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厉害的“权威人士”又在《人民日报》发声了 他把中国经济的未来说了个透!

投资界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还记得那位神秘的“权威人士”吗?时隔4个月,5月9日,《人民日报》头版与二版刊登了专访权威人士《开局首季问大势》。

记者注意到,这已经是去年5月以来权威人士第三次以这种形式把脉中国经济了。第一次是2015年5月25日刊登的《五问中国经济》,第二次是2016年1月4日刊登的《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很厉害的“权威人士”又在《人民日报》发声了 他把中国经济的未来说了个透!

近期,国家高层也频频调研、表态中国经济。譬如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强调,中国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符合预期目标,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经济下行压力仍较大,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经济L型,一两年不会变

对于中国经济趋势,权威人士指出,综合判断,我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这个L型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

此前,针对中国一季度6.7%的经济增速,以及一些宏观经济指数的回升,有观点认为,中国经济实现了“开门红”,有人认为是进入了“小阳春”,更有乐观者认为中国经济已触底,将呈现U型反转。

对此,权威人士表示,今年开局的经济形势平稳,经济运行的总体态势符合预期,有些亮点还好于预期。但是,经济运行的固有矛盾没缓解,一些新问题也超出预期。因此,很难用“开门红”“小阳春”等简单的概念加以描述。新进展方面,权威人士指出,服务业比重继续提升,新模式、新业态竞相涌现,一些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快速增长,居民消费不断升级,“五一”小长假国内旅游火爆,长三角、珠三角等主动适应新常态、注重需求分析、追求创新和质量效益的地区,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加强。尤其是各地区各部门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按照中央的要求主动开展工作,成效正在逐步显现。但权威人士同时强调,我们面临的固有矛盾还没根本解决。“稳”的基础仍然主要依靠“老办法”,即投资拉动,部分地区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较大,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特别是民营企业投资大幅下降,房地产泡沫、过剩产能、不良贷款、地方债务、股市、汇市、债市、非法集资等风险点增多。

权威人士认为,在面临的主要矛盾是结构性而不是周期性的情况下,“进”才是“稳”的根基。“进”,就是解决经济运行中的供给侧、结构性、体制性问题,这需要时间,目前还处在起步期,新动力还挑不起大梁。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对记者表示,目前中国经济有筑底企稳迹象,但是经济增长的基础还不是很结实。最根本的还是要推动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尤其是坚决推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并把补短板和稳增长有机结合起来。

   股市汇市动荡 高杠杆是“原罪”

对于目前市场上对于经济发展前景乐观情绪与悲观论调并存,预期不是很稳定的状况,权威人士表示,稳预期的关键是稳政策,不能摇来摆去。要善于进行政策沟通,加强前瞻性引导,提高透明度,说清政策目的和涵义,减少误读空间,及时纠偏,避免一惊一乍,不搞“半夜鸡叫”。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今年宏观调控上,要更注重前瞻预判,避免事后亡羊补牢。并且在应对局部风险上,要有整体的思路及预案。对于今年股市及房地产市场,要在宏观审慎方面加大力度。对于股市,权威人士指出,今年伊始发生的股市汇市动荡,反映出一定的脆弱性。要避免把市场的这种“超调”行为简单理解成只是投机带来的短期波动,而要从整个金融市场的内在脆弱性上找原因。其中,高杠杆是“原罪”,是金融高风险的源头,在高杠杆背景下,汇市、股市、债市、楼市、银行信贷风险等都会上升,处理不好,小事会变成大事。

权威人士认为,最重要的是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积极稳妥推进去杠杆。在利用货币扩张刺激经济增长边际效应持续递减的情况下,要彻底抛弃试图通过宽松货币加码来加快经济增长、做大分母降杠杆的幻想。对各类金融市场存在的风险隐患,金融监管部门要密切配合,摸清情况,做好预案。目前银行坏账处于上升趋势,是经济问题在金融部门的必然反映。只要我们勇于面对,主动应对,不掩盖和拖延风险,结果就没那么可怕。

高层对于股市也是尤为关注。4月29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的会议上强调,宏观经济政策要增强针对性。要保持股市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调节作用,加强基础制度建设,加强市场监管,保护投资者权益。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逐步形成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双向浮动、有弹性的汇率运行机制。

   僵尸企业该破产依法破产 人员安置为重点

随着供给侧改革力度的加大,“三去一降一补”的五大任务也得到更深层级推进。

潘建成表示,降成本和补短板在克服经济下行压力中有重要的作用,降成本能够使整个企业的供给环境宽松,企业的生产环境改善、积极性提高。其中在降成本方面,国务院已有部署。譬如,今年5月1日起,“营改增”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实现货物和服务行业全覆盖,打通税收抵扣链条,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和制造业升级。

潘建成认为,服务业“营改增”的全面推行,不仅能够降低企业的税负,而且能够促进企业升级。“营改增”不仅是一个减税的目标,实际上也是协助整个供给侧改革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从改革角度上,一般财税方面的改革见效会比较快,比较明显,更具有针对性。权威人士指出,下一段,化解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等措施也会向纵深推进。这项工作的“减法”色彩较浓,不可避免涉及人和钱,即就业和债务问题,难度和要求都比较高。

在潘建成看来,要毫不动摇地处置僵尸企业,通过适当“弃子”带来满盘新的生机,促进一些困难行业和企业浴火重生。

近期,国家高层频频调研中国经济,就业作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一直尤为关心的事项再次被重点讨论。5月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带队考察人社部,并主持召开20多位部级领导参加的就业工作座谈会。李克强说,就业是民生之本,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稳增长的根本是为了保就业。

而对于就业方面可能面临的问题,权威人士表示,当前就业领域最突出的问题是,对“僵尸企业”的处置、对产能过剩行业的调整会引起下岗压力显性化。这轮下岗的行业和地区较集中,大部分是国有企业,其中很多是40—50岁职工。

解决办法上,权威人士指出,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人不保企”,勇于处置“僵尸企业”。强调要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但对那些确实无法救的企业,该关闭的就坚决关闭,该破产的要依法破产,不要动辄搞“债转股”,不要搞“拉郎配”式重组,那样成本太高,自欺欺人,早晚是个大包袱。权威人士认为,要把人员的安置作为处置“僵尸企业”、化解过剩产能的重中之重。能培训的培训,能转岗的转岗,确实不能转岗的要做实做细托底工作。要有人文关怀,带着感情,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既帮他们解决好生活困难,又助他们提高再就业能力。

随意打赏

中国经济转型中国未来经济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