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马扎热议追踪:这是一个经历转型急需营销自救的故事
“就想知道,不扫码坐会怎么样?会咬我吗?”
“共享马扎来了,网友:哈哈哈,承包了我的笑点”
“弱弱问一句:我不扫码,坐上面扎屁股吗?”
这一句句脑洞大开的评论,说的不是别的,就是最近几天火遍朋友圈和微博的“共享马扎”,有没有一种要为各位网友智商点赞的冲动?继共享单车、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共享健身房之后,共享模式再一次如风卷般一样刷新了人们眼球。然而,喧闹之后却是一地鸡毛。
有媒体报道,共享马扎一天丢了一半。扫码出现的是公司的微信公众号,也没有支付功能,这根本不是所谓的共享经济,只是为了推广公司主营共享巴士业务,更有自媒体爆料了该公司与某公关公司策划的具体文案。
如今,在百度上搜索“共享马扎”一词,信息量达到700多条,真是应了那句“越炒越热,越炒越离谱”。真相真是如网友和媒体所报道的那样吗?8月15日, 猎云网 就来到背后的主角—北京微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采访了公司联合创始人郑安莉,试图揭开背后的真相。
从军品售后服务到共享巴士
8月15日早上,猎云网来到位于北京海淀区宝蓝金园国际中心。在标有公司logo的墙角摆放着五把贴有不同颜色的马扎。郑秀莉告诉猎云网,这并不是他们的主营业务,公司主要业务是运用共享巴士提供门到门的机场接送服务。
不过,公司最开始的名字并不叫微巴,而是北京微感科技有限公司,主做军用品的售后服务,由微巴创始人成政一个人经营。
这主要跟成政的经历有关。据郑安莉介绍,在2012年退役前,成政是一名陆军上校,退役后,因此做了跟职业相关的产品。到了2014年,经常打车前往机场的成政发现,每次都会有人在旁边招手等待,这让他产生了能否根据路径加上某种方式,一次性承载更多顾客,这便是微巴最初的想法。
而在部队的经历,帮助他更好地去实现这个想法。随后,他开始组建团队,进行技术研究,但是,创意只是一瞬间的故事,想要真正实现却需要一步步去攻克。比如,他们需要研发行驶路径规划引擎、用户需求仿真系统、行驶时间预测引擎。这些技术如果不能攻克,门到门的接送服务就不成立。
通过一年多时间的探索,在系统完善后,公司于2016年7月进行了名字的变更,无论是业务的转变还是名字的变更,这与天眼查结果一致。
随后,共享巴士服务则于2016年12月进行试运行,并于今年4月1日正式运行。接送范围从北京的任何地方到 首都机场 的T1、T2、T3航站楼,提供24小时服务。
据郑安莉介绍,目前公司拥有七座巴士车20辆,根据公司业务,月底还将增补10辆巴士车。运营至今,公司平均每天业务保持在500单,服务用户达到5万人次。
天使轮融资bp曾修改37版 无专业VC支持
而共享巴士业务能发展如此之快,主要得益于去年的一场融资。那么,是否意味着共享马扎也有资本支持呢?郑安莉回答道,并不是。
据郑安莉介绍,公司种子轮投资是由创始人与联合创始人共同投资。2016年6月,迎来天使轮投资,由个人投资950万,股份占比为23%。之后,再没有新的融资。
但是这次的融资,并非是一直顺畅的。其创始人成政也曾在媒体上公开表示,天使轮的融资也并不是很顺利。“我的天使轮BP一共改了37版,参加了近200余场路演。”成政说。
猎云网通过天眼查看到,正如郑安莉所说,公司目前的股东都为自然人股东,没有大的资本入股。股权变更发生时间也与其所述一致。
一提到共享字眼,众人首先想到的肯定是融资。上千万、上亿融资的新闻,比比皆是。但是,这样看来,共享马扎背后的公司却是一支没有专业VC青睐仅靠个人资金支持的团队,更是缺少知名资本的背书。
这也源于微巴的自身故事不那么性感,商业形态也直接决定了可见的市场规模。
运行4月盈收略亏损 市场占有率是关键
如今,运行4个多月的共享巴士发展如何呢?郑安莉也一一进行了介绍。
微巴进行的是机场接送业务的,全程口价39元。用户在微信公众号上进行订单后,公司车辆会根据不同用户的时间进行合理的整合,但是保证首名用户在上车15分钟后,一定要发车,所以会导致一些极端情况的出现,有时车上只有一人,有时人数超过6人。公司需要承担的成本则包括油费、维修保险、过桥费、人力成本等。
在这种商业模式下,公司如果想要盈利,每辆车的乘客率就得达到3.5人,目前公司大部分都保持在3.5人次,但避免不了极端情况的发生,因为从正式运营只有不到4个月,所以目前经营略亏损,需要在运力上做一定补贴。
她讲道, 盈不盈利主要看车辆乘坐人满不满,这就需要看车辆的整合率。而整合率又取决于订单与客户密度,也就是市场占有率。 这意味着,拥有更多的用户与市场,才能保证公司达到盈利。
