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维持新三板运行的人,我的名字是“券商督导员”

投资界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是否有人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只用了三年多时间,新三板凭空冒出一万家挂牌公司。这是全世界最大最复杂的体系,日常的一天,新三板会产生3000多份公告,相当于每半分钟就产出一篇公告。如此大的市场,是怎么高效、准确运转的?

这是一个奇迹,一万家新三板公司,几乎囊括了中国所有的行业和地域。有在北京研制创新药的公司,也有在黑龙江中俄边境种地的企业、也可能是福建不知名城市的包装纸袋公司。有的一年收入几十亿,赚得盆满钵满,也可能有的还几乎没有收入,创业维艰。

一万家公司背后的董事长,大多数是在决定挂牌前,才明确知道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公司之间的区别。就在自家厂子里,或者工地上,换上新买的西装,就从祖国的四五线城市,奔赴北京金阳大厦敲钟了。

绝大多数的董秘,都是半路出家。可能是深得老板信任,但连股票都没买过的会计;当然,董事长让自己的小舅子,或者大学刚毕业的女儿接手董秘职务,也是见怪不怪了。

如此初创、草根、山寨的新三板市场,需要有一群熟悉政策、财务、法律的人进行加持,整个市场才能正常运转,这就是新三板的持续督导制度。是的,我们就是新三板上最重要的金融民工群体,我的名字叫新三板券商督导员。

   夹缝中的券商督导,企业和监管的润滑剂

作为一名光荣的券商督导员,虽然我们赚的少,但是我们干活多啊。虽然我们权利小,但我们责任大啊。

你以为督导,就是给企业看公告?NO,NO,NO……

审公告只是我们工作的一小部分。一定程度来讲,券商督导是维持新三板系统运转过程中,最不可或缺的存在。股转需要靠券商的督导,来化解各种风险;挂牌公司也需要通过我们,才能和监管层沟通。

新三板企业和券商接受双重监管:股转公司和各地证监局。在实际情况下,各地证监局、股转公司都是对接券商,再经由券商督导,实现对新三板企业的管辖。

通过券商督导,各地证监局、股转公司的法律法规、政策,被迅速贯彻到每一家新三板企业;也是通过券商督导,监管层能才能了解到一万家公司的运行情况,我们每个月都要向监管报送大量的信息,这也成了主要工作。

我是维持新三板运行的人,我的名字是“券商督导员”

监管层不愿意让企业去他们那里,企业太多了,而且特别爱缠着监管员“讲道理”,弄的监管员苦不堪言。监管员对企业也没办法,他们跟公司讲不清楚。

监管员跟督导员就畅快多了,专业、讲道理、还听话。所谓监管,就是一环吃一环,领导们吃定了券商督导,“压迫”券商去督导好你们的企业,督导不好就要处罚你。某地方证监局特别好玩,好的消息,就直接发给企业;不好的消息,要监管的消息,就发给券商,让券商去督导企业。

对于督导员,这真是一个悲剧。

督导员发现企业有资金占用,和董事长沟通,很困难。“我们就这仨股东,也没有融资,我不认为我们资金占用,我也不认为我侵害了谁的利益。”

督导员觉得公司有重大问题,去公司现场检查,企业所有高管都不在。接待的人,就是个看门的,要材料双手一摊,“我提供不了”。

督导员手中唯一的权力,就是向股转公司报告,进行风险提示。当然,对于督导员来说,主要目的只是为了免责,向组织上表忠心,我是在认真干活的。万一有一天董事长跑路了,求股转的爸爸们不要给主板券商发自律监管函。

企业对于督导员是又爱又恨。有人帮他,企业肯定乐意的很;但督导员管他们管得太厉害了,这不让做,那不让做。

  这真是天大的冤枉。天地良心,我们也不想管,收这么点钱干这么多活。券商头顶上受到股转公司和证监局双重监管,一定要让两位爷都 满意 。两位监管要求有差异,咱们都要满足,谁的要求多,提的要求高,咱就满足谁的,保证满意。

券商督导:新三板的核心制度,却是券商的鸡肋业务

券商督导在整个券商行业都是非常特殊的业务。券商作为一个中介机构,所有的业务都是干完、收钱、拍屁股走人。只有新三板的券商督导,理论上讲,要跟一辈子。

持续督导既然是一项服务,督导员要吃饭,券商要交水电费,总是要收钱的。过去督导费一年是5-10万,现在监管越来越严,活越来越多,价格普遍涨到15-20万。如果是创新层公司,不好意思,再加收5-10万,就是20-25万。

