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抓、割肉、刀口嗜血:ICO破发推倒“多米多骨牌”后,区块链投资终将正规化?
前几个月,币圈投资人 刘浩 (化名)买了大量以太币,参与了一些区块链项目的私募,他准备“梭哈”一把,实现“一币一嫩模”。
谁曾想,结果却是损失惨重。最近恰逢熊市,比特币、以太币等主流数字货币大跌,二级市场一片惨淡,上交易所破发的代币越来越多,刘浩钱包里的AAC、HEC、Show等代币接连破发。
全球虚拟货币市场波动剧烈,项目方跑路、项目被曝虚假包装、团队散伙、无人负责等状况频频出现。在北京,Arts项目联合创始人蒋杰成为首个被抓的ICO项目创业者。本想借ICO实现财务自由的他却被投资人以“欺诈”名义送到北京金融局信访办公室。
Arts于今年1月8日开始私募,私募总量为10亿,募集25000ETH-35000ETH,代币价格约为0.66元。1月20日,Arts上线澳洲U网,但上市当日就严重破发,目前交易所已暂停其交易,暂停交易前的最新价为0.12元。
破发导致大量投资人受损,他们一一揭露了Arts背后虚假宣传、虚设项目、伪造项目支持者、暗箱 操作 等罪状,最终将项目负责人扭送至监管机构处理。
今年以来,代币破发开始成为普遍现象,区块链私募投资不再是稳赚不赔的生意。市面上甚至出现了由区块链保险团队开发的“破发险”,为投资人提供风险保障服务。
“目前代币市场比较粗暴,很多公司没有清晰的盈利模式,一份BP很难衡量项目的价值,未来,随着优质项目越来越多,劣质项目的破发现象会长期存在,资金将争抢优质项目,这是市场的选择。”区块链专家、比莱资本创始人曾林钏告诉全天候科技。
1
从争抢投资额度到等待牛市
新币破发导致币圈新贵们的财富重新洗牌。
在炒币微信群里,刘浩看到一个消息:热度链发行就破发,一路跌,用户都到北京公安局举报诈骗了,闹得挺大,今天直接翻倍。
群友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道:
“还有这套路!”
“怕被抓。”
“看哪个项目敢破发?”
Arts项目创始人被抓的新闻让不少区块链项目发起者不敢轻易破发。全天候科技了解到,现在一些交易所开始要求代币项目方准备一笔资金,用于上交易所后托市,一旦价格跌破首发价,项目方必须用大量资金收购代币。
这不再是草根的游戏,资本的影响力开始日渐显著。
刘浩混迹多个微信群,他略做统计,在之前几个月的大牛市中,真正赚到钱并且套现的人并不多。群里有一个深圳的姑娘,她在EOS上一轮高位套现1800万,当天下午便辞去了工作,开始了财务自由的新生活。
这个消息鼓舞了一批新投资人,不过,除了少数嗅觉灵敏的成功套现者,大多数人被困在熊市,动弹不得。
比特币不断下挫,群里有投资人开始抄底,往往抄底之后,比特币还在跌,大家的耐心逐渐被消磨掉。
刘浩收到朋友发来的短信:“千万不要借钱抄底,不要把利润也赔进去了,忙活大半年,利润都进去了,也没享受生活,只让自己身心俱惫。”
在一些投资人看来,这场熊市是技术性调整,同时,政府不断释放监管消息,在恐慌的情绪中,投资人不断割肉。
在币友群体里,一些坚定的持有者们相信:春节过后,熊市状况会有改善,因为在春节人口大迁徙的背景下,一些新贵们会在家乡炫耀财富,普及炒币知识,一批新韭菜将会成长起来。
刘浩告诉全天候科技:人们都想发币圈钱,不想买币,市场不跌才怪,次新韭菜大多被套,新韭菜正在培育过程中,还没有形成购买力,市场情绪不高。
一名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的日籍华人,正在日本发起一个区块链融资项目,他原本打算在私募阶段募资5万以太币,在这场熊市中,他几番斟酌,决定将募资额度从5万降低到3万。而另一个相似的区块链项目在国内私募融资了8万个以太币,因为赶上了上一轮牛市。
这位日籍华人邀请一些投资圈的朋友帮忙做FA(财务顾问),引荐国内的PE和VC参与私募融资,但是FA给他的反馈是:适当压低私募价格,上交易所后不可以破发,不能损害机构投资人的利益。也有朋友建议他在熊市开发产品、筹措资源、打通交易所的关系,等牛市到来之后上线交易所。
