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2年,融资88亿估值215亿,付费用户200万,收入每年6倍速增长,这家企业就在中国!(纯干货)

投资界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想有话语权,先站到行业制高点

  体育是乐视七大子生态之一,目前在整个行业特别是互联网体育这一细分领域, 乐视体育 可以说是跑在了最前面,接下来给大家来介绍一下, 乐视体育 在过去两年是如何蒙面狂奔的。

  乐视体育最初是 乐视网 的一个频道,为用户提供赛事直播、点播和资讯服务,由于我们积极聚合了一批顶级赛事版权资源,经过一年多的运行,迅速积累起大量用户,取得了不错的生态效益,在这一基础上,乐视体育公司2014年3月正式成立,从一个内容平台变成一家产业化的公司。

2015年乐视体育发生了很多大事,比如说5月份我们A轮融资8亿元,3个月后我们发布了首款超级自行车,还战略入股了排名全球前列的体育营销公司拉加代尔,拿下包括亚洲杯、亚冠等这些赛事在内的所有版权,我们在版权内容上游有了极大的话语权。

今年4月我们完成了80亿元的B轮融资,投后估值为215亿,当时恰逢政府积极推动互联网+,体育产业大热,应该说和这个历史机遇有很大关系。

目前我们掌握的赛事版权超过300项,平均每年版权内赛事直播超过12000多场。实际上乐视体育是一家“IP运营+内容平台+智能化+互联网服务”的全产业链体育生态型公司,我们确确实实是在做行业的推动者,某种程度上讲,我们也重新改写了行业规则,早期我们是被排除在版权资源之外的,拿不到太多运营权。

   ▌关联产业,纵深开发,终结免费时代

  在乐视体育成立的短短这两年里,我们真的是蒙面狂奔,做了很多的事,甚至是开创性颠覆性的事。回头来看, 到底是什么促使我们这么快的成长? 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是充满挑战的行业环境。 长期以来,体育视频行业面临着很多制约发展的问题,比如版权成本过高、广告产品单一和流量不足,我们很早就意识到,网站频道这条路早晚会走不通。

   另一个难题是用户消费习惯。 中国的体育观众无论看央视还是体育视频网站,基本上都是免费,改变人们的观看行为和消费习惯难度很大。

   第三个就是“体育大国,消费小国”的窘境。 对比一下中美体育产业结构就会发现,我们的体育用品在产业当中的比例占到80%以上,而与体育文化相关联的消费非常少,美国则是将近六成是基于文化和服务。

   乐视体育要想突破行业瓶颈顺利成长和发展,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提高用户的ARPU值。 不光让他看,还让他玩起来,让他买,比如彩票,用这种互联网跨界模式,打通传统体育行业之间的界限和壁垒,与产业进行关联。

另外就是积极推动付费观看时代的到来。一方面消费能力已经具备,细分化消费需求也同样存在,主要是消费习惯没有建立和形成。所以我们从生态角度,结合体育产业的特性进行引导和调整。

比如我们从上游入手,从场馆到运动员,到俱乐部,赛事,我们几乎全面进入,通过充分控制上游获得更多内容,资源,用户想看优质甚至是冷门赛事,差不多在乐视上都能找到,垂直化入口也就形成了,成为众多体育发烧友的聚合区。另外,我们把赛事产品频道化,现在有50-60个频道,转播时长远远高于央视。

   在外 围这一块,每一个大赛背后,我们一定会围绕它策划两到三个重点节目,我们有非常庞大的制作机构,全国最知名的解说人几乎都在我这里,这样的生态带来了相当高的收视率。正是通过从关联产业到纵深开发,我们逐步终结了体育视频的免费时代。

   ▌借力生态做足用户量,打造全产业链

再来说说怎么做用户量。包括付费用户在内,这涉及到两方面的问题,一个是时间,第二就是入口。怎么解决入口问题?当他购买了手机、电视,上面预装着我们的APP,这些端和设备都成了我的入口,以手机为例,我们的手机用户大概有2500万,加上酷派的6000万,今年一年就可以引入8000万用户。

