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估值翻400倍到净亏17亿,映客转战港股IPO背后的“倔强”
“映客又要登陆资本市场了!”
与借壳宣亚不同,这一次它将独立赴港IPO。前日晚间,映客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书,其中并未透露募资金额,仅以一句“所募资金将用于丰富产品内容、开展营销活动以及战略投资等方面”带过,让人心生疑虑。毕竟,此前映客一直笼罩在重组失败的阴影之下,品牌影响力大打折扣,行业地位急速下滑,同时又被监管部门“盯上”,是否还有BAT资本愿意入局,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
要知道,腾讯作为“直播赛道”上的巨头玩家,一直以来都不吝惜砸钱圈地,企图成为这个流量入口的掌权者。不久前,虎牙、斗鱼、花椒等直播平台纷纷宣布即将IPO之际,它便一把将游戏直播的“一哥、二哥”纳入囊中,斗鱼和虎牙先后获得腾讯独家的6.3亿美元和4.6亿美元融资,使“直播迎来收割期”的说法甚嚣尘上,也让“能否上市”成了划分行业梯队的新标准。
因此,有人认为映客此时宣布赴港IPO,除了担心错过资本市场上驶往的“春天”的列车以外,也透露出一点儿不甘心“掉队”的倔强。其实,早在借壳宣亚之际,映客就做好了两手准备,因此才能在重组失败仅3个月之后,再次提出赴港IPO。究竟这一次,映客能否得偿所愿?倘若上市成功,对整个行业而言又意味着什么?
净亏17亿、日活骤减,
“上市”或成映客的救命稻草?
说起映客的上市之路,就不得不提“宣亚国际”,这个上市不到1年的公关公司,曾经差一点就以“蛇吞象”姿态收购映客,但在最后关头,迫于监管部门压力和“借壳上市”的质疑,才以一纸公告结束了这场历时7个月的闹剧。彼时,映客作为直播行业的“头牌”,其单一的运营模式和巨大的盈利压力就曾备受质疑。
如今的映客是否具备登陆资本市场条件?
招股书显示,2015年—2017年映客的营收收益分别为2870万元、43.35亿元与39.42亿元;净亏损分别为4942万元、14.67亿元和2.40亿元,三年累计净亏损逾17亿元。具体来看,其营收主要来自直播、网络广告和其他业务三个部分。其中,直播业务营收占比最大,从2015年的94.6%上升至2016年的99.8%,2017年则为99.4%。
众所 周知 ,直播业务营收主要受到活跃用户数和付费用户数的影响。此前公开数据表明,映客的用户数增长正处于乏力的状态:平均月活在2016年第四季度达到顶峰值,2017年上半年开始出现滑坡,下半年又有回升之势;而平均月付费用户则在2016年第二季度达到巅峰后,一路呈现下滑态势。
去年第四季度,在主要娱乐内容直播APP中,映客直播的用户增长率为7.3%,远不及花椒、一直播等平台。此外,巅峰时期,映客的下载量超过一亿次,日活量超1500万;而在最近,网上曝光一张映客直播的日活数据图显示,2018年2月21日,映客用户活跃量仅有68.54万。不仅用户增速放缓,现有用户也并未有效地运营起来。
招股书显示,在付费层面,映客2016年平均每月付费数量为2290千人,而2017年则为1029千人,同比下降55%。这在某个层面似乎佐证了那句话:港股上市有可能会成为映客的“救命稻草”。
从“蒙眼狂奔”到“濒临掉队”,
映客做错了什么?
在“借壳”宣亚之前,映客曾一度以直播行业龙头自居,傲视80多家直播平台。邀请各 路明 星大咖为其站台,单在户外、贴片、冠名等广告投放上砸进去的钱就数以亿计。但与花椒、斗鱼不同,映客没有签约主播制度,虽然节省了大量成本,但也埋下了隐患,平台与主播之间的关系松散,后者频繁跳槽,令映客赖以生存的直播业务显得动荡不安,收入也将大打折扣。
马云 曾经说过一句话,“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绝大多数人死在明天晚上,见不着后天的太阳”。我们观察任 何一 个风口行业,在政策出手干预或者主动回归理性之前,都要经历一个持续烧钱的过程,谁能烧到最后,谁就能等来收割期。但相对映客而言,其前期烧钱势头过猛,同时也没有持续的盈利支撑,一旦融资出现问题,后果将是致命的。
而资本能够看好的,往往是企业的模式与前景,但就映客而言,至少目前来看是十分单一的。直播业务曾一直笼罩在“刷量”的疑云当中,娱乐资本论此前报道称,“有业内人士透露,映客的刷量曾达到150-200倍之间,即直播间内显示有10000名用户,实际可能只有50人,而在这些真实用户中,有付费意愿的可能只有1%”。
曾在2016年尝试拓展的广告业务,其变现能力也并不理想。而映客于去年年底尝试进军“直播答题”方向,也因政策监管无疾而终。既做不出高利润又讲不好故事,映客接下来究竟该如何“生变”?
这次能否借上市重回第一梯队?
至少从目前来看,映客即便上市了,时间上也已经落后了,“直播行业第一股”的名头将与它无缘,更多的还是一种不愿掉队的倔强。毕竟在不久之前,虎牙和斗鱼、甚至花椒都曾对外公布IPO计划,而腾讯更是一口气拿出将近11亿美金,包揽了游戏直播领域的“一哥”斗鱼和“二哥”虎牙,甚至还拥有了虎牙50.1%的投票权。
虽然腾讯在映客也有占股,但仅仅不到1%,后面是否会继续追加投资仍然是个未知数。
映客自2015年成立以来,作为直播领域的独角兽公司也曾多次受到资本的青睐。2015年9月,北京 蜜莱坞 获得多米在线500万元天使轮投资;随后,于2015年11月,获得 赛富基金 领投,金 沙江 创投、紫辉创跟投的A轮融资,金额达1.07亿元;2016年1月,北京蜜莱坞又获得 昆仑万维 领投的8000万元A+轮融资。
2016年9月, 昆仑万维 转让映客3%股权给 光信资本 ,总作价2.1亿,对应100%股权估值70亿元人民币。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映客前后经历了不下六次融资,估值翻了近400倍,被外界看作是成长迅速的独角兽企业无疑。但也是从2016年9月以后,映客的发展趋于平缓,当然不排除直播行业整体增速放缓的大环境影响,但和斗鱼、虎牙相比,映客显然掉队了。
未来,映客恐怕将面临重新估值,与资本市场接触仅仅是为其背后的投资机构提供脱手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