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行为经济学看:人们为什么会抗拒区块链token?
加密数字token和区块链技术在过去一整年备受各界关注,笔者也从中观察到一些有趣的现象,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部分人对于此项技术的极端排斥与负面反应。
加密数字token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例如:究竟什么样的属性才能构成为“货币“?以及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人们在面对加密数字token市场时,产生的各种心理现象(比如害怕错过心态、损失规避心态)?
笔者将透过行为经济学的视角,检视不同群体如银行、监管、投资人在面对加密数字token时所做出的反应,并向读者阐述究竟是哪些心理学的因素,影响了这些群体的经济决策。本篇文章仅以中立的角度进行分析,不提倡或贬抑加密数字token,亦不对市场价格波动做出结论。
认知偏误类型
人类的思考常常会出现一系列的逻辑断层,这种倾向被广泛称为” 认知偏误 ”。产生认知偏差的根本原因在于: 人类总是需要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作出快速反应,加上先天记忆储存空间的限制,人类大脑对于过量的信息是缺乏完全掌控能力的。
所以,了解行为经济学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很多难以解释的行为。以下笔者为大家介绍几种最常见的认知偏差。
权威偏误 :人们更容易相信权威的言论是正确的,也更容易受权威的影响。
现状偏误 :人们倾向于维持现状,现状的基准线是人们衡量所有 周围 事物的基石,只要有波动往下、跌破了现状,人们就会产生损失的心态。
损失规避 :相较于在路边捡到5元的喜悦,人们更害怕同等金额的损失。
自我中心偏误 :对自我认知的评价过高,对自己所下结论的自信远远偏离现实。
银行的态度
对加密数字token批评声浪最大的来源之一是银行体系的管理层,原因很好理解:如果加密数字token真能实现现有银行机制的部分功能,银行被取代的可能性就很高了。加密数字token理想上可允许各种交易(包括支付、借贷等)绕过银行体系,这将造成银行极大的手续费损失。
有两类认知偏误在这里起到了作用。
一是损失规避的心态 ,银行从业人员宁可去想被取代所遭受的巨大痛苦,也不愿去想银行成本降低后可以带来的规模效应(当然首先得利的还是消费者,而不是银行人员)和相关效益。
二是权威偏误 ,由于这项看起来将要改变世界的技术竟然仅是由线上社区的一些软件开发人员建造的,甚至有些还是匿名营运。这个世界的开创者非一般大众理解的传统精英(银行的系统工程师、高校的调研机构),这也让人们难以接受它的价值。
监管部门角度
对监管部门而言,其担忧主要有,一是不法份子利用匿名通道转移非法资金;二是加密数字token对金融体系本身的冲击,是否会产生金融风险。这里出现的认知偏误是现状偏误,尤其是站在制订法规者的角度而言。(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如果参与投资的普通投资者过多,如果损失会造成社会问题。)
对监管者来说,加密数字token是令人头疼的烫手山芋。
首先 ,这是一个全新的事物且本质上高度依赖技术。新技术的出现总是带来变革、并且驱动新的商业模式,人们得以利用新技术,去尝试以前无法实现、也无法预期的事情,这让监管者必须时时刻刻跟进、忙于灭火。
其次 ,加密数字token在2017年蓬勃的发展也引发了金融消费者保护层面的担忧。对于一个具有高度技术含量、价格波动性大的市场,投资人往往还不了解风险所在,就急著把资金投入其中。这很有可能造成金融风险和社会问题。
投资者的态度
大部分的投资者并不了解加密数字token的属性,它到底属于“货币”?还是属于某种“资产”?或是它根本上是完全不同的新事物?在大部分投资者身上,笔者观察到的是自我中心偏误的影响。相较于加密数字token几年后能够对人类产生的影响而言,它现在的价格到底高估还是低估,投资者看似都有一套自己的定见,也能够侃侃而谈。
从历史经验观察,人类对于新科技带来的影响的预测能力是极为差劲的,只是大部分的人仍然相信自己能够准确的预测未来,然而从现实层面来看,加密数字token带来的影响没有人能够准确预测。
鉴于现在已经有很多能人志士投身于这项领域中,不应该听到新事物,就排斥它,而应该摒除成见,持续深耕真正能够造福人类的技术 。
结语
唯有时间能够证明加密数字token对这个世界带来的影响。一旦加密数字token的影响稳固了,在接下来的几年,很多创新和开发都能够应运而生。同时,进一步研究不同群体的的立场以及各种心理上的认知偏误也很可能是极富价值的。
风险警示:蓝狐所有文章都不构成投资推荐,投资有风险,建议对项目进行深入考察,慎重做好自己的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