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0万粉丝却只发过142条微博 马云如何“折腾”出“奇兵奇将”?

投资界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2100万粉丝却只发过142条微博  马云如何“折腾”出“奇兵奇将”?

  拥有2100万微博粉丝的 马云 一共只发过142条微博。9月20日凌晨, 阿里巴巴 董事局主席 马云 却罕见的深夜更新微博。

  "两年前的今天, 阿里巴巴 在纽约上市。我今天正好在纽约,感慨万千。两年,经历了很多该发生的和不该发生的事情,一直在践行两年前的信任之旅,一直在信任和误解中挣扎,一直在相信相信。感恩所有给予阿里信任的同事和朋友们。因为信任,所以简单;因为信任,唯恐辜负;因为信任,才有勇气;因为信任,还会不断折腾自己……"马云在微博里这样写道。

  两年前,纽约时间2014年9月19日9时30分, 阿里巴巴集团 正式登陆美国纽交所,融资250亿美元,成为全球有史以来最大IPO.正如马云所写,阿里巴巴上市后的两年,这一直在不断折腾,践行着两年前的信任之旅。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美国时间2016年9月20日收盘,阿里巴巴市值约合2623亿美元,成为亚洲所有上市公司中市值最高的企业。此前,这个位置曾被 腾讯 短暂占据,之后又被阿里巴巴迅速赶超。

阿里巴巴之所以能得到投资者认可,一方面得益于其强劲的业绩表现,截至今年6月30日的阿里巴巴第二财季报告显示,阿里巴巴当季营收48亿美元,同比增长59%,创下上市以来最强劲增长,超出市场预期。

除了财务业绩之外,很大程度得益于阿里巴巴业已经形成的庞大的、极具想象力的业务布局。今天,阿里巴巴已从最初的电商,发展成包括支付与金融、大数据云计算、大文娱、智能物流网络在内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构建也正反映了马云所说的"折腾"。

  在阿里巴巴庞大的业务布局中,电商依然是其最大收入来源, 蚂蚁金服 、菜鸟物流则吸引了更多的目光。但同时有一个业务开始逐渐崭露头角,正成为马云抗衡 腾讯 百度 ,睥睨互联网江湖的一支奇兵。

  这支奇兵就是低调的 阿里云 。

   阿里云 的艰难拓荒

  曾几何时,云服务是一个被广为诟病的行业,巨额的投资,少量的需求,高昂的收费,都让这桩生意看起来完全无利 可图 ,但阿里却真金白银、真刀真枪的早早布局,持续布局。

2008年,在马云的游说之下,王坚博士辞去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的职务,加盟阿里集团,带着高达400多人的团队,在中国最早开始研发云计算,在次年便推动成立阿里云计算公司,并实现首次商用。阿里由此成为国内最早布局云服务领域的科技公司。

王坚,这位心理学博士、阿里集团原首席架构师、原CTO,早早看到全社会数据向云端汇集的必然趋势,在阿里内部一直力主推动云服务业务。

王坚的观点和想法非常坚定,从来没有产生过任何的动摇,"如同电力是工业社会的底层设施,云计算将取代传统IT设备,成为互联网世界的底层设施".

话虽如此,但无奈除了天猫商户所带来的一些业务之外,阿里云在短期内向外输出业务非常艰难,无法取得进一步发展,一度被看做"鸡肋".

  2010年左右,云计算虽然概念很火热,但谁都不清楚这个事情具体的操作 方法是什么,就连 马化腾 也曾经说过,云计算概念太超前,还要再等一千年。

大佬不愿介入,小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实力。当时唯一提供类似服务的亚马逊AWS也不是开源的,无法借鉴。因此实际上阿里云是站在了整个中国云计算行业拓荒者的位置上,兀自摸索。

迟迟没有产品,外部收入几乎为零,而且需要进行不断的技术投入。一个由数百个工程师组成的技术团队,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压力。

  在 阿里巴巴集团 ,这样一个庞然大物不断消耗着公司的利润,显然是免不了来自内部的种种争论与质疑。

值得庆幸的是,在集团其他高管质疑阿里云时,马云用一句坚定、毋庸置辩的话堵住了高管们的嘴:"我每年给阿里云投10个亿,投个十年,做不出来再说。"

没有马云的坚持,就没有阿里云的今天。

   去IOE带来了突破机遇

2013年,爆发了一场震惊国内外的"棱镜门"事件,这一事件大大提高了我国政府部门对于数据安全的重视程度。

  当时,以 IBM 、甲骨文、EMC、思科等为代表的美国企业,几乎垄断了国内的信息数据储存、传输、分析工作所需的硬件。

这显然给国内信息安全带来了很大隐患,因此我国开展推动"去IOE",希望用国内的数据存储硬件与体系取代相关的美国产品。

  这让阿里获得了在云服务方面巨大的机遇。原有的IT架构面临更新换代,以 IBM 为代表的主机、以甲骨文为代表的关系型数据库,以EMC为代表的高端存储设备,都将在这个进程中,被以阿里云为代表的新型云计算技术所替换,用云端存储代替各自为政。

而随着国内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宽带传输速度的进一步提升,以及去IOE所带来的政策支撑之下,苦苦支撑多年的阿里云,终于从2015年开始实现了突破与加速。

财报显示,2016财年阿里云营收超过30亿元,同比上年增长138%.四个季度中,阿里云一直保持着三位数的收入增幅,增幅数字从106%一路增至175%.