挂牌公司普遍觉得收费贵,我可以理解。一个地方上传统行业的公司,挣的都是血汗钱,得养多少只鸡,杀多少头猪,卖多少卡车粮食才能交一年的督导费。

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律师费用大概10万,一年出席一次会议,出了问题都不管;

会计师费用20-30万,只是负责年报。如果审计半年报,定增还要额外收费;

股转公司年费,中登公司年费,大概几万块钱。一个企业上了新三板,什么都不干,一年至少花去50万。

  请各位挂牌企业爸爸们想想,咱们持续督导好歹也算是个金融服务,督导员念了这么多年书才能伺候你们, 金融街 陆家嘴 的水电都不便宜,这个价格已经是券商的良心价了。一个月才收不到2万块钱,提供全方位服务,还帮股转管着公司。企业有任何疑问,找的都是主办券商;企业出了任何问题,监管处罚的都是券商。

持续督导是一个伟大的制度设计,是维持整个新三板系统正常运行的核心,没人关注的督导员,才是维持市场正常运行的基础。如果没有督导员,股转系统、证监会的政策是无法被贯彻到公司的,甚至连日常的公告披露,都会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但对于券商来说,能挣钱才是核心。

几个比较大的券商,挣钱比较多的,挣钱都在融资和做市上。督导业务是一个微利的业务,靠督导挣钱,是不可能的。有的券商就不想再做督导了,直接把每年的督导费涨到30万,不愿掏钱的就另请高明。

  在券商内部,督导真是一个鸡肋业务。任 何一 个公司的领导都会认为,前台是创收部门,督导作为一个中后台业务,并不能直接为公司创收。督导业务,是一个微利的业务,靠督导挣钱,是不可能的。

组织上一讲再讲,督导工作很重要,但却很少体现在督导员的收入上。对于券商场外的老板来说,督导能带来的最好消息就是没有消息。因为,只要是从督导传来的消息,一定是坏消息。

   珍惜生命,远离督导行业

如果我说这么多,让你对督导工作感兴趣了,那真是我的罪过。实际上,督导是典型的钱少事多责任大的工作。

监管严格之后,工作多了不少。督导专职化,是目前的一个趋势。一名专职督导,要对接十几家新三板公司。这么算下来,一万家新三板公司,理论上全市场大约有1000人左右,她们分布在90多家有挂牌资格的券商中。

督导这一行,需要很细心,很耐心,很繁琐,所以基本上没有男的,90%的都是女的,每天坐在办公室里面看公告,男的都不会做这个。一般的督导员都是来自国内一些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有一两年工作经验。

更关键的是,做督导挣钱少啊。算一笔账,10家挂牌公司的督导,一年总费用才200万,相当于做一个挂牌的费用。前台认真干,一个人平均一年推荐挂牌三四家没问题。

做券商督导一年,收入在30万以下,这还包含年终奖,这在券商体系真是贫下中农,有经验的人都不愿意干。如果做挂牌,收入比后台至少能高一倍,还更轻松,前台唯一不好的就是:没有业务,只能卷铺盖走人。

督导还是需要很多的专业知识,要懂财务、法律、政策,跟企业打交道,企业什么都要问你。但督导的知识面没那么深,审公告之外,对外面的世界没有多少了解。

虽然长期和企业沟通,但这并不能锻炼督导员判断公司价值的能力,督导员的判断多从风险和规范的角度。一些投资机构投的很好的公司,在我们看来就是烂企业,内部治理很不规范,风险很大。

这个岗位发展起来没两年,它没有职业路径。知识是固化的,职业路径到券商督导是一个终点。唯一的转岗,就是从后台转到前台去做挂牌。去企业做职业董秘?得了吧,三板公司董秘挣得还不如督导多。

总的来说,我们督导是一个消耗性的岗位,为新三板付出了不少。从这个层面来说,我觉得督导还是挺伟大的。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 投资界 转载,文章版权归 原作者及原出处 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界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

随意打赏

新三板挂牌券商新三板主办券商新三板券商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