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点评IPO背后:一年亏损28亿,上市再寻输血人?
继小米之后,美团点评也要赴港上市了。
根据新浪科技报道, 6月25日美团点评正式在港交所提交招股书 ,联席保荐人为高盛、 摩根士丹利 与美银美林, 华兴资本 为独家财务顾问。
根据美团点评披露的招股书显示,其财务细节不容乐观:2017财年,美团点评 总营收339.28亿元 , 年内亏损189.88亿元 ,经调整 整亏损整净额为28.53亿元 。
带着巨额亏损IPO,美团点评为何急于上市?
01. 无边界扩张,处处碰壁
美团是无边界扩张最经典的互联网企业。
尽管无边界扩张一直不被企业所看好,就连滴滴程维也曾在采访中谈到,无边界地扩张,太多横向和一家投资公司又有什么区别呢?但美团点评王兴显然不这么认为,毕竟,“赢家通吃”才是互联网世界的竞争逻辑。而细看美团每一个业务,都不能赢家通吃。
外卖是3公里规模效应;团购、打车算是同城规模效应,它也意味着企业每个城市必须盈利。但市场在向头部集中,全世界都是这样。美团要成为一家赢家通吃的企业,它不得不去无边界扩张——通过多维度的需求黏住用户,打造网络效应。
纵观这几年,美团的业务可以说是遍地播种,然而开花结果的寥寥无几。包括在线旅游、打车出行、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生鲜电商,衣食住行各方面,业务支线繁杂,逻辑混乱不清。
外卖业务,与 饿了么 胶着;酒旅、打车,同时迎战携程、滴滴……有媒体统计,美团在餐饮、外卖、旅游、出行等9大领域的分布,有盒马、 饿了么 、携程、滴滴、百度糯米等强劲对手。其中,4~5个领域存在激烈的烧钱大战,在这样的竞争中,美团并无优势。
而在这些叫得上名的业务外,其导致中途夭折的业务项目也不少。事实上,自团购转型后,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取得盈利,美团曾高调宣布开发早餐外卖、共享充电宝、松鼠便利店、排队机、WIFI等超过10个内部项目。令人唏嘘的是,均以失败告终。
引以为傲的无边界扩张,可谓处处碰壁。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团点评似乎有些不知所措。
02. 业务造血不足,盈利能力虚弱
现存业务面临强敌,孵化业务腹死胎中,美团点评盈利能力令人担忧。甚至在去年1月,知名大V杜子建就大胆预测,“美团活不过3年”。
这样的预测多少有些失严谨,但种种迹象正在表明,美团点评阵脚有些乱了。
去年年底,美团点评内部进行了新一轮的架构调整,此次调整的主要动作便是设立新到店事业群、新零售及打车事业群。然而距上次的架构调整还不到一年时间,可见美团的调整也是相当频繁。背后折射出来的,应当是内部战略的摇摆不定。
但饿了么张旭豪,对其战略本质看得清。早在2016年8月的一次演讲中,张旭豪提到:“美团的策略我们看得很清楚,更多的是跟进策略,从各个行业都是跟进,从它以前做校内网啊,这个就是深度的复制。”
在跟随策略下,美团点评“以用户为中心”的无边界故事,还是获得了不少资本的青睐。自2010年获得红杉中国1200万美元A轮融资以来,美团点评已在IPO前烧钱近90亿美元。无边界扩张处处碰壁后的美团点评,自身造血能力不足,只能让VC机构成为输血者。
但这种ToVC的商业模式,终究不可持续。
03. VC不买单,上市再寻输血人
在90亿美元资本的灌输下,美团的无边界扩张在众人眼里都是野蛮进入,生长迅速。但在野蛮的背后,总会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近3年来,酒店刷单、支付违规、二选一……美团的违规 操作 频繁。2017年3月13日,北京市食药监局发布通报,美团外卖平台34家存在违规行为的店铺进行查处。据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显示,2015年至今,美团外卖平台因上述不同原因被处罚多达18次,并呈现大幅增长趋势,其中,2016年为8次,2017年为9次。
在众多违规操作和C端补贴下,美团外卖却亏损严重,2017年末就曾曝出“3个月亏6亿元”的消息。而在百度贴吧等公众发声平台上,也有商家质疑,2018年美团外卖单量下滑明显,曝光量少了一倍。
面对这一切,VC机构开始动摇了。美国媒体The information就曾报道:美团点评力图说服投资者,随着业务拓展至更多领域,公司营收将快速增长并实现盈利。然而,一些投资者担心,为了提升用户规模,美团点评在现有业务领域几乎都烧钱参战——VC等机构们可能对它失去了耐心。
根据媒体报道,早在2016年1月,美团在腾讯、DST等参与投资的33亿美元E轮融资中就签订了对赌协议。协议约定,美团点评必须在2年内IPO,且融资后估值超过200亿美元的IPO才有效。否则,美团点评需要将投资金额的120%赔给投资人,总数将近40亿美金。
对赌威逼只是其一。还有一方面是,美团又快没钱了。有媒体初步统计,根据2017年5月美团官方公布的30亿美元现金流储备,和新一轮40亿美元融资,美团的资金储备为70亿美元。但由于布局打车、收购摩拜、投资公司、烧钱做外卖等,到2018年4月,账上能用的也就只剩34亿美元了。
这笔钱,只够美团勉强撑一年。
没有VC机构输血,自身业务没有激活造血能力,美团除了上市割韭菜补血,无路可走。值得注意的是,在招股书中美团点评特意注释“我们历史上产生了较大亏损,未来我们可能会继续产生较大亏损。我们立足长远以抓住战略商机的经营理念亦可能对我们的短期财务表现产生负面影响”。
而反观二级市场上,那些散户们手里捏着的钞票,正在“独角兽”、“CDR”等热炒的概念中散发着诱人的“韭菜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