与王坚一样备受压力的马云,在如此亮眼的数据面前显然长出了一口气,并对整个行业的前景更加坚定。

在阿里云2015阿里云"云栖大会"上,马云表示,每次技术革命都是人类进步的重要里程碑,我们需要消灭贫穷,消灭疾病、消灭环境污染,这是我们今天巨大的机遇所在,而这次人类拥有的巨大武器就是计算机,是云的能力。

经过最近一年多的高速发展,已经彻底坐实了中国云服务提供商第一的宝座,在国内市场份额远超30%,在全世界市场范围内位居AWS、谷歌、微软、IBM之后,排名第五。

德意志银行经过对行业的研究后判断,阿里云业务体量将很快超过Google云计算全球体量,进入全球前三,形成"3A"(亚马逊AWS、微软Azure、Alibaba Cloud)竞争局面。

   与AWS必有一战

好比是马云最爱的武侠小说一样,云计算市场上,最强大的高手就是隔海相望的中美两大公司,好比"东邪西毒".

  在大洋 彼岸 ,美国互联网巨头亚马逊旗下AWS(Amazon Web Services)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增速最高的云服务企业,在这个平台上汇集了成千上万的企业,使用其虚拟服务器等业务,以更加便捷的进行办公,并减少自身的各类硬件成本。

在2014年时,中国云市场的规模仅仅是36亿美元,相当于全球市场的2.3%,而彼时仅亚马逊AWS一家2014年收入就已经达到51.6亿美元。

2015年第一季度至今,AWS每个季度的增速都在50%以上,对于一家年收入百亿美元级别的公司,这是一个非常亮眼的数据。在预期中,这些业务未来还将以每年约30%的速度递增。

  相比之下,阿里云虽然营收数据上还相差不少,但由于基数较小,在增速上已经远远将AWS甩在身后,并以 迅雷 不及掩耳之势缩小与谷歌、微软、IBM云计算业务之间的差距。

  实际上两者在中国市场上的角力已 经开 始。在国内云服务行业最为艰难的时期,2013年12月18日,亚马逊AWS宣布正式进入中国,并于本土公司 光环新网 (300383.SZ)达成了合作,全面跑马圈地。

贝佐斯早早就明确表示,云计算服务市场比电商业务要大得多,面对巨大的中国市场,亚马逊必须奋力一搏。

相比之下,阿里云虽然在规模上仍处劣势,但依托于在国内庞大的电商体系,以及国家信息安全方面的政策倾斜,在国内阿里云仍将具备不容质疑的竞争优势。虽然市场整体发育水平仍然不及美国,但可以说具备的潜力更大、未来继续快速增长的可能性非常大。

土生土长的阿里云、挟世界第一、美国市场成功经验而来的AWS,云服务市场东邪西毒的明争暗斗已然开始,在全球市场范围内,将有可能展开一场在科技产业中载入史册的"云端大战"。

   阿里云将承载更大使命

可能很多人已经习惯了,有一个轰鸣作响的机箱在自己的显示器旁边,储存着照片、文档等一系列资料。即便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王者——手机,也有着几十、几百G的硬盘容量。

虽然电子邮箱体系已经运行了数十年,通过云端存储体系帮助人们保管着一些重要的信件,虽然有各类网盘产品帮助人们存储各类视频、音乐,但很显然,人们短时间内还很难离开个人存储与计算。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状态将永远持续下去,随着无线传输网络性能的进一步提升、随着智能便携产品的快速普及与发展,云端存储、计算的效率将远远超过智能终端的水平,并在5G乃至更高级别的无线网络作用下,发挥出更加优异的性能。

当云服务的成本开始大大低于分布式计算的成本时,不仅政府、企业、机构的数据与计算将向云端大规模迁徙,个人用户也会逐渐抛弃轰鸣、发热、并不安全的硬件产品,转向云端。

  这是一个浩瀚的历史进程,地球与人类社会所产生所 有信 息,最终都需要以数据的形式,部分或全部塞进云计算服务体系之中。

与这个浩瀚历史进程相匹配的,将是一个庞大无垠的云计算市场。这一空前的预期,已经支撑着亚马逊突破了3500亿美元市值,并朝着万亿美元规模迈进。那么作为其在全球潜在最大的竞争对手,阿里云将会在未来被市场给出怎样的定价?值得我们拭目以待。

  按照阿里巴巴的规划,未来三年,当下已成600亿美元估值的"超级独角兽" 蚂蚁金服 将成为领跑,2019-2021年则阿里云接棒,2021年-2024年 菜鸟网络 将挑头。

阿里云将承担起阿里更重要的使命。

  从目前来看,其已经遥遥领先于腾讯、 百度 在云计算领域的布局,正成为马云手中的一支奇兵。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投资界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马云新浪微博马云微博马云粉丝微博粉丝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