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100多年没有发生变化的行业,被他重新定义,阿里、小米、杜蕾斯都在用

投资界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11月27日, 马云微博向300万快递员致敬,引发了众人关注。双十一期间三天产生的包裹就有10亿多个,大家都纷纷心疼快递小哥的辛苦。

除了为快递小哥打call,马云还向大家呼吁,希望物流行业的所有参与者,关注绿色包装,支持绿色包装,发展绿色物流。“过不了几年,我们会进入到日均10亿个包裹的时代。快递包装消耗的资源是惊人的,甚至今天不少包装材料会对环境产生污染。”

但这一点基本被大家忽略了。

而有一个人却在一直致力于绿色包装,并把这件事做到了极致,颠覆了100多年不变的包装行业。

过去,许多被胶带层层包裹的快递拆起来几乎要费掉“九牛二虎”之力。如今拿到快递纸箱只需轻轻一撕,即可开启包裹。这种纸箱是一撕得公司发明的拉链纸箱。

  一撕得公司的创始人兼CEO 邢凯 说:“纸箱这个从一百年前诞生至今都没有发生过变化的东西,我们重新定义了它。拉链纸箱、不用胶带、三秒撕开。”

  今年5月,在全球 智慧 物流峰会上,邢凯一手创立的一撕得绿色拉链纸箱俘获马云好评,成为阿里包裹供应商。

  虽然看起来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包装箱,这个一撕得拉链纸箱其实已经获得国家邮政局肯定,是拥有40多项技术专利的“电商打包神器”。除了阿里,小米、 锤子科技 、杜蕾斯、 欧莱雅 、 唯品会 、 三只松鼠 也都在与他合作。去年销售额达到6亿,今年仅双十一就卖了1个亿。

明明是卖化妆品的,怎么夸上纸箱

邢凯28岁进入橡国国际做产品经理,可以说是年少得志,“我派名片的时候常常发现对方比我年长很多”,六年之后,他带着遗憾离开,因为“改变传统领导人的思维是极其困难的”。然后他发现年过三十的自己已经成了年长的那方,似乎“跟年轻人都有代沟了,认知出现了障碍”。

互联网基因深埋在邢凯体骨血里,“做电商包装不是我有意而为之的,是极偶然的,但我一直知道自己是要做互联网的,我是立志于做互联网的。”

听从一个朋友的建议,邢凯摸熟了现在的互联网市场,从两件事做起:一是每个月花2万块去网上买东西;二是自己开一家淘宝店,三个月内做到皇冠级别。

邢凯开始体验网上购物。网上有大量的1元拍,在拍卖快截至时,定好闹钟按时打开网页,拍下那些不超过1000元的商品,这样花的时间不是很多,又非常快的有了购物体验。

不过,对于一个男人来说,购物似乎也不是一件容易事,“哪里花得了2万块钱呢,后来我就去买玉石、紫砂壶这些东西。”

在收物品拆包裹的过程中,他发现了一个很烦恼的问题:因为都是单价较高且易碎的物品,而快递运输以粗暴换取效率,卖家不得不将物品用胶袋缠裹得一层又一层,拆开的过程极为费力痛苦。“快递里塞满报纸,缠的和粽子似的。一件两件还行,快递多了就是一个很抓狂的事儿。”邢凯回忆。

此时作为一名用户的邢凯想,能不能做一个很容易开启的箱子?和团队交流了自己的想法后,花了几个月时间,团队便做出来拉链纸箱的第一版模型,之后就是不断优化。

“从我们决定做纸箱,到拿到第一个千万级订单,差不多用了一年时间。”邢凯说,分享经验,就是以用户为中心,找到用户喜欢的东西。

“我们认为在包装领域,几乎每一个品类都有做新产品的机会。以前所有思维模式都是要把它变安全,用户感知被考虑的非常少。未来有很多产品都值得去改造,让包装变得优雅一点。”他说。

而作为卖家,邢凯卖的是化妆品,很快就做到皇冠,也曾一度成为大家争相取经的目标。他不想让客户在拆商品的时候跟自己一样痛苦,所以在包装上下了功夫,想办法在纸箱上装了一根可以撕开的塑料胶线。

渐渐他发现一个事情:评价里有百分之二十都是在夸包装纸箱,“我们明明是卖化妆品的,怎么夸上纸箱了呢?”

