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便利蜂大规模裁员虚实:500人裁至50人,正常调整还是另有缘由?

投资界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一度被视为站上新零售风口的便利蜂,最近引发一波关注。

  便利蜂“家底”丰厚,由原 去哪儿 CEO、斑马资本创始人 庄辰超 ,携手7-Eleven高层、邻家便利店创始人王紫及其团队创办。今年2月14日,便利蜂在北京中关村地区五店齐开,一时备受关注。据界面新闻报道,当时便利蜂方面透露的开店目标是2017年内150家,另有接近便利蜂的业内人士称年内计划开店数目为500家。

   然而到了8月底,便利蜂门店数量仍保持在21家,却有消息称正在大规模裁员,将近500人的团队一下子辞退约50人,团队规模缩水约10%。 对此,便利蜂方面表示只是正常调整,涉及员工比例约2%-3%。

比起开店时的“雷声大”,如今半年过去,便利蜂的表现难免显得“雨点小”。其线下便利店面积动辄200平米,便利蜂模式一度让人“看不懂”,如今开店速度未如预期,其实际经营情况到底如何?裁员传闻是否属实?在新零售的大环境下,站在便利店新风口的便利蜂,能飞起来吗?

   正常调整?还是补贴未达预期?

   无冕财经(ID:wumiancaijing)从便利蜂内部人士处得知,该公司于8月底以“不合适”为由陆续辞退部分员工,个别部门遭到大比例裁员。

根据界面新闻的报道,此次裁员对象具体包括公共事务部20人,开发部门36人中的30人,离职日期是8月28日-30日,其中部分员工已经转正。由于便利蜂去年11月才筹建,今年2月开设首家店,裁撤的多数人员还处于试用期(6个月)或者为实习生。

对此,便利蜂公共事务部总监窦红梅向无冕财经(ID:wumiancaijing)回应称,是“创业公司正常的调整”,同时,她否认“裁员50人”的说法,表示离职员工占比约为2%-3%,辞退原因是业绩表现与业务需求不匹配。但据便利蜂内部人士透露,有些员工刚入职一周就告知要被辞退。

   而一位接近便利蜂的业内人士告诉无冕财经(ID:wumiancaijing),裁员可能与便利蜂因开店速度未达预期、未能获得充足的政府补贴相关。 界面新闻的报道中也提及,被辞退的包括与开店直接相关的人员——他们隶属于负责前期选址、签约的开发部门。

“公共事务部原有80人左右,在创业公司的架构里不应占有这么大员工比例,但便利蜂的公共事务部门包含与政府资源对接工作。”上述人士补充道,“此次在这个部门裁掉这么多人,有可能是因为拿不到更多政府补贴。”

这里所说的政府补贴,指的是北京市发改委和商务委员会于今年5月联合发布的《关于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补助商业便民服务设施项目的暂行规定》(下称《规定》),计划连续3年每年安排约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用于补助商业便民服务设施,以引导、带动更多企业投资商业便民服务设施的建设运营。

上述人士透露,今年2月高调亮相的便利蜂,在《规定》发布后计划于2017年内开500家门店,“便利蜂非常重视政府补贴,此前预期能拿到1亿元。”随后因经营情况不理想而逐步降低目标至200家。尽管如此,目前已开业的便利蜂门店仅有21家,且全部集中在北京。

无冕财经翻阅7月28日公示的《2017年度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补助商业便民服务设施第一批项目列表》发现,52个项目中包括了便利蜂15家门店的项目,补助金额共计171.13万元。

  此外,工商信息显示,2016年创办的便利蜂商贸有限公司,实际注册地址在天津市自贸试验区,2017年7月才以500万元注册资金,用“北京便利蜂连锁商业有限公司”的名称于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海淀分局登记注册。 据上述业内人士分析,这也是便利蜂得不到北京市政府太多补贴的原因之一,“既想享受天津的税收优惠政策,又想得到北京的补贴,二者难以兼得。”

   商业模式能走多远?

无论裁员及背后原因的猜测是否属实,但便利蜂开店节奏确实较慢。

  对此,便利蜂方面解释道,“自今年2月14日在中关村地区五店齐开以来,便利蜂迅速积累后端能力,优化业务模型。截至今日,便利蜂已有100家店铺签约,布局覆盖北京主流商圈。” 窦红梅否认此前媒体报道的开店目标数据,并告诉无冕财经(ID:wumiancaijing),经过半年的初期探索,便利蜂的业务即将进入“快车道”,接下来每月将有数十家店开业。

探秘便利蜂大规模裁员虚实:500人裁至50人,正常调整还是另有缘由?

▲便利蜂在微博回应裁员一事。

而对于便利蜂目前门店的经营情况,窦红梅则表示不方便透露,但她强调已开店铺业绩都非常好。

基于创始团队背景,便利蜂与传统便利店不同,是个带有互联网基因的新型便利店。

便利蜂通过线上APP和线下门店为用户提供一站式购物需求,供应链由自主研发的鲜食,包括关东煮、便当、面包等,以及非鲜食的流通商品组成。其提出“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改良现有的零售模式”愿景,但就目前看来只体现在便利蜂APP中。通过便利蜂APP,消费者可在门店内扫码支付、预定商品再到门店自取、下单送货上门。

探秘便利蜂大规模裁员虚实:500人裁至50人,正常调整还是另有缘由?

▲便利蜂APP截图。

值得注意的是,便利蜂APP的优惠力度不小,新注册即送7张低至4.9折的优惠券,且预定自提或店内商品通过APP付款常有折扣。通过优惠补贴获客是互联网企业的常见做法,而在便利店则未必是长远之计,毕竟如果没有优惠,消费者同样可通过支付软件进行付款,而不必点开便利蜂APP再转跳到第三方支付平台。

  腾讯科技在6月曾报道,便利蜂自开店来的发展并不乐观。 早 高峰 、午高峰时收银队伍很长,大多数人并不习惯便利蜂的自助购物功能,而仍是在收银台排队付款,而一些原来宣传的线上购物线下提货效果也不太好,到了高峰时间,店里就显得人手不足。

  此外,门店自取是个补充业务,据 钛媒体 观察,顾客自提也是在收银台完成,如果收银员来负责自提交货,会降低收银效率;但如果安排专人负责,又会增加人员成本。而送货上门的需求或许更大,但短期内自建物流也难以实现。一位业内人士向无冕财经(ID:wumiancaijing)分析,“便利蜂自建物流是块重资产,尤其在体量不够大的时候,容易得不偿失。”

2017年5月,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与波士顿咨询公司联合发布了《2017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中国连锁品牌化便利店门店数接近10万家,2016年便利店行业增速达13%,市场规模超过1300亿元,开店数量及同店销售双双增长。

  资本和创业者纷纷入局,从此前掀起风潮的无人便利店,到8月28日 阿里巴巴 宣布采用加盟的方式,从传统小超市、夫妻店升级而来天猫小店在杭州正式运营,便利店热度持续不减。

探秘便利蜂大规模裁员虚实:500人裁至50人,正常调整还是另有缘由?

▲国内比较典型的互联网便利店情况。

而选址商场内、店铺面积200平方米、大面积区域供消费者现场进食、货架间距大,便利蜂与传统便利店商品密集、追求高坪效的做法显然不同。在其互联网方式未见显著成效、开店规模还不大的同时,其创新的经营模式能否带来盈利,始终还是个问号。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 投资界 转载,文章版权归 原作者及原出处 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界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

随意打赏

便利蜂便利店爱鲜蜂裁员虚实结合裁员企业虚实之间公司裁员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