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暴风影音VIE红筹回归之路:投资监管、外汇监管、涉税事项、IPO审核事项详解

投资界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干货】暴风影音VIE红筹回归之路:投资监管、外汇监管、涉税事项、IPO审核事项详解

红筹企业回归国内资本市场的实务中,监管部门审核的重点,在于从投资审批、外汇监管、涉税事项等方面确认红筹架构搭建与拆除的合规性。

  随着境内外资本市场宏观环境的变化,考虑到不同市场投资者对中国企业或资产的认知及估值差异,拆除已搭建好的红筹架构,转而谋求在境内A股上市的趋势在近两年日渐明显。采用协议控制架构(VIE)的红筹企业,已经有 朗玛 信息、 二六三 网络、 启明星辰 等率先踏上了回归之路。北京暴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暴风科技”),则为其他具有回归意愿的VIE红筹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暴风科技去红筹

所谓协议控制型(VIE)红筹企业,一般以境内主体注册的内资公司(OpCo)作为相关业务的实际运营主体,由境外持股公司(SPV)返程设立外商独资企业(WFOE),再通过WFOE与OpCo及其股东之间签署一系列的控制协议,实现境内运营主体相关业绩并入境外融资主体的财务报表的目的。如果VIE企业拟从境外上市转向境内资本市场,则需要拆除上述红筹架构,建立符合境内监管要求的股权结构(见附图)。

暴风科技主要运营国内主流的视频播放器——暴风影音。其在2006~2008年间进行了3轮PE融资。在这一过程中,暴风科技设立了境外公司Kuree,并搭建起了以境外上市为导向的VIE架构。此后,网络视频行业陷入前所未有的版权纷争,在是抓住即将实现的盈利还是加入购买版权的“烧钱大赛”的战略选择中,暴风科技选择了前者,并由此调整了上市方向。

  为了登陆国内创业板市场,暴风科技自2010年底开始拆除红筹架构,通过签署重组协议以及VIE终止协议、注销Kuree及境外权益的同比例落回境内与调整股权激励安排、境外投资人 IDG 及Matrix变现退出,以及注销WFOE互软科技及股权转让等操作,相关业务境内运营实体仅剩拟上市主体 暴风网际 (暴风科技前身),并于2012年3月首次提交创业板申报发行文件。

就红筹企业回归A股而言,红筹架构搭建与拆除过程的合规性,始终都是监管机构关注的重点。结合红筹架构搭建与拆除的操作流程,在对拟拆除红筹架构回归A股的企业合规性进行分析确认时,需要特别关注投资监管事项、外汇监管事项、涉税事项、VIE特别事项与IPO审核一般事项。依据各事项的相关法规,暴风科技在上市过程中对各事项进行了合规性确认,并就监管部门提出的关注点与问题进行了核查与说明,最终获准公开发行股票。

协议控制型红筹企业拆除架构后的股权结构图


1 2 3 4 5 6 下一页 阅读全文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