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上广,年入30万你就是有钱人!但是70%的人说:NO!

投资界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家庭年收入近30万,在北上广是什么水平?

也许你会说,这怎么也得是“中产”了吧。然而据媒体报道,昨日(2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的《社会蓝皮书:2017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将上述人士归为北上广新社会阶层,但这一收入水平的64.7%的受访者认为其家庭不属于“中产”,另有48%的受访者表示不清楚。

另外,认为个人属于“中产”的新社会阶层的占比更低,仅占27%,69.5%的新社会阶层认为其个人不属于“中产”。

除此之外,蓝皮书还透露了什么?每经小编为大家梳理了部分内容,看看你“中枪”了吗?

   新社会阶层 收入:上海>北京>广州

据了解,该报告采用广义的“新社会阶层”界定,即中共中央统战部发布的《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指出新社会阶层主要由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组成。

蓝皮书指出,新社会阶层的高收入、高消费特征明显。从个人收入来看,新社会阶层在过去一年的平均收入达到166403元,远高于社会平均收入75184元,是其2.21倍;而在家庭收入层面上,新社会阶层过去一年的家庭总收入均值达到288826元,是社会平均收入147573元的1.96倍。

在北京、上海与广州三地,新社会阶层内部的收入也呈现巨大的差异化现象。从家庭总收入来看,居住在上海的新社会阶层的收入达到369131元,为三地最高;北京次之,为259978元;广州最少,为201772元。

在工资性收入方面也呈现类似的特征。而在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方面,广州的新社会阶层的收入在三地中排名均为第1,达到38447元,这可能与广州的非公有制经济活力更强、重商氛围浓厚、有更多的人从事经营活动和财产性活动有关。

在消费水平与消费能力方面,数据显示,北上广三地新社会阶层在过去一年家庭总支出的平均数达到131459元,而三地居民的平均家庭总支出为76734元,新社会阶层家庭的支出总额是社会平均水平的1.71倍。

在各分项的支出方面,新社会阶层的饮食支出为35433元,略高于社会平均水平25832元;服装配饰支出为14720元,比社会平均水平高92.8%;医疗支出为6778元,高于平均水平38.9%;教育支出与住房支出明显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分别是其1.68倍和1.40倍,说明相对于社会其他阶层来说,新社会阶层自身的消费能力更强,也拥有更巨大的消费潜力可发掘。

看起来过的很滋润,是这些人的普遍生活状态,高收入、高消费特征明显。但是如前所述,很有意思的是,大部分新社会阶层认为其并不属于“中产”。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数据显示,当前北上广三地新社会阶层中只有30.5%的受访者认为其所在的家庭属于“中产”,64.7%的受访者认为其家庭不属于“中产”,另有48%的受访者表示不清楚。另外,认为个人属于“中产”的新社会阶层的占比更低,仅占27%,69.5%的新社会阶层认为其个人不属于“中产”。

从具体的原因分布来看,无论是家庭层面还是个人层面,新社会阶层都认为收入水平、资产总量和消费水平不够是其没有进入“中产”的主要原因。

   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扩大,农村消费增速快过城镇

蓝皮书指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出现新的态势。总的来说,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但同比增速明显下降。

2016年1~9月,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17735元,同比名义增长8.4%,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后实际增长6.3%。

分常住地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337元,同比名义增长7.8%,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后实际增长5.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98元,同比名义增长8.4%,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后实际增长6.5%。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82倍,比上年同期缩小0.01倍。

应当注意的是,中国社会的收入差距并不仅仅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个维度上,行业差距、地区差距以及社会成员差距都对总体的收入差距有重要影响。

  总的来说,这些方面的收入差距近年 来也 不断缩小,加上国家对低收入和贫困人口的转移支付力度逐年加大,并且努力缩小不同社会阶层和群体间的转移性收入的差距,中国社会的总体收入差距2009年以来不断缩小,全国居民收入分配基尼系数从2008年的0.491下降到2015年的0.462。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从社会阶层结构来说,意味着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扩大。

蓝皮书还指出,2016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247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实际增长6.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797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实际增长5.3%;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7017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实际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速也快于城镇居民。

   微信成中年人社交“必备”,朋友圈带来熟人生意

蓝皮书指出,中年人在使用社交网络时,与同事的联络最为集中。从调查的结果来看,被调查者与同事联系使用微信的比例超过了70%,与配偶联系使用微信的比例大约是50%,与子女联系使用微信的比例是44.52%。只有13.84%的中年人与父母联系时使用微信。

从调查结果来,与老友的线上交流是主要的方式。54.01%的中年人认为他们与老朋友的线上交流多于线下交流,另外有接近23%的中年人认为线上交流和线下交流差不多。而真正以线下交流为主、线上交流很少的比例只有17.14%。以前人们的社交集中于在场社交,而现在中年人的社交主要集中于“缺场社交”。

  另一方面,蓝皮书指出,微信的联系人大多为熟人或者熟人介绍的联系人,依赖这种较为相互信赖的 关系网 络,参与消费过程的生产者、销售者以及消费者都有不同于其他平台的体验。

相对于微商,在微信购物的群体占比更高。24%的26岁以下青年和34%的26~35岁青年在微信朋友圈买过东西,购物类型中占优势比例的是熟人卖家。

   1/3毕业生进入建筑、教育、金融、媒体通信行业

蓝皮书指出,从2011~2015届毕业生就业的行业分布看,就业的前十大行业基本保持不变,其中建筑业、教育业、金融业、媒体信息及通信业始终保持在前四位,累计约占毕业生就业总量的1/3。

  2011~2015届毕业 生工 作与专业相关度有小幅上升,由64%提高到66%,毕业生工作的专业相关度仍有待提高,要求高校专业设置进行供给侧改革,由供给导向转为市场需求导向。本科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的相关度明显高于专科毕业生。

本科毕业生医学专业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最高,2015届达到了95%,在10个主要的本科学科门类中位居榜首。

从2011~2015届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的变化来看,医药卫生、生化与药品、艺术设计传媒、文化教育、环保气象与安全、公共事业大类专业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的相关度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制造、旅游、轻纺食品大类专业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的相关度比较稳定,变化不大;土建、材料与能源、交通运输、资源开发与测绘、农林牧渔、财经、电子信息等大类专业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的相关度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土建大类专业的降幅最大,由2011届的85%下降为2015届的69%。

随意打赏

北上广不相信眼泪北上广年轻人逃离北上广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