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VC抢筹移动医疗:融资案例翻3倍 2000款APP仍在烧钱

投资界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2015年,国内移动医疗的投资延续了2014年的火热势头,VC/PE对移动医疗的兴趣更是有增无减。不过,业内人士指出,与火热的投资势头相比,国内移动医疗目前仍处于初期阶段,盈利模式处于探索期,VC/PE在未来移动医疗投资中需要投入更多耐心。

   投资火热势头不减

近日,两大IT巨头联手进军移动医疗的消息引起市场广泛关注:IBM苹果(Apple)以及全球最大医疗设备制造商达成合作协议,将把来自苹果Watch的健康数据交给医生和保险公司,并为髋关节置换和糖尿病患者创建个性化治疗方案。

  在国内,2015年以来,移动医疗也受到VC/PE持续追捧。4月10日,杭州康晟健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获得平安鼎创和 经纬中国 的数百万美元投资。

资料显示,杭州康晟健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专注在糖尿病领域的移动医疗服务公司,通过大数据、云服务和移动互联网科技结合糖尿病自我管理支持的各个方面,开展线上APP产品病人推广,线下持续的病人教育和服务。为糖尿病人提供专业、简便、个性化的服务,帮助糖尿病人预防和延迟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日前公司已与平安保险及国内医药伙伴建立慢病管理合作,开展一系列的企业和社区糖尿病管理服务。

  另外,3月6日,梅斯医药获得 启明创投 数千万美元投资。融资后,梅斯医药将在移动医疗服务、多渠道传播(MCM)服务领域持续发力。目前,公司重点打造基于医学知识体系和移动化解决方案的服务,将云、大数据、移动技术与医疗结合,以此提升医疗行业效率。MedSci是专业临床研究与学术服务平台,专注临床研究与临床知识传播。

实际上,去年以来,移动医疗便引起VC/PE抢筹。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移动医疗企业发生的融资案例共计80余起,是2008年至2013年该领域所有融资案例数量总和的近3倍。

移动医疗的广阔市场有望使其获得VC/PE的持续关注。据GSM协会预测,到2017年全球移动医疗市场的发展将带来230亿美元收入,主要动力来自于降低医疗保健成本,以及加强医疗服务范围。其中,设备厂商、内容和应用供应商、医疗保健服务供应商将分别获得66亿美元、26亿美元和24亿美元的收入。

  同时,在“互联网+”的感召下,二级市场的上市公司掀起移动医疗并购浪潮,退出渠道更加畅通,给VC/PE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今年以来, 海南海药 、 朗玛 信息、乐普医疗等上市公司纷纷宣布进军移动医疗产业。

  1月21日晚, 海南海药 发布公告称,拟投资3000万元参股重庆亚德,布局互联网医疗行业。2月27日晚,海南海药再度发布公告称,拟使用自有资金3000万元增资参股重庆亚德,本次增资完成后,公司将持有重庆亚德1300万股股份,占其总股本的18.57%。而在重庆亚德重点布局的移动医疗领域,其研发的医事通平台现有注册用户近600万名。

   盈利模式待探索

2015年以来,虽然VC/PE对移动医疗的投资热情不减,但移动医疗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处于烧钱阶段,VC/PE恐怕需要更多耐心。

“一方面,移动医疗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医生,但是目前国内很多医生还没有上网看病的习惯,也就没有充分纳入到移动医疗的闭环中来,这是需要时间的;另一方面就是移动医疗的收费问题,移动医疗兴起于美国,在美国形成了很多成熟模式,但是中国的情况与美国完全不同,美国的医疗是由保险来付费,通过移动医疗降低成本的动力充足,而中国的医疗是医保来付费,移动医疗还没有纳入到医保范围内,所以我们需要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盈利模式。”一位北京PE界人士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艾媒咨询的研究报告指出,目前国内的移动医疗App已达2000多款,主要分为5种:满足寻医问诊需求的应用,医药产品电商应用,满足专业人士了解专业信息和查询医学参考资料需求的应用,预约挂号及导医、咨询和点评服务平台,细分功能产品。但是移动医疗App目前的三个主要变现模式(广告、增值服务和在线问诊)中,还没有哪个模式称得上成熟。

以国内最有名的移动医疗公司春雨健康为例,其去年8月完成的5000万美元C轮融资,主要用于扩大用户量和增加医生补贴,虽然其去年以来发展出了多种付费方式,付费会员已有几十万之众,但这样带来的收入与补贴医生的费用相比实乃杯水车薪。

在探索中国自身移动医疗行业模式的时候,美国的5种收费模式提供了有益借鉴,分别是向药企收费、向医生收费、向医院收费、向保险公司收费、向消费者收费。比如在向药企收费方面,Epocrates作为全球第一家上市的移动医疗公司,为医疗提供移动临床信息参考,同时为药企提供精准的广告和问卷调查服务。后者构成了其收入的75%。中国目前的移动医疗商业模式最可能的收费群体有4个:医院、医生护士、药企、患者。患者为硬件产品、服务产品付费,医院为HIS、FIS系统付费,医疗机构为企业向它们提供的产品付费,医生护士向移动医疗平台或APP为他们提供的学术参考资料付费。

  “但是,对 中国移动 医疗而言,每种收费模式具体操作起来存在很多问题,所以对移动医疗企业而言,不妨先耐心积累用户,沉淀数据,到了一定阶段,相对成熟的盈利模式肯定会发展起来,这需要VC/PE投入更多耐心,当然还有资金。”上述PE界人士说。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