  乐视电视有1000万用户,再加上近期被乐视投资的TCL、美国的Vizio这些知名电视品牌,都将成为我们的互联网用户的入口。所以乐视体育的成功是乐视生态带给我们的成功,今后的任务也是 任重 道远,无论是提升体育内容的粘性,还是他们在这上面产生的额外价值,都需要整个团队为之付出持续不懈的努力。

打造全产业的形态,单单提升用户量还不够,还要推动全球化进程,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全面输出乐视体育生态产品。在美国,俄罗斯,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只要当地销售乐视的手机和电视,就会有体育内容相伴。

   ▌能不能到达 彼岸 ,看三个要素

  大家看到乐视体育取得了非常多的成绩,但能不能到达最终的 彼岸 ,我认为有三个要素。

   第一,和时间赛跑。 这个逻辑首先来自版权的限制,体育赛事不像电影电视,用户可能会看几遍《羋月传》,但会反复看进球的瞬间吗?会反复看女排夺冠那一刻吗?可能会,但肯定是少数人,所以我们必须赶在版权到期前,甚至没播出之前尽量把广告商的钱吸引过来。

   第二是对手的发展。 尽管我们在行业当中已经是绝对领先的位置,但是像 腾讯 阿里这样的大鳄也有着自身的优势,另外还有央视等一些非常优秀的竞争方。

   第三是产业环境。 这两年体育产业从政策到环境都挺好,但同时这个行业门槛极高,行业壁垒也是一个问题,你既要对体育有着深刻理解,又要能够把握体育受众,还要有能力将它与其他产业形态进行整合,如果你没有足够的经验与核心的资源,不要轻易尝试进入这个行业。

   ▌进入体育产业前,想清楚这些问题

如果你决定进入这个行业,必须夯实三个核心能力。

   首先是资源整合能力。 特别是线下运营这块,无论是赛事还是基地,方方面面的运营都离不开政策的落地和政府的支持,那么日常跟本地化的合作要做足功课。

  品牌整合能力也非常重要。就拿乐视来说,我们成功很大程度上来自众多品牌特别是知名品牌的支持,与他们的合作也给我们带来了广大的用户量和极高的赞誉度,反过 来也 帮助他们成功的传递了品牌价值,形成核心受众。

   第二个是产品研发能力,包括内容产品,OS系统,数据化产品,广告和智能化产品。 如果你想在产品,硬件和数据化这些方面保持优势,产研能力非常关键。像乐视体育目前的研发人员中,已经有出身于斯坦福等美国知名院校,只要有好的产研链,我们随时纳入体系。

   第三是运营管理能力。 其中一块是协同化,像乐视体育的用户来源,产品发售,用户体验等等跟整个生态紧密相关,链条上每一环的成长和进步都给我们带来 联通 的价值,我们的成绩也给他们带来的一定的补充。坦白说,我们前期在香港收到了很多用户投诉,如果在免费的国家和地区,你的产品有bug,用户基本能接受,但在完全付费的地区完全不可以,比如用户要赛马下注,卡顿一点点就非常影响体验,所以他的要求是很高的,后来我们就和云伙伴以及后台的技术体系、数据体系和用户运营体系协同解决问题,不断提升产品体验。

协同能力与商业变现能力是相关联的,乐视体育第一年的收入是7000万,第二年是4.2亿,到现在差不多15亿,我们预计到年底会在30亿左右,每年大概6、7倍的增长。

当你的产业链越来越长,后台体系必然随着变得复杂,这时候精细化管理就非常重要了,一旦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必然联动影响到生态链上的其他环节。

   最后是文化铸造能力。 本质上来说,体育有很强的价值观导向,如果你不能对体育保持强烈的热爱,不能用你的运作方式为整个产业乃至社会带来价值,你就没有价值,这对你构建生态链也极为关键。

随意打赏

互联网如何估值估值怎么算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