更夸张的是,有一个客户死活非要跟他们买一万个纸箱,推脱不过,邢凯碾转波折地做了一万个箱子,没赚什么钱,“但通过这个事情,我认识到这个机会,创造客户体验是特别重要的事情,而电商包装是个空白市场。”

“化妆品市场很大,但是几乎没有机会超过那些大公司的,所以果断放弃,开始做生意,有时候选择比努力重要。”

对于这个开始,邢凯总结说:“我觉得是一切听从命运安排的,但偶然的背后有必然。”

如何打造“一个刚刚好的纸箱”

包装箱被认可了,但邢凯的其他麻烦又来了。

由于箱子体验很好,邢凯很自信,同小米谈了合作,结果是小米认可了这个包装箱,却不认可他们的价格。

  2014年,唯一一家客户 唯品会 的电话也打到邢凯这里,“你的箱子太贵了,我用完这十万个,就不再用了”,一道晴天霹雳就这么猝不及防地打了下来,磨了半年才拿下的客户说没就没了。那一刻,邢凯有了一种被世界抛弃的感觉。

接下来,是放弃还是坚持?

邢凯选择了坚持。

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为了压低价格,这个门外汉一头扎进了造纸业,从物化成本、辅料、制造成本三方面进行优化,压缩了成本。

  最终,纸箱的价格从3.0元/个降到0.9-1.1元/个,低于同行价格10%。目前,已经有包括寺库、茵曼、三只松鼠、 罗辑思维 等200多家企业采用一撕得的包装。2016年,一撕得销售额突破一亿元人民币。

除了成本优势,邢凯还着重打造了产品优势。

他的纸箱从12楼扔下去,毫无破损;200斤的壮汉压上去,纹丝不动。是不是已经很厉害了?但拿到客户那里去,客户却以一句“挺好,但我们只需一个刚刚好的纸箱就够了”结束合作。

之后,邢凯开始天天想“什么叫刚刚好”。他决定要生产出客户真正需要的是高性价比的产品。终于有一天,邢凯意识到只有建立数字模型,才能保证纸箱达到刚刚好的目的。

2014年下半年,邢凯开始将包装数字化,大大降低了试错成本。邢凯的策略是先接受OEM报价,把产品做出来,之后再把制造成本中的每一个过程进行深度的数字化分析,找到控制成本的重要机会。“传统的包装企业不敢去优化包装,或者不敢调整包装,因为他不知道换成另外一种材料、一种结构会发生什么。其实数字化调整就好像你设计一个包装,以前你一定要把那三层纸做成一个纸箱才能测试出结果,但数字化包装是什么呢?你只要在计算器里头输入不同的参数结果自然会出来。”这套在结果与原因之间建立关系的数学模型,更好地实现了管理物化成本。

为此,一撕得成了首家将包装数字化的公司,此后,对于他们来说:包装不再是纸,而是数据。

基于数字模型的基础上,历时500天,邢凯终于打造出了一款刚刚好的纸箱。A级原纸材料;瓦楞纸克重高于行业平均12.5%,三层纸板克重为黄金比例1:1:1,搭配起来耐破性超强。

他还建立起了一个智能报价系统,大大降低了试错成本,花了一年时间去完善供应链制造技术。与之配套的措施是,一撕得还积极布局供应链,突破200公里的魔咒。

除此之外,邢凯首创包装行业质保章,透明化了每一个纸箱。他的纸箱上不仅印有质保章,而且还有产品的详细信息,一目了然。

纸箱的包装细节确认好了后,邢凯又迈向了更深的领域。

产品雏形初期,为了更快地生产,邢凯选择了3M胶,这也造成了成本居高不下。此外,顺丰要求纸箱能适应全国各地的气候,普通双面胶在温度低的地区就脱胶。而当时全中国都只能生产常温胶。

  学医药出身的邢凯决定二次跨界,自己研发。他和 合伙人 开始自学高分子化学,在一位老教授的帮助下,研发出了一款-40℃~80℃都能有效粘合的变温胶系。这意味着,从此以后,透明带粘胶退出历史的舞台,一撕得的变温胶系颠覆了传统。

紧接着,为了给剁手族提供更好的拆箱体验,邢凯设计了一款双头拉链纸箱。一撕即开,让你体验3秒的快感。

后来,他们又研发出了波浪型的双面胶,双面胶的波浪齿圆角边缘基于人体工程学设计而成,再也不用担心会被划伤。用户可在零下10°的仓库里戴着手套,轻易把胶带剥离。用量少粘性大而且无毒易分解,在保障包装强度的同时不会带来环境的污染。自主研发令一撕得纸箱的整体成本大为降低,波浪双面胶成为一撕得的护城河之一。

纸箱推出后,曾经抛弃他的唯品会又重新回来了,不仅如此,曾经拒绝他的小米也抢着要跟他合作。仅仅2年,一撕得的客户从当年的一家飙升至了上百家,并且个个都是大品牌。

  知名经济学家 许小年 曾说过 ,“不仅苹果是创新,老干妈也一样是创新。”创新不限于市场大小,只要你想创,哪里都是你的舞台。

“这让我们知道,对企业用户而言,成本是他们最大的判断依据。所以我们不断对产品进行迭代,让成本降到比一般的纸箱还要低,才有了后续跟更多企业的合作。”

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谁去发现用户需求?在互联网行业,产品经理承担这一角色。

但在如此传统的包装行业,哪有什么“产品经理”?“产品经理”制能否有生存根基?

