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逃离”到“凌晨4点”,新世相进军影视圈
“你见过凌晨4点的洛杉矶吗?”
“没有。”
“那你见过凌晨4点的上海吗?”
“有,光很暖,便利店的关东煮居然有20多种。”
凌晨4点,一艘邮轮缓缓驶入港口,低沉的马达声穿破黑夜,熟睡的船员被叫醒,“嘿!到上海了”。
城市里,退去白天的拥堵,外滩变得宽敞,暖色路灯映衬着行人或清醒或疲惫的脸庞;南浦大桥上,一辆出租车在转弯处提速,后座上两个年轻人靠在了一起,和解的笑容浮上脸庞;便利店里,急匆匆下班的女士饥肠辘辘,年轻服务员送来熟悉的便当;馄饨摊前,一个女孩正帮助初到上海的打工者,向他所爱之人发送抵达短信。
这是《凌晨4点的上海》描述的场景,一股温暖的烟火气。很多人都说上海排外,但在这部17分钟的短片里,抛去文化差异和地域误解,一个一个活生生的人,串联起上海凌晨4点的群像,善意又温柔。
自5月29日播出后,《凌晨4点的上海》开启了刷屏模式,24小时全网视频播放量超过1200万, 新华网 、中国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官微纷纷转发。#凌晨4点不睡觉#微博话题还冲上了当天的热搜榜前3。
作为“凌晨4点”系列的第一部短片,《凌晨4点的上海》成为新世相迈入影视业的第一步。这个制造过“逃离北上广”、“丢书大作战”、“佛系青年”、“凌晨4点”等多个刷屏话题的新媒体公司,如今正在将“城市青年IP”延伸至更广阔的领域。
从公号故事到影视成品
新世相要走几步?
“凌晨4点”系列的发起者、新世相联合创始人汪再兴最近逢人就要推销上海便利店的关东煮。
“给我个被子,我能在便利店住一个月!”汪再兴跟小娱交谈时,还忍不住感慨。这个语速极快、思维跳跃的男人,看起来像个心 满意 足的大孩子。
因为便利店,汪再兴对上海极具好感。在连续4天到剧组通宵探班后,他得出“上海连马路都很生活化”的结论。选择到上海拍摄大城市里的“人情温暖”,在他看来,是城市青年短片系列的第一步。
对人情的练达与对城市青年心理的深刻洞察,是新世相多篇刷屏爆款文后的逻辑与硬实力,现在这个拥有近千万粉丝的新媒体公司,正试图将这种逻辑与实力,迁移至影视领域。
“现实主义题材的故事现在很火,业内很多人都在炒这类故事的影视化。但我觉得,只卖故事是进入不到电影制作核心的。故事到本子有个距离,本子到制作也有个距离。在我看来只有先把故事变成制作,资本才能承认你有进入影视业的能力。”说到“能力”的时候,汪再兴加重了语气。
娱乐资本论(ID:yulezibenlun) 了解到,《凌晨4点的上海》短片为新世相全资出品,从故事征集到剧本改编、搭制作班底,再到拍摄、后期等,新世相全程参与。“并不是出个钱就完事了,我们要立一个品牌。我们是新人,不拿出东西来说话,影视圈那些大佬根本不跟我们玩。”
说到新世相影视化的实力,汪再兴像是憋了一口气在心里。事实上,新世相在一线城市有1000万读者,手握着100多万个真实故事素材,在内容和传播方面,已有天然优势。但他觉得远远不够,坚持认为新手一定要参与制作,慢慢积累经验,才能跟圈内人有同等的话语权。“影视圈水很深,看到有些资本倒来倒去的玩法,我害怕。”
经过数月的筹备,汪再兴邀请到吴觉人担任短片的监制。
历任上海国际电影节华语区主管, 上海电影 博物馆首席策展人,第52届、54届台湾金马奖评审的吴觉人,迅速为新世相组建了一套专业化班底。包括数次入围威尼斯电影节的马来西亚导演 杨俊 汉、保加利亚新锐摄影师Boris Kalaidjiev、与娄烨、曹保平、忻钰坤等著名导演合作过的女主角谭卓、《一代宗师》《天才枪手》的修音团队Kantana 公司等。
