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购物行业集体哀伤:业绩连年下滑,行业整顿打残快乐购
熟悉湖南卫视的观众们一定记得 何炅 和马丽表演的小品《超幸福鞋垫》,一款能治感冒、抗疲劳、弹走鱼尾纹的鞋垫讽刺了电视购物,赢得了观众的笑声。
没想到,几年之后,芒果台旗下的 快乐购 成为中国“电视购物第一股”。
最近,因为湖南广电旗下的天娱传媒、 芒果TV 等资产作价百亿注入 快乐购 ;快乐购董事长辞职;快乐购预计2017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下滑5%-25%等消息,这家公司和背后的湖南广电被推到资本市场的聚光灯下。
背后的原因,则是快乐购在2015年上市以来,业绩连跌三年。商业模式遭遇监管的强力打击,电视购物行业再次陷入寒冬,快乐购只得“让壳”。
对于湖南广电来说,另一家上市公司 电广传媒 (000917.SZ)10月9日无偿过户给湖南省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手上能打的资本牌,只剩下快乐购了。
行业整顿打残快乐购
10月12日,快乐购(300413.SZ)公告称,董事长 陈刚 提交了书面辞职报告。
作为快乐购创始人之一、将快乐购由小做大并上市的关键人物,陈刚的辞职应该是湖南广电对快乐购进行资产重组的准备之一。
快乐购成立于2005年,赶上了好时候。
一方面,电视购物1992年进入中国市场,野蛮生长后经历洗牌,2003年重新缓过气来。快乐购虽进入市场比较晚,但生逢其时,还成为国家广电总局批准的第一家数字电视购物频道。
另一方面,湖南卫视2003年进入频道运营和品牌发展的黄金时代,湖南广电快乐购频道“搭便车”,很快就把影响力拓展到全国。
作为一个地方购物频道,快乐购全国市场分布比较均衡,在行业中比较少见。
短短十年,快乐购成长为中国电视购物行业的小巨头,2015年1月登陆创业板,成为“电视购物第一股”。
不得不说,快乐购还是出生好啊。2013年底7部委联合整治电视购物长达半年,丝毫不影响快乐购2014年11月过会;快乐购过会之后即被取消诚信单位资格,一个多月后照常发售。
不过,快乐购的业绩还是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因此,把芒果TV、天娱传媒等资产注入快乐购,不仅是众望所归,更是各取所需。
这几年除了等着重组,快乐购一直在折腾“新业务”,比如与如涵(网红孵化器)、何炅成立大美时尚做网红电商,做汽车电商,做本地生活O2O,不过这几项周边业务都亏得一塌糊涂。
2017年5月,公司进军小贷业务,总算跨出了一大步。小贷早就是大家玩剩下的概念,而且不好干,有多少上市公司被旗下小贷业务折腾得要死不活,斑马消费在这就不说了。
“原罪”令电视购物难赚钱
受“八星八箭”的影响,在很多人眼中,电视购物几乎等同于“骗局”。外界不知道的是,最近几年,这些公司都过得不怎么舒坦。
与快乐购最接近的,应该是江西广电控制的风尚购(834446.OC)。
风尚购2016年营业收入14.11亿元,同比下降16.07%,扣非净利润2989.82万元,同比下降40.20%。2017年上半年,公司营收下滑34.93%至5.19亿元,扣非净利润仅为344.85万元。
更饱受诟病的 橡果国际 (NYSE:ATV),2015年的总净收入为4750万美元,2016年为2440万美元;2015年净亏损4020万美元,2016年净收入340万美元。
新三板另外两家电视购物概念股,海莱云视(837582.OC)和镁锦优视(838271.OC),体量较小,自然也难以逃脱盈利大幅缩水的大趋势。
根本上来说,这跟电视购物的商业模式有关。
商家把电视购物作为一个补充性的渠道,有的甚至只是为了露脸打广告。电视购物普遍体量较小,缺乏议价能力,品牌商业不可能为此破坏自己的价格体系。电视购物赚的是“信息不对称”的钱。
大家看看自己身边电视购物的消费者,就能很直接地感受到这一点。
快乐购和风尚购的毛利率均为20%-30%,与传统线下商超相比,几乎没有优势;但如果把运行效率和各项成本费用算进来,这门生意实在没什么好做的。
国外成熟的电视购物模式,推出定制产品,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早期,快乐购等企业也都曾因这种大单品尝到甜头。
但更多的市场参与者,拿出的产品和服务都是“价值10000元的和田玉,只卖999”,那就不能怪监管趋严,不能怪消费者眼睛越来越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