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加班、亚健康……当你感到身心俱疲时,有没有想过哪天财务自由了,有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最近,一个关于“35岁以后你能干嘛”的话题引起大家的关注。很多人开始沉思:当我们不再年轻、身体已无法承受年轻时的高负荷工作压力、健康亮起红灯时,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保障?能否依然轻松面对公司裁员、经济低潮、并笑着走向“闲得发慌”的人生吗?
这是一个近乎于先有“鸡”还是“蛋”的问题。如果没有年轻时辛勤的奋斗,就不可能有中老年时财富的积累。但当我们发现用“身体健康”拼回来的“财富”开始受到如经济大环境、行业景气指数、公司战略发展等众多外部需求影响而缩水的时候,我们开始彷徨了。是从头创业?还是继续打工?创业就面临付出比过去加倍的努力,且风险自担。而继续为别人打工,我们的资产不可能获得保值。
不难发现2016年我国CPI同比上涨2.0%,涨幅较2015年扩大0.6个 百分点 ;根据相关部门发布的数据显示,未来年均通胀率将持续在2%~3%之间。稍微有点经济常识的人都知道,通胀的走势至关重要,16年汇率贬值、房价上涨、通胀回升,而此时只有根据经济走势合理配置自己手上的资产才能免遭经济低迷所带来的的通胀影响。纵观历史,每逢7或8的年份容易开启金融危机,新兴经济体危机爆发都与储蓄不足有关。这也就是为什么今年“稳外汇、保房价、去库存”成为了政府经济工作的几大重点举措。地产泡沫致汇率贬值,保外汇需压房价,这就成为了一个必然的循环体系。而目前很多人依然以持有固定资产为财富保值、增值的主要途径,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笔者认为,货币贬值源于货币的超发,过去10年我国一线城市房价涨幅与货币增速息息相关,房价上涨透支了国内经济增长,积累了巨大泡沫,导致人民币被高估,而地产泡沫的消除会缓解汇率贬值压力。房价上涨是通胀之源。因此,笔者观点2017年金融资产将取代实物资产成为今年的主要投资机遇。
说到这里,可能有些人会问“金融资产又包括哪些呢?”金融资产是指一切代表未来收益或资产合法要求权的凭证,亦称金融工具。存款、凭证、股票、债券等都包括其中。而金融工具对其持有者来说才是金融资产。例如,持有股票者,表示有索取与投入资本份额相应红利的权利。金融资产最大特征是能够在市场交易中为其所有者提供即期或远期的货币收入流量。要想在35岁之后,获得对未来生活的淡定与坦然,我们需要从年轻的时候开始积累财富,进行资产的有效配置。
资产配置能保证高收益吗?
1959年,马克维茨将股票、债券、现金的组合理论系统化,然后分析了家庭和企业在不确定的条件下如何分配金融资产,从而使得财富能够得到最大化的收益,这是资产配置的理论源泉。
我们每个人对于资产配置的理解都有所不同。很多人会做不同投资组合,包括金融资产,比如股票、债券、基金,也可以是实物资产,包含房产、艺术品、土地、商品期货等。资产配置需要考虑我们应该持有多少种资产以及它们分别的比重,因为在不同的市场条件下,这些资产的表现可能会相差非常大。即使在同样的市场条件下,它们也可能表现出不同的市场反应,有些资产价格在升值,有些资产价格可能却在同期贬值。所以将它们组合在一起的时候,可以组合出很多个不同的风险收益。
当然,对于专业投资者来说,资产配置要很精准地计算资产的收益率、标准差和相关性,并用一些很定性定量的方法去找出最优组合。但对于像笔者一样的普通个人投资者来说,不需要经过这么专业而复杂的计算过程。通常根据我们的财富水平,包括我们为什么投资,投资时我们能够容忍的期限,能承受的风险大小,以及要不要承担一些税收等因素来决定是否纳入这样一个投资组合。这样便可以做出一个所能受的波动性风险收益特征,适当的再做一些择时,进而实现风险最小化、收益最大化。
当然资产配置不是万能的,其目的是将多种资产组合后,降低任意单一资产的风险。所以在我们的投资过程中,当资产数目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有效的资产配置可以显著降低单一资产的风险,但是它并不能降低系统性的风险(即整个市场系统或机构系统,因外部因素的冲击或内部因素的牵连而发生的剧烈波动、危机或瘫痪,使单个金融机构不能幸免,从而遭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系统性风险包括政策风险、经济周期性波动风险、利率风险、购买力风险和汇率风险等。)比如物价上涨所带来的的购买力风险;全球性金融危机。
有效的资产配置不仅可以规避平时的波动程度,还可以让我们避免最糟糕的经济低谷。也就是说资产配置是我们现代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保值工具,它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考方法,提供了一个方法论。透过长期的市场观察和统计,包括一些专业机构和人工智能发展过后,我们是可以得到一些经济基本的走势规律,金融资产规律性发展趋势,它们在不同市场周期当中的表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
所以如果我们能掌握资产配置理论,则能有效地帮我们去做某类资产投资的选择,以及在我们的资产配置组合中的占比,进而通过投资组合当中资产类别的多与少,每一个类别当中持有比重的高与低,在不同的时间中灵活调整,最后时限基于我们每个人自己、不管是保守、成长、稳健还是积极,都能够找到一个相对较优的风险回报比。当然,这需要因人而异的,比较个体对风险的容忍程度和对收益的渴求度不一样,但通过资产配置,我们可以做出一个跟我们风格相近的合理回报率。
2017,资产配置需要做哪些事?