曾林钏曾参与工信部区块链标准的制定,他告诉全天候科技:链圈是从2015、2016年出现的,当时链圈的人专注做技术研发,后来发现,如果市场上只有联盟链、没有代币,很多公司的利润很低,难以存活,所以区块链项目发行代币是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现象,还会长期存在。
等待牛市,成为当下区块链参与者们最普遍的状态。
2
应运而生的破发险
在业内人士看来,新币破发的原因比较复杂。
Paul在美国波士顿有多年精算从业经验,他告诉全天候科技:目前多数的项目团队处于非常早期的发展阶段,一些甚至产品还没上线,无法通过数据和事实支撑币值;此外,因为成本、经验等因素,项目方很难做到有效的市值管理;同时,市场的大幅波动增加了投资人对短期价格风险的关注,这种情绪又反过来增加了项目方市值管理的压力,市场正在进入“越破发越短线、越短线越破发”的死循环。
2016年底,ICO开始火爆,精算师出身的Paul感受到其中的风险和商机。去年底,他成立了全球风险交易所(GRE,Global Risk Exchange),这是一个基于以太坊的、分布式的、全开源的全球风险度量和交易市场,旨在帮助全球的机构和个人通过去中心化的方式来进行风险管理和交易。GRE获得了分布式资本和千方资本的投资孵化。
今年1月,在东京的区块链会议上,Paul嗅到了关于“破发”的商机,开发了“ICO代币破发险”。
破发险是如何运作的?Paul举例:假设ABC Token在X交易所发行破发险,即以ABC Token上币时间的初始发行价和24小时后的成交价格做比对,判断是否触发赔付,以X交易所的公开数据作为依托。
在这个过程中,GRE提供了围绕ABC Token破发的风险交易撮合机制、风险概率的测算,以及合约执行中的权益分配管理,这款“破发险”的目标用户包括ABC Token团队自身、其早期投资者、以及其他投资者。
破发险并非Paul首创。2015年正值A股牛市,雪球就曾推出“跌停险”,这也是当时雪球进军保险业后,推出的首支互联网保险产品。但这支产品后来被监管层叫停。Paul推出的“破发险”看上去和雪球的跌停险类似。
“现在一旦破发,投资人就会要求退币,会投诉,甚至把负责人送到金融局,买破发险也 许可 以帮助投资人保护自己的权益。” Paul说。
3
破发倒逼市场回归正规和理性?
币、链圈市场的快速迭代,让原本粗暴的游戏越来越接近传统金融机构的运行规则,这是市场回归理性的开始。
上世纪20年代,在SEC出现之前,美国的股票市场同样充满了泡沫和欺诈,但正是那个时候,现代的金融公司例如高盛和摩根财团成立;在SEC成立后,纽约交易所为了规范股票市场,促进了现代注册会计师CPA制度和现代会计制度GAAP制度。
远望资本 合伙人 田鸿飞把如今的区块链世界比作传统金融的平行宇宙——专业的数字投行发行商和数字基金也正在出现和积累自己的品牌;他预测,2018年,专业的数字投行、代码审计公司都会出现,数字货币交易所在批准新币交易之前会要求由专业的保荐机构和代码审计公司的审计报告。
“接下来,空气币基本不可能被发行出来,因为现在的发行和上交易所都是连动的,由专业机构运作。这些专业机构基于自己的声望而不会选择发行空气币”, 田鸿飞告诉全天候科技,“有能力做公链并聚焦于区块链技术的企业,其公链币值将会迅速增值;为了区块链而区块链,为了ICO而ICO的公司,将会被专业发行机构和交易所鄙视。”
在曾林钏看来,真正做实事的区块链团队,是没有动力破发也要ICO的,对项目发起人来说,熊市里最好的方法是发行10%的代币,用这些资金招募最优秀的 程序 员,做最极致的产品,把剩下90%的代币推到更高的价值。
投资人刘浩面对惨重的损失,默默选择了锁仓。比特币大V 李笑来 更新的一条微博让他印象深刻:“高卖低买,这么简单的道理,99.99%的人永生都做不到。”
刘浩相信牛市还会到来,新韭菜们忙于割肉,老韭菜们从短线操作者被逼成了价值投资者。