“凌晨4点的上海,我们就凌晨4点去拍。时间很赶,因为很快就天亮了。17分钟的片子,花了5个晚上拍摄、10天用来做后期,这在短片领域耗时很长了。”谈到《凌晨4点的上海》的拍摄情况,吴觉人向小娱“诉苦”。因为是夜间拍摄,对光的要求非常高,很多镜头非常磨人。
“便利店故事最后,静态与动态对比的场景,我们是用每秒1帧的速度去拍的,通常情况一秒的速度是24帧影像,所以演员要以正常动作24分之一的速度表演。最后邮轮停靠码头的镜头,真实的光线达不到拍摄要求,我们自己拿着水槽在玄窗那里晃,让流动的光影折射在船舱里。这个过程花了7个小时,最后呈现出来的镜头也就两三秒。”
吴觉人对小娱提到,国内的短片没有稳定的发行、传播渠道,一直被低质量的短视频/微电影冲击着口碑和市场。城市青年短片是一片空白区域,新世相现在挑了这个头,对于提振国内短片市非常有意义。“上影节去年重启了短片单元,国内短片市场正在复苏。”
新世相如何构建短片商业逻辑?
“微信公号的运营是有天花板的,我们的视野在公号之上。”谈到现在的新媒体运营,汪再兴表现出了一些焦虑,“我觉得公号广告很快会到头,而且它不是一个性感的生意。”
小娱了解到,新世相的主要业务分成两大部分,一是媒体业务,二是知识付费,媒体业务现在仍是新世相的收入大头,包括公号广告、活动策划、短片广告、H5制作等。
不过,在汪再兴的规划中,接下来还有一条更漫长的路:以年轻人真实故事为基础,结合具体城市的特质生产短片,形成一定IP基础后,再适时进入长片领域。“我们更在意的是,以后怎么去立自己的品牌”。
“我们想把城市青年更深层次地连接起来,真正做到每天、每时、每刻都在跟他们交流。”汪再兴说。
作为“凌晨4点”短片系列的第一部,新世相对《凌晨4点的上海》倾注了大量精力,制作团队30多人,投资成本300万,这相当于一部网剧或者小成本院线电影的投入。
一手是巨大的流量,一手是海量的内容,再加上强大的制作团队托底,“凌晨4点”眼看着就要C位出道。但作为一个市场化的产品,“凌晨4点”短片的商业化逻辑在哪里?电影有票房,电视剧有版权和分账,公号有投放和打赏,短片呢?
小娱了解到,国内的短片尚未建立统一的发行渠道,观众跟片方很难形成有效沟通,短片没有形成一套成熟、固定的商业模式。
“在短片商业化的问题上,我也感谢陈可辛导演的《三分钟》,把真实故事改编成短片,刷了屏,观众为之感动,苹果也收获了美誉度。《三分钟》之后,现在很多品牌都认可这种真实故事改编的方式,尤其是大品牌。”汪再兴说,《凌晨4点的上海》发布后刷屏的第一天,已经有几个品牌来谈后续的合作,“多数是跟城市生活有关系的品牌,他们觉得凌晨4点是一个更新、更酷的话题点。”
“最重要的是跟年轻人对话,新世相跟年轻人的情感拉得很近。年轻人是现在各个方面都在争取的资源,包括城市管理者,也包括品牌商。他们想跟年轻人对话,就得找到合适的渠道和方式。”汪再兴对小娱表示,《凌晨4点的上海》得到了上海市各方面的支持。
“如何立品牌,谋求长远的发展,才是新世相现在最关注的。”汪再兴告诉小娱。
城市的凌晨4点,有人下班,有人起床,有人甚至是夜班状态,差异较大的人群在此时聚集,这是一个最多元化的爆发点。“我们想做的就是传播城市的包容、人情的温暖,为城市和年轻人留下值得铭记的影像记忆。”说这话时,汪再兴的眼神突然变得很兴奋。
凌晨四点
我们以不同方式拥抱了整个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