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深陷“中年危机”:它如何变成自己曾经讨厌的样子?

投资界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创业维艰,即便是 雷军

  8000万,这是2015年困扰了小米公司一年的销量数字,它是被媒体无数次问到的问题,是“友商”攻击的借口,也是创始人和员工的心头魔咒。虽然2016年年初 雷军 就说出了“开心就好”,但问题依然存在,最终的结果就是销量排名下滑。

互联网营销、没有工厂和线下店、高性价比产品,这曾经是小米公司赖以成功的标签,而从今年开始这些都在逐渐褪去,我们看到它开始请代言人打广告、狠抓供应链,也开始重视线下店和高端品牌。勇气、决心、创新、活力,这是我们从小米这家创业公司的改变中所看到的品质。

这也是我们这篇文章要探讨的问题,小米公司为什么要改变?它的改变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7月11日,红米手机1.1亿台销量庆功会,小米公司创始人雷军终于有了一次以轻松姿态面对外界的机会。

伴随着两位击鼓手营造的宏大声势,47岁的雷军身着白色小米员工T恤和黑色西裤,缓缓步入小米总部顺事嘉业创业园的舞台中央。这是一座四合院式的楼宇,四周上方的玻璃窗旁,挤满身穿同样T恤的小米员工,他们试图透过窗户感受庆功会的气氛。

小米深陷“中年危机”:它如何变成自己曾经讨厌的样子?

舞台后方的红色大屏幕上,红米手机的最新累计销量“1.1亿台”格外显眼。雷军身前的一张长条桌上,摆满了12瓶香槟和11块蛋糕,这11块蛋糕上的字拼在一起就是“110,000,000”(1.1亿)这一数字。

雷军在现场宣布将请三位明星作为红米手机代言人,随后他带领小米众位高管开香槟进行庆祝。

在一轮拍照留念之后,雷军独自呡了一口高脚杯中的香槟。他的身后,小米几位高管正分成几组对谈着。独自站在台前的雷军并没有参与,他将手中的酒杯摇晃了几下,金色的液体在杯中摇曳起伏。

这位几度经历互联网公司兴衰的创始人比谁都清楚,红米手机巨大销量的光环背后,是小米在手机供应链管控的隐忧——今年上半年,小米有三个月处于手机极度缺货状态,这是雷军在今年6月23日一次小米组织的专家闭门会上透露的事实。

  更为严峻的是,小米手机的销量已经被对手甩在身后。IDC数据报告显示,2015年第四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排名 华为 第一,苹果第二,小米已经落到了第三。2016年第一季度 华为 依然排名第一,第二至第四名分别为OPPO、vivo和苹果,小米已经落到第五。2016年第二季度,OPPO和vivo则再度超越小米。

就在去年,小米尽管没有达到预期的8000万至1亿台的手机出货量目标,但仍然是中国手机市场的老大。 

正如雷军自己所说,小米正在经历自成立以来的首次谷底。

   小米模式失灵

   小米所谓的谷底,本质是中国智能手机增长放缓和竞争对手挤压下的商业格局变迁,导致其赖以崛起的小米模式失灵。

所谓小米模式,用雷军创业伊始不断对外宣扬的说法是,不建工厂,不做线下渠道,不投放广告,而是以轻资产、互联网销售和高性价比的方式快速打造单品爆款。

  这一模式在起初的两三年内呈现井喷式增长,一度让包括 华为 、联想等在内的传统手机厂商陷入极度恐慌,纷纷开始效仿小米的打法,线上销售也逐渐成为几乎所有手机厂商的标配。

如今,仅仅依靠互联网不再是灵丹妙药,小米自身也开始与当初的模式渐行渐远。诸多变化显示,小米正在向着一个相反的方向发展,逐渐变成自己曾经“讨厌”的样子。

创业之初,雷军在各种公开场合说,小米的盈利模式最重要的就是轻资产,它没有工厂,所以可以用世界上最好的工厂。但现实是,由于小米没有自己的工厂,对供应链的掌控乏力,很容易出现供货不及时乃至断货的现象。

小米信奉干掉渠道只做线上的模式,通过小米网等线上渠道销售手机,可以省去渠道差价和零售店成本,消费者就可以最实惠的价格买到手机。但去年以来,手机线上渠道的出货量增速开始放缓,目前超过2/3的用户仍然通过线下渠道进行购买,小米不得不针对此做出调整,今年之内要在全国范围内开设60家“小米之家”线下店。

小米曾号称不做广告,只在新媒体渠道进行营销推广,认为用户的口碑传播就是最好的广告。而现实情况是,由于其鼓吹的性价比模式已经不再具备优势,仅仅依靠线上新媒体推广,难以到达三四线城市的目标用户,于是小米开始做楼宇广告,聘请代言人,甚至未来会考虑电视广告。

   模式变化的同时,随着小米逐步变成一家估值高达450亿美元、员工人数突破8000人的超级独角兽时,小米内部员工心态开始出现分化,流程变得复杂,正在变成一家大公司。

雷军此前对外声称公司内部“不开会”,但实际上小米每个部门几乎都有每周例会和其他大会小会,和所有大公司并无区别。

雷军在今年初的小米年会上说,小米手机2016年没有销量目标,只要开心就好,但这并不代表所有部门和员工都没有KPI。

   小米MIUI前员工张辰溪向《深网》讲述,小米有些部门仍然有KPI,不过KPI无关手机销量,而是以盈利多少作为指标,比如他当时所在的MIUI部门,单就“MIUI论坛”这一App的每月盈利就要求不低于50万元人民币。