在邢凯看来,产品经理拥有倾听并解读消费者心声的能力,他们擅长基于用户需求去定义未来的产品,这正是传统行业所欠缺的。

由于要不断突破对传统行业的认知局限,一撕得必须找到一些“跨界者”去承担产品经理的角色。例如:他们的产品负责人竟然来自医药界。他用研究医药的方法论去研究包装箱,最终让纸箱的各环节实现精细化和标准化;而质量负责人来自润滑油行业。

“要搞定产品,解决路径问题的方法比技术本身更重要。”在邢凯看来,其实大部分技术已经被发明,一撕得做的是认真和尊重对待产品开发和测试当中所有的问题,而不是去相信表面判断。

在公司内部,邢凯其实就是最大的产品经理。他推崇“接触点方法论”,这也是邢凯做好产品的秘诀,即研究用户在接触产品过程中的每一步。

当用户打开纸箱时,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怎么开启?手感怎么样?他把用户和产品接触的每个环节看成一个节点,然后用图表画下来,逐个研究,不断找到产品的改善点。当产品的改善点足够多,就可以产生颠覆效应。

  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邢凯拿起他的名片,“纸箱和我的名片一样,一条撕拉带一撕即开,但撕开后的那个毛边不好看,我特别讨厌这个事。”他解释着自己的烦恼:“我一直想解决这个问题。两年了,最近一 周刚 把它解决了。撕下来很漂亮,对纸箱也不构成任何结构性风险。”

采访记者对此表示不理解:“名片我明白,那是你的形象。可是纸箱有毛边又怎样呢?”

“我喜欢好看。”

“可你是给用户用的,用户不一定在乎。”

“我也喜欢好看。”

“不是要以用户为中心吗?”

“那是我的。”

“那样你不会成本更高吗?”

“我愿意。”

最后邢凯给出了一个稍显理性的回答:“我就是我心目中的第一个用户。”这或许再次印证了那句“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支起整个地球

这个未来的蓝图,邢凯肯定在心目中构想了一次又一次,且一次比一次清晰。

所谓的好产品有了,难道仅仅靠卖纸箱子挣钱吗?有多少利润可言呢?

邢凯不否认,基于产品本身赚钱的商业模式时代已经结束,而依靠连接盈利的时代正式开始。尽管现在的模式还较为初级,但在撕开包装行业的口子以后,一撕得还有更多商机可挖。例如广告,一撕得未来会成为一个电商分众媒体,为电商企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一撕得目前还在干一件事,就是智能制造,依托于对胶的产业链的把控,他们研发了一套智能化的设备,用来完成最后百分之二十完全不同的胶粘剂生产工序(另外百分之八十是同质化的纸的生产),然后用租赁和合作的方式让与一撕得合作的工厂拥有这个设备。

这样也能确保全中国的客户在哪里下单,就能在哪里收货(包装行业以前的出货半径都在200公里以内。)

尽量抖掉所有不必要的包袱,只控制其中最关键的一环,也就是邢凯一直强调的“连接”,将制造这件事变得又轻又灵活。“我一直在想如何把成本降到最低,改变成本结构肯定不能靠人,人的成本只会越来越贵。我希望未来可以帮我们的客户把仓库的人都省掉,实现机械化包装。”

所有这些新的尝试和想法,并不是一时兴起,邢凯对定位理论活学活用:“每进入一个新品类的时候,我们会聚焦在原有产品的周边。每做一样新事的时候,都提升了原有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在一次分享会上,邢凯提到了“国民企业”和“平台化企业”这样的生态词,“一撕得是我们入口级的产品,未来我们是想成为一个平台化的企业,只有这样才能脱离低级化的竞争。”

他不想只对包装行业产生影响,而是对每一个人产生一点影响。比如“上周我们公布了包装行业的诚信标准,很多人觉得挺可笑,但这个行业竞争激烈,诚信是缺失的,我想让这个行业变得更健康,诚信经营,童叟无欺。”

包装只是开始的支点,邢凯更多地是希望用这个支点能够对世界产生一点点影响。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 投资界 转载,文章版权归 原作者及原出处 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界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

随意打赏

杜蕾斯收购美赞臣小米手机在印度小米盒子怎么用杜蕾斯文案变化的行业行业变化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