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和80后的不同:面对争议,根本懒得和你掰扯

投资界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90 后创业者”,他们似乎自成一个强大群体。

——媒体铺天盖地宣传的都是 90 后创业者,相比前辈们,他们似乎轻而易举就能获得投资人青睐,而他们的创业项目仿佛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拿下巨额投资;

  其实他们是一个弱势群体。

——美国大学毕业生的创业率达 20 %-23 %;韩国后来居上,已经超过 25 %;在发展停滞、老龄化严重的日本,毕业生创业也有 10 %左右;但在中国,这个数据仅 2.1 %。

——从社会氛围来看,大多 90 后是被质疑的,关于他们的报道更多是负面形象:轻浮、夸张、不诚信、不靠谱、重口味……而他们中有多数是被投资人炒作而推向高处的,他们并不知道下一秒会上天还是坠落粉身碎骨。

在一定程度上讲,“90 后创业者”甚至变为了一个贬义词,我们对这个标签的理解不是颠覆和创意,更多的是轻视和挣扎。

回想十年前,当“80后”同样面对来自上代人的质疑时,他们处理方式是“回击”,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在传统媒体和网络上向传统和前辈开炮的韩寒,其姿态至今仍作为一种精神图腾为许多80后怀念。

90后和80后的不同:面对争议,根本懒得和你掰扯

相比之下,今天的 90 后似乎淡定得多,他们在各自爱好的圈层和领地玩耍,例如电竞、动漫、小鲜肉、网络小说,换言之,他们好像根本懒得和你掰扯。

那么,90 后创业者们,自己是怎么看待外界的印象和质疑的?他们自己的衡量标准又是什么?

我们来看看这些 90 后创业者自己怎么说。

   社会给90后贴的 最显著的标签是什么?

郭笑驰:最显著的标签是“宅”,这个宅不是在家的意思,而是大家都有一个自己的世界,别人看不懂,但自己在里面玩得很开心。

如果和 80 后比的话,80 后的身上贯穿了一种气质,叫“逆袭”,他们伴随的成长环境是中国崛起,他们很渴望向自己的父辈证明一些东西。而 90 后身上相对的那个点是“同好”,90 后更在乎的是自己的爱好,有同样爱好的人,在社交上会有天然的亲密度。

小北:最显著的标签是“小牛犊”。

一方面,大家说 90 后天不怕地不怕,不知天高地厚,初生牛犊不怕虎。另外一方面,牛犊还代表牛宝宝,代表希望。

陈歆怡:自我,缺乏耐心。

企业主雇佣 90 后员工,大多数 90 后是独生子女,相比于 70 后 80 后而言,经济条件的允许,让大多数 90 后不需要承担支撑家庭来源的重任,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来追随自我,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工作。

可能也是出于这个原因,不少 90 后在职场中稍微遇到一点挫折就放弃,经不起多一点来自领导的压力或者工作的打击,很轻易辞职换工作。

   你觉得90后给大众 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郭笑驰:最深的印象是浪漫主义。

我们不需要面对生存问题、没有强烈的逆袭精神,换言之就是没有那么现实了,你可以感受到他们的浪漫主义是充分体现在人生目标上的。

比如我以前面试的一位同事,她跟我说,她每年 7 月有一周要请假,我能接受她才来上班。我很好奇,问她每年 7 月要干什么?她告诉我说,每年七月要去日本参加一个漫展活动。她的人生目标就是只要她还喜欢这部作品,她就要每年坚持去。

小北:最深刻的印象要数“浮夸”和“不考虑后果”。

比较“抢眼”的表现是有一个 90 后创业者在电视节目中承诺发一个亿给员工,最终他没有兑现自己的承诺。他说:“我打算认怂会承认我做不到,我就算做得到,我也不会去做。我认怂怎么了?”