金融投资组合的管理不等于家庭的资产配置,财富管理实际上是财务管理与生活的总和,其包含房产置业、金融投资、保险保障、现金管理、税收筹划等。生活管理当中又包含了跟金钱相关的,比如子女教育、退休养老、财富传承甚至于移民规划和公益慈善等。所以资产配置更多元。
看到这里,你或许会问,很多人都说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但鸡蛋到底要放在哪些篮子里呢?以及放置的顺序又是什么呢?它们之间有没有轻重缓急呢?在这里笔者给大家分享一个我的方法论。
我将自己的所有资产分为三部分:
一、核心资产。 其中包括人力资本(因为人也是我们非常重要的财富,所以任何时候,保持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都是非常重要的);自住型房产,虽然不是直接作为金融资产配置的,但它独特的使用功能,以及它在极端情况下可转换成为金融资产的功能是非常重要的;一份好的职业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机会。核心资产,可以保证我们实现财务安全,让我们过上最基本的生活状态。但是还不够圆满,我们生活当中毕竟还有很多的机会,以及风险的挑战,所以我们力所能及的要去构建另外三项资产。
二、中场资产。 其中包括现金类资产(比如现金、货币基金、银行理财、短期的流动性资产等还是需要配置一些,以应对生活当中随时出现的不时之需)、商业保险(我们要要有一些商业保险来保证极端风险发生时,人生安全、房产安全,包括职业的安全)、专项储蓄(比如我们每个人家庭当中,或多或少要有一些定期的存款,保险公司中的年金,或者买一些黄金,甚至一些核心城市的小商铺等,这一类资产因安全性高、便于管理,容易变现的优势比较深受欢迎)。当我们遭受极端金融危机时,甚至极端经济危机时,拥有高安全边际的护栏,可以让我们进退有度,坦然释怀。再结合商业保险和现金储备,以及核心资产的三个组成部分,有了这六类资产,就可以保证我们财产的独立,也就意味着不依靠国家或社会的救助,我们家人和孩子都可以过上较为稳定的生活。
三、卫星资产。 基于前面两块配置,我们的剩余资产就可以放心大胆地进入一些风险类投资了。比如证券市场、高收益债市场、另类投资市场,以及衍生品市场、外汇投资、私募股权、大宗商品、房地产等。从而把握趋势,最终实现个人的财务自由。
基于上面的判断,给大家举一个例子。
以家庭总资产3000万为例。当然,你是300万、3000万或者3个亿,肯定会有重大的区别。但是里边的一些原则和配置的思路,以及其中的一些风格的选择,还是有一些借鉴性的。比如这3000万资产当中,大概1/3持有自住性的房产,把一些核心区域、功能性的房产仍然继续保留,但是至于它的收益率,我们就不必很重视,主要注重的还是有防御和居住使用功能。像美元资产的收益率,更多是来自于汇率和收益的双重叠加,它主要用于防御以及看涨汇率。
总体原则思路是,我们要适当增加资产的流动性。当然,如果我们能做好自主管理最好,如果实在做不到,可以找一些专业顾问或专业机构进行委托管理,同时把我们理财的风格走向多元化,把风格变成稳健型的风格。
有效的做好资产配置,你会发现有的资产虽然不贡献收益率但却贡献了安全性,有些资产虽然不太安全,但它贡献了收益性,当然还有一些资产有着良好的流动性。最后组合下来,整个资产组合是安全性、收益性和灵活性比较平衡的。此刻,再回过头来看35岁以后的生活,你还会感到压力重重吗?个人表示完全无压力。如果做得好,可能提进入成财务自由阶段。无论“35岁现象”是否在众多企业中存在,无论 “自古写字楼是青楼,不许楼里见白头”这一说法是否成立,我们都能以平常心淡然面对未知的挑战。我们的未来只掌握在自己的手上,生活只能由我们自己来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