试水边做公益边做推广,不存在商业模式
通过分析共享巴士的商业模式,知道市场占有率的重要性。因此,微巴在发展业务的时候,就在思考如何能更好地获取用户,拥有市场占有率。
这时候,他们发现机场经常会有很多等待车辆的人,在地铁、公交车等场景中,这样的情况更是普遍。所以,他们就商量能不能做一个供大家休息,又能传播公司现有服务与知名度的产品,经过头脑风暴后,便推出了“共享马扎”这项服务。
经过一段时间的计划,他们开始了投放。郑安莉介绍道,首批马扎于12日开始投放,投放地点有三里屯、国贸、呼家楼、团结湖、双井等。
然而,在投放第一天,就在微博与朋友圈传开,媒体也是纷纷争相报道指出,共享马扎与以往的共享模式并不一样。在扫描马扎上的二维码后,出现的是微巴公司的微信公众平台,而且没有上锁,也无需付费。因此,有人认为这是一场披着共享外衣的炒作。
郑安莉回答道,她不认为这是一次炒作。据她讲述,他们的初心就是想给在机场、公交车站等路上等待的人们提供一个暂时免费休息的服务,所以最开始就定义为一半做公益一半用来宣传公司业务,却没想到会引来如此大的关注。
问及共享马扎投入成本,她表示不方便透露,只是说上千个。但是,根据共享马扎的特征,还是可以推算出来的。首先,共享马扎几乎没有运用到定位系统与防盗设置,就是一个普通的马扎。普通马扎的成本大约在5元至15元不等,按照这样的价格计算,1000个马扎的成本也就是1万元左右,2000个就是2万元左右,以此类推。
在质疑公司炒作的同时,另一种声音则是在分析它是否类似其他共享产品,拥有何种商业模式?
对此,郑安莉说,共享马扎只是公司共享巴士服务的补充品。公司的主营业务还是共享巴士。至于共享马扎因为是做公益与广告, 所以,从一开始就没设想过要建立商业模式,就更没有必要用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去分析它。
无所谓商业模式,所以对于丢失问题,他们也就不存在疑虑,也不会去追踪。她表示,在没有投放时,公司就已经想到。至于马扎的去向,他们也无从知晓。 未来,如果继续投放的话,仍然坚持服务到有需求的人,不会谋取盈利,也不会通过第三方广告去盈利。
不过,对于网民们担心的影响市容问题,她表示之前没有想到。但是,目前公司已经停止了马扎的投放,如果今后要继续投放的话,会听取相关部门的建议,再进行定夺。
人手有限选择与第三方公司合作
较之于上述两种质疑与分析,此次事件中,最直接指出且具有具体证据的便是,自媒体号“媒媒哒”展示出的策划方案,并指出是微巴请公关公司做的一次营销推广活动。
对于这个问题,她是这么回答的。 “我们公司目前是一家创业型公司,团队有20多人,负责市场的只有两个人”。 郑安莉指出,因为市场人员有限,所以以往的市场营销活动也会跟第三方公司合作。此次的马扎事件,也是一次普通的合作事件。
而且,对于任 何一 家公司而言,如果要进行大量的广告投放,都会进行相应的文案计划,不可能一头脑风暴就开始实施,这是很正常的。
事实上,这也是很多创业公司的无奈。既要推广市场,但迫于人手,只能选择与其他专业公司合作。
创业公司想要扩大市场还需谨慎嫁接
而今,事件还在被热议中,但追究其背后的真相才发现,这是一家创业公司在经历业务转型、融资收挫、市场占有率不高的情况下,选择的一种自救或者是试水方式。据郑安莉介绍,他们目前也正在寻求A轮融资。
这不仅让人深思,创业公司发展继而扩大市场,项目选择重不重要?微巴对标的是美国运营的share-ride服务,包括SuperShuttle、Prime Time、Airport Shuttle等。郑安莉表示,今后公司的主营业务还将是机场巴士接送,先把这个项目经营好再说。
她认为,门对门接送服务可以成为一个发展壮大的行业。但实际上,共享巴士上门服务并不是才兴起的一件事物,已经经历由盛变衰亡。猎云网也就此报道过《盈利方式简单、成本惊人,互联网巴士缘何销声匿迹?》一文。而微巴目前的盈利方式也是通过用户在微信公众号下单,进行盈利,这样看微巴会选择共享马扎的方式去获取用户,也就不足为奇了。
回归到此次共享马扎事件,虽然微巴没有想到会产生这样的结果,但营销效果却远远比花上千万投入硬广与软广效果要好很多。
虽然策划性的营销传播并不是第一次出现。之前,在地铁上出现的丢书营销事件,在对书籍进行二次利用的同时,以此提醒人们要增强阅读,但并没有让众人反感。
共享马扎也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进行传播,但因为选择搭上“共享”这架马车,一个尚未有定论的商业课题,迎来质疑与嘲讽也就难免。因此,猎云网想提醒的是,传播营销并没错,但在策划传播方案时,还需谨慎嫁接主题,以免招来谩骂与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