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腾讯数据之争:谁动了谁的奶酪?
本月初,华为与腾讯两大巨头在获取用户数据方面的分歧被曝出,数据安全问题一时间备受关注。
对于两家企业的分歧,腾讯副总裁丁珂今日首次做出回应。丁珂向新京报表示,上周五和华为高层开内部会议,之前从未对外谈及此事。过程中,与华为有特别好的沟通:
华为是技术特别强的公司,华为做这件事情本意是好的,从技术上说AI可以带来更高效。但两家公司理念确实不一样。微信的价值导向是从来不会涉及用户相互聊天。
他还明确表示,微信不会读取、分析聊天记录:我太太和我的对话,我也不希望听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基本原则。做的技术手段都是为了让大家方便。
用户数据是目前被公认的宝贵资源,人工智能技术需要有大数据支撑,商家也可以通过用户数据追踪用户习惯、提升商品和服务水平。然而,对于获取、使用用户数据的规则,每家企业却不尽相同,华为与腾讯的“纷争”也正源于此。
华为去年末推出的荣耀Magic手机,可根据微信聊天内容自动加载地址、天气、时间等信息;通话、购物时也能提示相关服务信息,这些技术均是华为与 科大讯飞 、高德、 支付宝 、携程等APP深度合作研发的结果。
华为并不认为自己侵犯了用户隐私权,华为在给《华尔街日报》的声明中表示,只有用户通过设置以后公司才能收集到相关数据: 荣耀Magic获取的信息是经用户授权并只在荣耀Magic手机上处理的,并未上传至任何云端。
但腾讯指出,华为不仅在获取腾讯的数据,还侵犯了微信用户的隐私。
于是,两家矛盾激化。据21世纪经济报道,华为内部人士曾表示,“与其他互联网公司的合作都很顺畅,只有微信一直再艰难沟通。过去半年多,始终未能达成一致。不久前,微信还调整过对Magic的接口,导致Magic用户微信使用出现问题。”
腾讯、华为两家各有自己的道理,但有分析认为,在这一事件中应该关注数据真正的所有者——用户自己。
IT业律师赵占领向中证报表示,微信聊天记录属于个人隐私,虽然部分聊天记录会被保存在腾讯的服务器中,但这些数据的所有权仍归用户个人所有,因此,这些数据也并非腾讯的数据。
华为声称收集数据行为获取了用户的允许,但赵占领认为,这也要具体来看,他指出: 根据《网络安全法》要求,厂商收集和使用用户信息,需要明示同意,明确披露信息用途、适用范围、时效等。而国内大多数厂商收集信息,大多是将隐私条款附加在长长的用户授权协议中,让用户打个勾就表示获得用户的同意,并且是一次授权、无限制收集和使用,用户并不一定清楚冗长的协议中到底说了些什么。因此只有明示同意才能有效确保用户知晓条款内容。
实际上,此次华为与腾讯的纷争只是冰山一角,APP过度收集用户信息问题由来已久。
腾讯社会研究中心与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联合发布的《网络隐私安全及网络欺诈行为研究分析报告(2017年一季度)》显示,手机APP越界获取个人信息已经成为网络诈骗的主要源头。高达96.6%的安卓应用会获取用户手机隐私权限,iOS应用的这一数据也高达69.3%。
中国互联网协会秘书长卢卫曾对媒体表示,企业利用APP软件收集用户相关数据的行为存在很大争议,在数据价值和产权没有明确分类和清晰界定的时候,数据收集者的动机可能被隐藏,数据安全和各类隐私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科技公司如何使用用户数据才是合理的?腾讯提出的方案是——技术脱敏。丁珂向新京报表示:这个(获取用户数据)有边界,隐私不能碰。统计意义的数据,要通过技术脱敏。我们有技术叫PPEN ID,拿到数据之后其实是不知道你是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