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恨不得押上“全部身家” ,他的公司“死过好几回了”,企业家为何豪赌电池技术?
陆克还是习惯喝立顿红茶,并以此来招待客人,说话间也时不时会蹦出英文单词。他是一名典型的海归创业者。
如果不是回国创业,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毕业的他,或许还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做着一份稳定的顾问工作,或是在咨询公司、金融机构赚着快钱。
陆克是北京百能汇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这是一家以电力储能为核心技术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为光伏发电、新能源汽车充电、智能微电网提供储能产品及相关的设计、工程与解决方案。
十年前,在美国的几次考察,让他看到了电力市场的痛点——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没有办法大规模地廉价存储。
陆克说:“如果有一个可靠、安全、低成本的储能系统,就能把原本要浪费掉的能源,储存起来,然后重新利用,并能从中赚取利润。”
嗅到商机的他,毅然回国创业。
然而,在中国特殊的电力市场环境下,他更像是一个堂吉诃德式的人物。“峰谷差价”的缺失,让电力储能失去了发展的基础。技术研发难产和市场发展缓慢,让他一次又一次血本无归。
创业后的经历或许是陆克目前人生阶段最为跌宕的经历。但在历经投资人撤资、核心成员离队、资金链断裂后,他还在坚持。
“其实创业最核心的就是代价。不管你创得顺利与否,成功快慢,最后归根到底,是你愿意付出多少代价去拿到这个成果。所以这是很痛苦的。”他说。
十年后,他已经由最初的跟随者变成了团队领袖。公司在突破了产业链所有技术瓶颈之后,于今年3月被上市公司兆新股份收购。9月,该公司全球最大的锌溴液流储能电池关键材料生产基地,落户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基地。而随着国家能源局《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出台和近两年来电力市场改革的破土,原本封闭保守的电力市场正在发生变化。
“我现在比没钱的时候还要焦虑。”陆克告诉《中国企业家》记者,没钱的时候目标很明确,做好技术研发,并找投资人融资。而现在,解决了技术和资金问题以后,这家电储能市场的搅局者企业,正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拓展市场和改善管理的问题。
截至目前,百能汇通的订单60%左右依赖于大型发电公司。一方面,他们希望开拓大宗工商业用电户和新能源汽车用户两大市场,以平衡过度依赖发电公司可能带来的风险;另一方面,这两大市场相对缓慢的发展速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用户市场将要面对的来自锂离子电池等其他电池技术公司的激烈竞争,又使得他们不得不在短期内,继续稳定发电公司市场。
在高达千亿价值的储能市场,百能汇通和陆克都还在两难中继续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