这种行为使他不仅在员工面前失信,还让公众对 90 后创业产生了不小的偏见。

陈歆怡:最显著的是大家认为 90 后缺乏坚持,比较浮躁,眼高手低。

我观察我们公司曾经面试过的一些人,因为毕业于名校,就会有天生的自我优越感,于是就会出现有些 90 后在工作过程中,把自己放在一个战略指导的高度,反过来给上级指出一大堆显而易见的问题,自己却给不了解决问题的方案。

或者是碰到任何零碎问题都把上级当作学校的老师,事事求助,这样的员工非但没有给公司节省时间创造外价值,反而占用了公司的资源。也有些 90 后没有得到上级认可和鼓励就玻璃心想要辞职。这样眼高手低,心态浮躁的 90 后在职场中是不受欢迎的。

   作为90后创业者 遭到社会最大的质疑是什么?

郭笑驰:我记得有投资人跟我说,90 后、女性创业、二次元。我身上这三个标签,他一个都不能理解。不能理解年轻人怎么管理团队,不能理解女性创业要怎么解决各种问题,不能理解二次元文化是怎么一回事。

小北:最大的质疑主要有三点:第一,没有接触过社会,容易被人骗;第二,90 后刚毕业,没钱没人脉,没法把事情做好;第三,90 后太年轻,做事浮夸不靠谱。

陈歆怡:缺乏经验,资源积累。

  在 2011 年年底我作为大四学生开始创业,并没有得到很多人的支持,主要原因很可能是长辈们觉得年轻人 新开始 做一个高客单价的行业,资源和服务都不一定能到位,成功案例也不多,就不敢放心推荐客户或者商务合作。

还记得 2011 年,尽管当时已经有香港《大公报》《环球时报》《接力中国》《新华国际》等媒体报道我的创业经历,但当客户问起我年龄时我还不敢明确回答,生怕被他们知道我的年龄小。随着经验的积累和业务的发展,面对现在我们公司大多数的合作伙伴时,我也有足够的信心来坦然讨论年龄这个话题。

   如何看待社会上 对90后创业的偏见?

郭笑驰:这是一个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的观点。

普遍来说 70 后成为少帅,80 后是中坚,在社会层面和资本层面上,都由 70 后和80后构成。人质疑自己的下一代,就像狮王会对每一个在他领地里的幼狮保持警惕是一样,是一种本能。

小北:第一方面,社会上之所以会对 90 后存在偏见,是因为确实有些 90 后在创业时的表现让大家产生了偏见,浮夸、失信,又或者盲目追赶创业潮流,不仅损失了金钱,还浪费了时间。

而另一方面,90 后创业者更重要的是不断完善和充实自己,消除偏见。我们无法控制别人最初怎么想 90 后,但可以通过学习和坚持,用事实告诉大家:衡量创业者的不是年龄,而是能否能达成创业理想。

陈歆怡:社会对90后创业者的看法褒贬不一。

90 年的创业者,今年 27 岁,从大学毕业理论上也应该有 5 年了。如果一直坚定踏实地深耕某个领域,是行业的专家也是十分有可能的。社会上对 90 后创业的看法,有些人觉得 90 后创业是为了跟随潮流,有些人认为是自我解决就业问题,也有些人觉得是奋发自立。我觉得这些都是真实的情况,可以理解。

   满足哪些点 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90后创业者?

郭笑驰:一定要拥有跨越时间的能力。

创业本身是调动自身已有积累,积累跟年龄是分不开的。年轻是一张透支额度更高的信用卡,但也意味着积累的欠缺。很多事情你上下求索,掉进坑里又爬出来,很可能那些有经验的人是因为见证过所以才能避免这个过程,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一定比你聪明。

你需要寻找到能够帮助你的团队、资本、资源,去验证规律。同样,与风投打交道,本身就是调动未来一段时间里的资金,以便到了一定的时间获得突破,如何跨越时间,是最不容易的。

小北:衡量创业者的不应该是年龄,而是能否通过努力达成自己的创业理想。

创业路上困难重重,达成自己创业理想最关键的就是学习和坚持。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用事实证明自己能够做好事情、能够不被人骗,能够把创业和生活的节奏安排好。

陈歆怡:有较强的执行力、会深度思考、善于领导团队、坚定的信念和魄力、懂得取舍和专注。

随意打赏

70后80后90后80后90后80 90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