最近一年小米高层重视营收的变化很明显。“以前MIUI很少内置来自外部的广告,而是专门做优化,哪里体验不好修改哪里,一个功能哪怕没有坏处,只要对用户没有好处,小米就不会上线。”张辰溪说,现在的产品理念是,在考虑用户体验的同时,更加看重一个功能赚不赚钱。

如果用人的一生来对比,小米正在遭遇中年危机:不再轻快、不再高歌猛进,变得成熟稳重、循规蹈矩。最终,小米会逐渐变成一家传统的手机公司吗?

   从“不要工厂”到雷老板“亲自管工厂”

实际上,就在召开红米手机1.1亿台销量庆功会的四天前,雷军还在小米手机部召开了誓师大会,宣布小米手机进行二次创业。

  在这次大会上,雷军重点强调了自己从5月18日开始,已经接替小米联合创始人、供应链负责人周光平,直接管理手机产品研发和供应链, 有信 心让手机及时供货。

在4年多的疯狂成长中,供应链的问题就像一颗肿瘤在小米体内不断扩散,直到这一次雷军亲自上阵,外界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以极具性价比的单品收获海量销量,这是小米手机成功的最核心因素,迄今销量突破1.1亿台的红米系列便是最好的佐证。

但是,一位手机厂商供应链人士王强告诉《深网》(微信号:qqshenwang),单品对于手机厂商的供应链管理要求并不高,只要控制好核心部件和成本,做好单品爆款并不是难事,难的是应对多款产品同时生产的供应链管控压力。

  一般来讲,智能手机由上百颗物料组成,这意味着至少有上百家供应商。初期,小米同时只生产和销售一款手机,加上对物料的要求还处于摸索阶段,所以供应商并不多,管理起 来也 相对简单。

   “小米一炮走红后,出货量急剧攀升,供应链掌控力的问题开始暴露出来。因为没有备用供应商,一旦主供应商出了问题,就会导致产品跳票、断货等问题。”王强对《深网》说。

  当时,2013年小米手机3的“换芯门”事件,就是为了应付紧迫的交货需求,小米以低端的 高通 8274芯片替代了之前宣传的 高通 8974芯片,导致消费者不满。

  小米初期的产品都以 高通 芯片为主,核心部件都压在一个供应商之上,对生产节奏的把持自然能力较弱,缺乏议价能力。“在核心环节上,如芯片、屏幕、存储、生产等方面,手机厂商需要建立至少3个供应商,以备不时之需。”王强说。

  后来,2013年年底雷军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亲自与英华达、MTK等供应商进行谈判,在芯片上引入了 高通 的竞争对手MTK,以及后期的英伟达;在生产上为了保证供货,如红米需求大增时,在代工厂闻泰独家代工的基础上,增加了富 士康 与英华达生产。

但随着小米产品款数和类型的不断增加、销量的增长以及向海外市场的拓展,小米的供应商体系愈发庞大,最多的时候有超过100家。对于成长的小米而言,如何把控这个“巨无霸”供应链是一个巨大挑战。

由于对供应链缺乏有效的管理,小米的产品总是出现拖延上市、断货、跳票等问题。如小米1s青春版原定于2012年的光棍节抢购,最后拖到12月才开售;小米Note顶配版被小米总裁林斌以“追求极致体验”为理由跳票。

到今年这个问题愈发严重。最新的小米5的发布从2015年下半年直接拖到今年年初,拖延竟达半年多(按照过去小米3与小米4的发布间隔为一年,小米5应该在去年第三季度发布),外界认为是与高通820芯片推迟发布有关,而小米5尊享版拖了更久才上市;要与小米MAX、MIUI 8一同发布的小米手环2,也因为量产原因,推迟了一个月才发布。

“供应链管理是个长期学问,小米现在缺乏对供应链的整合能力,但这里面牵涉的利益链条太长,小米公司又是个互联网背景的公司,加上后期不断推出的路由器、小米盒子等产品,出现供应问题在所难免。”王强说。

  面对上述问题,小米不断通过引入人才和改善供应商关系来提高供应链管理,两年间陆续挖来诺基亚、 摩托罗拉 、高通等专业手机人才。他们为小米带来了LG、索尼、东芝、高通等欧美手机巨头御用的高端元器件。

  不过,这些供应商并不仅服务于小米,他们还与苹果、三星、 华为 等巨头合作,相较而言小米的话语权有明显差距。

“苹果、三星、华为这三家的供应链做得好,一方面是因为它们身处电子行业多年,经验丰富;另一方面,其高层对供应链管理一贯十分重视,经常一个月至少飞三次去与供应商沟通。”

雷军开始行动了。他替代周光平亲自主抓供应链,并且立即有所行动。来自韩国媒体的消息称,雷军7月上旬访问了首尔市,与三星电子高管商谈部件供应合作。这是雷军首次以小米CEO的身份访问三星大本营。

1 2 下一页 阅读全文

随意打赏

深陷危机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