冰冰的微博和贴吧,均难言热闹、活跃。
大银幕的卖座明星与小荧屏的卖座明星还是有很大不同的,范冰冰的《武媚娘传奇》在两岸三地都是高收视电视剧——但不管是客厅里的电视机还是手机上的视频,观看的门槛都几乎是零,这与去电影院要买电影票是完全不同的,不仅有相当的费用支出还有不可避免的时间消耗——观众对于去影院看电影和在电视、手机上看剧对品质的期待是完全不同的,想想为什么那么些烂到不可思议的电视剧一样能有不错的收视率——因为廉价,所以观众对粗制滥造的容忍度就高。
话题女王的媒体热度带热一部电视剧的高收视率不难,给一部电影带来足够的媒体传播热度也不难,但是说服观众因为话题女王而走进电影院则是有相当难度的。观众面对有较高门槛的一项消费活动,一定会投入理性思考,衡量成本与期待值是否划算。
以上的个案分析仅是希望在目前面临调整期的 中国电影 市场里,企业能够随着观众的理性亦趋于理性,不要因为某些发行工具的便利就以“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大跃进思维给自己和行业注射兴奋剂。
历史上“大跃进”之后紧跟而来的就是三年困难时期——早一点恢复理智和冷静,那场悲剧就不会发生。
“欣闻”《绝地逃亡》首日破亿,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狂热的2015年暑期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